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从2005年起,颜丙燕接拍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文艺片,《拉尔复仇记》《牛郎织女》《重来》,以及2007年让她摘下金鸡奖桂冠的《爱情的牙齿》。在国内,文艺片的空间并不广阔,影片投资少又没有发行渠道,颜丙燕对此心知肚明:“先别说演员片酬,就是电影最终能不能拍完,拍完后能不能让观众看到都是未知数。”即便如此,她仍能一如既往地坚守。很多圈里的朋友敬佩颜丙燕,颜丙燕说:“其实不是坚守,我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高尚,我是有自私的一面的,我这么做纯粹是因为喜欢。能演一部精彩的文艺片,对我来说是一件很过瘾的事。”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谁给文艺片“重来”的机会?


颜丙燕很喜欢电影《重来》的海报,画面上丈夫从身后抱住妻子,“他们不是面对面,这暗示了影片中夫妻之间微妙的关系。”而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给人重新爱一次的机会。


片中,颜丙燕和李乃文饰演一对夫妻,时间已经把他们的感情消磨殆尽。一天,丈夫的急救室里送来一对在车祸中受伤男女,从他们手上戴着同样的饰品可以看出,他们是一对恋人。让这位丈夫震惊的是,手术台上昏迷的女人竟然是自己的妻子。更让他崩溃的是,妻子已经怀孕,并在车祸中流产,而他已经和妻子分居很久。一周以后,妻子苏醒,但是由于大脑海马区受损,她的记忆停留在三年前,而那时,她和丈夫正在热恋之中。作为医生,丈夫要竭尽全力唤醒妻子近年的记忆,可是这段记忆中有的却只是他们夫妻间的平淡感情,以及妻子与情人间的似火激情。恢复记忆的过程很艰难,有一天,妻子发现自己再次怀孕,突然间她想起了一切。妻子第一时间找到情人,却只是和他跳了一段谢幕舞。然后她拿起电话打给丈夫说:“老地方见……”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爱情也和人一样,在时间面前会慢慢衰老。当平淡的东西成为一种习惯,大家都忘记了当初激动灿烂的一刻,我们会想如果重新再来一次,我还会爱上他吗?可是生活从来不给我们重来的机会,不过电影会,它让我们重新思考。”颜丙燕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味道,曾包场请朋友们观看,“大家一开始都是看故事,通常是看到第二遍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而文艺片就是挖掘生活中我们不太注意的东西,有的还有点尴尬,我们都不愿意提及,但是这些又都是深深埋藏在人心里的。文艺片就是要把所有的虚荣都拨开,它需要观众细细品味。可是哪个影院会跟文艺片较劲儿,给观众看两遍的机会呢?都是草草上映,迅速下线。”


接下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放映不利,票房少;文艺片投资小,没能力做宣传,观众就更看不到,投资更少……当年《爱情的牙齿》早在获金鸡奖之前就公映过,颜丙燕说:“为了能上院线,庄宇新导演求爷爷告奶奶,累得要吐血,但是票房寥寥。”谁也没想到,颜丙燕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女演员。之后身边所有的朋友都问她,这个电影什么时候上映啊?好想看!弄得颜丙燕尴尬不已。“其实庄宇新已经极尽所能了,为了拍摄《爱情的牙齿》他筹备十年,倾家荡产,再让他办一个大型首映会,比他拍电影用的钱都多,怎么可能啊?”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友情比名气更重要


拿下金鸡奖后,很多大型经纪公司踏破了颜丙燕家的门槛,都想把她从小公司挖走。颜丙燕说,有她这样的演员,经纪人不是气死就是饿死。她的选片标准是,只要有好的文艺片,人家不给钱,她也要上;再大的商业片,如果不对胃口,给再多钱,她也不去。所以几番“挖墙脚”后,众人也都讪讪而去了。颜丙燕依旧留在原公司岿然不动。“因为现在的公司老板李姝是我很多年的朋友。在最难的时候是她一直拉着我,从没放手。”


1998年,颜丙燕的母亲得了一种罕见病: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医生断言她只有三年时间,可是在颜丙燕的照顾下,母亲活了八年。治疗这种病的药物无比昂贵,而且几乎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颜丙燕骗父母说,她演戏赚了大钱。实际上,为了照顾母亲,颜丙燕只能接一些拍戏时间很短的客串角色。八年里,为了母亲的医药费,颜丙燕负债几十万元,自己的演艺事业也基本荒废了。“那时候我就在这家经纪公司。妈妈生病,我不能接戏,事业一团糟。我当时感觉自己在拖朋友的后腿,朋友之间是需要理解和体谅的,我必须得离开。可是李姝死活不放我走,还借给我钱,让我什么都别想,安心伺候妈妈。这八年,我基本没有像样的作品,她却不放弃我,一直支撑我。”


在母亲走后的第二年,颜丙燕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2007年出人意料的金鸡奖终于让她站在了事业的巅峰。“起码我能面对朋友了。而现在事业越来越好,我也想为朋友多做一点,也算是一种回报吧。最重要的是,李姝太了解我了,因为知道我的喜好,她从不强迫我拍不喜欢的戏。”李姝也说,只要是丙燕接的文艺片不太离谱,不让公司倒贴钱,她都支持。但是作为朋友她也担心,毕竟演艺圈是个名利场,红与不红差距很大,这对演员来说是很残酷的事情。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由于名气不够,颜丙燕错失了许多可能让她大红大紫的角色。她曾经差点就演了《潜伏》中的翠平,阴差阳错地弄丢了。后来《潜伏》导演姜伟也觉得有些对不住颜丙燕,特意请她演《借枪》中熊阔海的妻子周书真。可是经纪人现在一想还觉得惋惜,拿周书真换一个翠平,换不起啊。


扩大演员的知名度,向来是宣传公司的工作重点。电影《重来》上映前夕,公司人员一直琢磨怎么把电影宣传得火爆给力,有人建议搞一些噱头——颜丙燕和李乃文已经是第二次演夫妻了,应该能炒出点故事。可颜丙燕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觉得这样伤害我也伤害李乃文,其实我和他都是很单纯的生产者,对于电影的宣传,我们都挺弱智的。”


公司也曾尝试让颜丙燕接拍一些大品牌的广告,结果她天天给产品厂家打电话。化妆品广告她问铅含量,食品广告问三聚氰胺,就连服装都要查看是否有黑心棉。不到一周,颜丙燕就把好几家公司查了个底儿掉。查着查着,厂商都吓跑了,广告商也怒了,说颜丙燕可以去质监局了。不过她从来不为缺乏名气惋惜:“并不是说我不渴望成名,但是与友情和自主的工作状态比起来,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成名,代价有点大。”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第一次不淡定


儿童片《守护童年》第一次让颜丙燕因为名气的问题懊恼了。在微博中,她写下这样的话:“《守护童年》上映了,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能看到。从影十七年,第一次因为自己的名气不够大而不淡定了,幻想着要是能有姚晨同学的号召力,那就太ok了。”结果第二天,微博女王姚晨就转发了她的这条微博,大力宣传儿童片《守护童年》。姚晨还写道:“记得有次采访,他们问我,国内女演员里你最喜欢谁的表演?我想了想,回答:颜丙燕。”


电影《守护童年》讲一个罪犯向一名女警官生死托孤的故事,颜丙燕饰演片中的女警官。对于服刑人员的子女,颜丙燕并不陌生,两年前她就和朋友们在北京的太阳村做过义工。太阳村里都是孩子,最小的刚满周岁,最大的也刚刚十几岁,而他们父母的大都是重刑犯,甚至有些孩子亲眼看见妈妈或者爸爸杀死对方。很多孩子在来太阳村之前,只能流落街头。“表面上看这些孩子都有一些坏习惯,其实他们内心特别脆弱,需要有人心疼。”颜丙燕助养过村里的五个孩子,拍戏空闲她也会带着各种好吃的去看他们,“我当时还想,要是有人能把这群孩子的生活搬上银幕,让更多人疼爱他们该多好啊。”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2009年,刘抒鹃导演找到颜丙燕,说要拍摄一部以太阳村为背景的儿童片,颜丙燕很惊讶:“居然能心想事成?还真的有人关注这些孩子!”她一秒钟都没有犹豫就决定接拍这部电影。2011年,凭借《守护童年》中的精彩演绎,颜丙燕获得了第11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成人演员奖。她说:“其实拿这个奖,我心怀歉意,没能为影片的宣传做更多。我一直拍摄文艺片,一直很自我。可是当孩子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之前崇尚的自由和不羁都抵不过孩子们的无辜的眼神。”


颜丙燕:行走在文艺片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