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你的大脑

一切学习都发生在你的大脑中,那么在学习时我们的大脑到底干了什么?


这就是你的大脑

这就是你的大脑

大脑如何记忆?


当我们体验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大脑里面众多神经元唰的一下亮起来,负责视觉的脑区识别和处理视觉信息,负责听觉的脑区识别和处理声音信息,负责动作的脑区识别和处理动作信息,负责逻辑分析的脑区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模式识别和判断,我们的皮肤持续感知着周围环境的温湿度,还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信号,甚至还包括可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感知的元认知一起发生着作用。所有这些信息都是通过脑神经元细胞的排列和连接关系保存在大脑中。


这么多信息伴随着目标信息被一股脑的收进你的脑子里。接下来大脑的“遗忘机制”开始发挥作用,把那些你(意识)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屏蔽掉,只会关注你认为重要的信息,这就是遗忘的主动作用。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被动作用开始了,潜意识会强化一些它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把它认为不重要的信息屏蔽掉,它的判断标准往往是“不常用的”,“无趣的”,“无规律的”,“孤立的”,你可以自己总结哪些是你最容易遗忘的。如果知识只学一次,而且以后都不会碰到,它对你也并没有太强的刺激,那么你就会忘记它,比如生僻的单词。


你要知道大脑对任何记忆都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储存能力,一种是提取能力


这两个概念出自比约克夫妇提出的“记忆失用理论”。储存能力代表大脑把信息放进脑子的能力,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储存各种能接收到的信息,包括那些你认为不重要的。你可以放心,大脑的储存空间够用好几辈子,对我们短暂的一生来说,它相当于是无限。


显得更重要的能力是提取能力,它是把想要的信息从储存着的大脑中找出来的能力。比如我们通过“自测”来判断自己是否记住了某个信息,就是在检查我们对信息的提取能力。提取的容量就比较小了,我们想不起来,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储存,而是提取不出来。


这种工作方式很有效,设想一下,如果所有储存下来的信息都能很方便的提取,那么我们要想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就困难无比,你将会遇到海量的相关信息,它们将是你强大干扰源。举个恰当的例子,如果搜索引擎不使用权重排序,你搜到的将是从最初建立一直到现在为止的海量信息量,我想你应该体会过找不到想要信息的痛苦。遗忘的功效就在于此。


这就是你的大脑

遗忘可以让人更好的记住

希望这番描述能让你对遗忘的印象有所改观。我们记不住,不是脑子不好使,而是没有让大脑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


记忆的强化


我们通常使用重复来提高记忆效果,这就是在让大脑认识到重要性的一种方式。重复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通过重复,脑中对这一信息的连接被强化,在短时间内我们感觉到提取效果非常明显。但重复的方式有很多种,你选择的是哪一种呢?


直接说一说心理学家发现的结论吧!目前,最有效的重复有以下的几个原则:要有时间间隔、要交替练习、要多样化练习、多测试,要睡好。


也就是说,你不要集中时间把同一个材料,反反复复的练习很多遍,而应该今天练几遍、明天练几遍,把时间分隔开,让它先忘掉一部分。这就是间隔效应


练习内容不要只安排一种,而是多安排几种。也不是先集中练习完一种,再集中练习另一种,而是先练一种内容A1,再练B1,再练C1,然后B2C2A2,C3A3B3……看到规律了吗,就是尽量不要有连续两次重复的类型。这就是“交替练习”和“多样化练习”。这种训练能锻炼我们应对变化的能力,它会让你感到一定难度,感到难就对了,“记忆失用理论”的第二条法则就是“必要难度”。符合“必要难度”才能让记忆更牢。无论是间隔也好,交叉也好,多样化练习也好,都是借助了“遗忘”和“干扰”作用来产生“必要难度”


好,我们还有第四种方法“测试”,无论是自己给自己安排的测试,还是别人安排的测试,任何形式的(闭卷)测试都会要求我们努力提取我们脑中的记忆。

你提取记忆的过程得有多费力,在带着愧疚、好奇的复杂心情找到答案之后,记忆的强化就多有效。通过测试,你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识忘了,可以发现曾以为掌握了但实际上没掌握的知识,并有机会弥补。而这些所有的经历本身又会作为记忆保留下来,和以前的记忆一起,形成了新的连接,又一次强化了记忆,丰富了你的提取线索。记忆是一层一层的交织在一起的。


测试本身也可按照“间隔”、“交替”、“多样”的原则进行安排,一辈子考一次,人最后也记不住什么东西。重要的知识每隔一段时间考一次,才能长久保存。飞行员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但在正常情况下,很多都用不上,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测试,才能保证在特殊情况下想起那些能保证飞机安全的知识。那么,你希望你乘坐的航班的驾驶员一辈子只进行一次资格考试吗?


最后是第五个原则,非常简单,也非常有用,请好好睡觉


这就是你的大脑

动作记忆也是记忆


你现在知道了记忆是怎么回事。我还要指出一个观念,那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记忆只是那些书上的文字信息,或者音频信息,但事实上动作记忆也是记忆,比如运动技巧、钢琴技巧,对于大脑来说它们都是一种记忆。


在学习新技巧的时候,我们会根据老师的要求,控制我们的身体做出各种动作,这些动作是我们从未做过的“古怪动作”,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尽量模仿眼睛看到的老师的动作演示。直到老师说,好,你做对了。


然后你回到家自己练习。你觉得自己的动作还是很别扭,你又一遍遍在脑海中回忆老师的演示,播放老师所说的话,回忆自己当时做得最好的时候的感觉。然后一步步的,先这样,再那样,越来越熟。你的身体慢慢地可以受大脑的控制。


这些动作记忆都会被保留下来,无论是做得不好的,还凑合的,还是优秀的。你利用上面的“间隔”“交替”“多样性”“测试”的原则进行更多动作的练习,动作越来越标准,成功率越来越高。


然后有一天老师让你参加一次比赛。虽然是一次小型的比赛,但是这是第一次。你很激动,但更多的是紧张。外界环境以及内在环境都和练习时大不一样,你发现了很多表现优秀的选手。终于到你上场了,刚开始很顺利,渐渐找到了训练的感觉,动作越来越流畅,最后完美结束。这当然是一种很美好的结局。但你知道,故事还可能是,这些全新的环境让你难以想起平时的记忆,频频失误,结果表现的一团糟。


心理学家发现:环境的变化会增加我们提取信息的难度。体育比赛中有所谓的“主场优势”。我们对练习的环境越熟悉,就能发挥更多的能力,反过来,客场作战,会限制人的发挥。不过不是因为客场观众给对方加油,而可能是入场前走过的通道不同,或是场上的灯光更刺眼,各种设施布置地很陌生等等。甚至是早上吃的面包让肚子不舒服,也会影响我们的表现。如果高考是在自己的教室作答,也许我们会多考些分。


不过我们大多数时候没办法控制环境,所以必须要打破环境对我们的限制,多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练习和实战。大脑会把知识、训练和实际经历一同保存下来,把每一次练习,每一次表演,新的旧的,汇集成关于这一类事物的记忆系统。


这就是你的大脑

因考场不熟挂了多少人

两个思维系统:系统1与系统2


我们从书本、练习、实际经验中学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只有新的问题是无限的,难以预测的。最终我们都会进入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的状态。


我们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对很多问题进行有效的判断,同时也会发生误判。这种误判往往是无意识发生的,有意识就不叫误判了。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总结说,人的思考系统有两种,他把一种叫做“系统1”,一种叫做“系统2”。也有不同的叫法,有人叫它们“热系统”、“冷系统”,或者“快思考”、“慢思考”,这些叫法体现了这两种系统的特点。系统1反应速度非常的快,是行动派,雷厉风行,耗能少。系统2启动相对比较慢,是理性派,会进行各种分析,识别陷阱,衡量很多因素,但非常耗能。

丹尼尔在书中列举出了很多人的误判心理倾向。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也总结了二十多种常见的误判心理。


这就是你的大脑

查理芒格误判心理学

我们这种思维特点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就算我们学过了很多知识,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依然有可能忘记去用。系统1会哧溜一下滑过去,说它已经找到答案,这个答案也很符合人的期望。


一枚硬币已经连续抛出了5次正面,人会相信下一次很有可能就是反面,这种预感会非常强烈。但这明显违反概率知识,硬币每一次出现正反的概率都是50%。我们总是愿意按照自己的希望去思考,而常常忘了思考自己的希望是否合理。


查理芒格说他总是用两种思维方法来思考,一种是常规思维,另一种是用他自己总结的多元思维模型。也许这样才对,如果你每次只用1种,那么每一次有可能是理性思考,也有可能不是理性思考。而每次都用两种思维方式来想问题,你就会提醒自己不要犯那些容易犯的错误。


如果你觉得这样很难,那就把“如何思考”当作一门课来学吧,还是运用我们上面提到的“间隔”“交替”“多样化”“测试”“睡好”的原则来学习吧,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变成记忆丰富你的思考工具库。


大脑如何理解事物?


大脑通过概念来理解事物。比如你跟你的好友说:“我最近养了一只猫。”好友说:“什么样的猫?”这个猫在你的脑海中是一只具体的猫的形象,但在好友的脑中会根据他所了解的猫的概念,想像出各种猫的概念形象。然后你把照片给他看,他会说:“原来是只小橘猫啊!”


我们会收集各种事实性的信息,分辨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生成各种概念,用不同的名称来表示。我们就可以通过概念来交流了。


不过,面对一个概念,我们总是优先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开始,把它导向某种特定的理解方向,从而把我们带入困局。如果你没有见过黑色的天鹅,你脑中的天鹅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做一个小测试:一位住在波士顿的医生,有一个住在芝加哥的弟弟,也是个医生。可是这位芝加哥的弟弟却并没有哥哥。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诸位可以思考一番。


我们对概念的差异性理解常常存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更严谨的科学知识或要求更精确的事情理解上,就会很关键。在中学我们理解光是一种直直的波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大学,我们对光线的理解就不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既有波的性质,也有粒子的性质。


电影《超体》中有一个镜头,由斯嘉丽饰演的女主因为一种特殊毒品使得感知能力变得超强,她看到大街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光线,能从这些光中直接读取人们交流的信息。当时看只觉得是艺术效果,后来想到,这种情况可能是合理的。我们社会上用来传输信号的载体,不就是各种频段的电磁波吗?电磁波就是光。如果感官发展到电影中的那种程度,也许真能看到。

不少动物都有超越人类的感官,也许按照人类标准定义的不可见光,有可能它们却能看见!


这就是你的大脑

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也决定了我们打算怎么解决它。


我们会带着已经形成的特定模型来理解概念。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也是。比如我现在的这些描述就是来自于我的脑中形成的对大脑的理解图像。网状、点亮、意识、潜意识、遗忘、系统等等,我会想像出一些画面,来显示我所理解的大脑工作原理。下次再对面类似问题的时候,这些图像又会出现,帮助我理解新的问题。但大脑真的就是这样具体来工作的吗?目前科学家也还没描述的很清楚。


大脑的这种工作方式有很大好处,在大多数时候,能很快的帮助我们理解问题,但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限制思考的障碍。特别是当我们需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时候。


我们应该在大多数时候依靠它,但是对它给出的结论有一丝保留。但这很难,一次次的成功会深化它的正确性,直到一次彻底的失败。也许我们可以记住两句话,一句是马克思说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脑子里的东西毕竟发生在脑子里,而不是现实中。另一句是尼采说得“那些杀不死我的,能让我变得更强”。这个世界上没人能彻底避免意外和未知。比如下面一个关于“徒手夺枪”的真实故事。


在《认知天性》这本书中讲到,警员们通常都会练习近距离夺枪,整个动作需要反复练习,直到形成条件反射。训练是这样的:夺枪,把枪还给队友手中,再夺枪。结果一位警官出警时,遇到了一个案子。他成功的夺下歹徒手中的枪,但接下来的行为,让他自己和歹徒都吃了一惊—他把枪递了回去!

不过幸好他又一次马上夺了回来。他从这次失误中幸存了下来。


我们能做的就是改进训练方法,并且从各种经历中反思学习。你觉得这个警队今后应该怎么改进训练方法呢?


总结


好了,我们知道大脑怎么学习更高效,也知道了大脑在哪里会犯错。剩下的,我们就可以放心的使用我们的大脑了。学习时利用上面提到的5个原则:要有时间间隔、要交替练习、要多样化练习、多测试,要睡好。思考的时候注意是系统1,还是系统2得出的结论,注意避免常见的误判心理。理解事物的时候可以借助脑内形成的图像啊、比喻啊,但要注意其局限性和形成固有模式。


人类从原始非洲大陆的一隅,跋山涉水,盗取光明,在全世界开枝散叶,延续至今,靠的既不是单纯的动手实践,也不是单纯的动脑思考,而是它们的结合。就像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和宽一起决定了它的面积。


这是我从两本书《如何学习》、《认知天性》中获得的一些知识与感受的集合,这两本书一本是由科学记者根据自己对学习相关的报道写成,另一本则是由两位认知心理学家和一位作家合著,主要观点几乎一样,起到相互验证和补充的效果。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

我是理查芒果,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青年,期待你我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