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凌晨三點,和閨蜜通了一次電話,電話那頭她跟我說自己去看了心理醫生。我感到很詫異,大學那會她是人群中的開心果,整個人看上去也是大大咧咧的,一點負能量都沒有。但閨蜜卻說,自己前陣子很焦慮,經常失眠,醫生說她有輕度的抑鬱症。

掛斷電話,我開始審視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覺得自己被瑣事纏身,脾氣一上來罵幾句找個痛快。面對當下的經濟環境,似乎焦慮成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的事情。

興沖沖和朋友約了自駕遊,路上卻總在想著家裡的煤氣有沒有關好,房門有沒有鎖好。剛剛寄出的重要文件,自己到底有沒有簽字?得到上司肯定,第二天做項目發言,但頭天晚上卻翻來覆去,第二天頂著個熊貓眼去做彙報。

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別人做起來就不焦慮,到了我們這裡,就成了夜夜失眠的“病根”呢?那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不焦慮,坦然面對焦慮帶來的問題呢?

今天我們就從《內在成長》這本書中來找找答案。


《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情緒研究專家,塔瑪·瓊斯基博士。她接待過很多求助者,這些求助者身上有各種問題,但最重要的他們都想要找到自己焦慮的源頭。塔瑪·瓊斯基博士總結了求助者的問題,她決心一步步講解,來幫助讀者解決焦慮的問題,學會改善自己的情緒。

產生焦慮的原因到底是不是我們自己太玻璃心?

有些人覺得自己有社交恐懼症,他們整天擔心自己做的事情會讓別人不開心。有時候自己從外面回到辦公室,原本熱鬧說話的同事突然就不說話了。這個時候,可能我們會想:“他們是不是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自己是不是又做了什麼事讓別人不高興?”

這些讓我們整天疑神疑鬼的東西,也許實際上和我們毫無關係。但我們就是會不自覺往自己身上拉。塔瑪·瓊斯基博士告訴我們,這個敏感倒也不怪我們,而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焦慮是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做出的本能反應


《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掌管大腦情緒反應的中心,因為長得像杏仁而得名。同時,杏仁核也是人類幾億年進化後的產物。在遠古時期,人類還不是地球的主宰,想要生存就要面對很多的不確定性以及威脅。這個時候,大腦裡的杏仁核就像雷達一樣,一旦發現這些危險的信號,就會向傳遞信息:有危險,保持警惕!

當人類正式成為地球的主宰之後,人們的生活環境已經太平許多了,但我們大腦幾億年前養成的習慣一時半會轉不過彎來。因此,當我們第一次上臺演講,看到臺下黑漆漆坐著的那一大群人,我們的大腦又會“開始胡思亂想”:

這些人是不是坐著看我出醜的?

我要是出了洋相,以後還怎麼見人?

這些大腦中產生的奇怪想法,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杏仁核綁架”。在《創新化生存:如何將不安的焦慮轉化為創造的動力》一書中,作者王可越曾說:“日常普遍的事實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其實,焦慮並不來自行動,而來自於‘想象’。”

之前有很多老人被詐騙集團騙錢,就是因為騙子摸透了這種心理。他們告訴老人,家裡子女發生了意外,需要匯款救人。老人們往往關心則亂,一想到孩子被推進手術室渾身插滿管子的畫面,就兩腿發軟,哪還有時間想其它東西。

有的網友會在下面評論,說老人思路不清楚,怎麼想不到打電話去和孩子確認呢?但很多狡猾的騙子會不停打老人孩子電話,讓電話佔線。老人一時半會根本聯繫不上孩子。

腦海中不斷播放著孩子垂死的畫面,另一邊孩子的電話老是佔線。這種情況下,即便是年輕人都會措手不及,更不要說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了。

你看,大腦中的杏仁核讓我們吃足了苦頭,那我們就拿它沒轍了嗎?

把大腦想象的節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我們的大腦開始像個小陀螺轉圈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出手”進行干預。因為一旦跟著這個節奏走,我們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焦慮中。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對於坐飛機充滿了恐懼。跑男家族的鹿晗恐飛是出了名的,一上飛機,他就老覺得自己腦子裡嗡嗡作響。但恐飛的明星還不只是他,娛樂圈的演技派明星葛優一直都不坐飛機。以前馮小剛勸過葛優,畢竟坐火車太慢,但葛優說什麼都要坐火車,就是不坐飛機。

儘管有數據表明,飛機的安全係數比汽車和火車要高得多,但有些人就是過不去這個坎。

那我們要怎麼控制住自己的大腦不要胡思亂想呢?塔瑪·瓊斯基博士在書中介紹了幾個掌控節奏的方法,其中有兩種方法還挺容易上手的。

第一種就是給自己大腦中的焦慮貼上不同的標籤。


《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當我們做事情失敗的時候,腦海中往往會有這樣的聲音在迴響:我搞砸了這件事,我完全是一團糟,連這件事都做不好我還能做什麼?這些聲音包圍著我們,我們的大腦開始高速運轉了,這一刻讓我們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的焦慮中。

有些完美主義者就不小心踩了這個雷。之前在給一些小夥伴批改稿件的時候,30個人的班級,只有十幾個人交了稿子。問他們為什麼不交稿子,有90%的人都說自己還沒想好怎麼寫,怕寫壞了。然後看到別人交了稿子,而自己寫不出東西,又覺得無比焦慮。

這個時候,也許他們的腦海中迴盪著這樣的聲音“你還沒準備好,你不能動筆”“沒有準備好的你,寫出來的東西一定很爛”。面對這樣的聲音,他們有點手足無措,覺得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道關。

而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給這種聲音貼上“完美主義者”的標籤。當下一次再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可以說,這是腦海中的“完美主義者”在作祟。自己並不是一個很糟糕的人,自己做事已經非常小心了。如果擔心寫作不夠完美,那就不如先完成,再追求完美。

此外,我們還可以給讓這些聲音進行角色扮演。在一張紙上畫兩個方格,第一個格子裡寫上你給負面想法取的名字,比方說是緊張王、悲慘小姐,或者直接寫上強迫症等。然後在第二個格子裡寫上正確的想法名稱,比如邏輯先生、鎮靜小姐、理性的聲音等等。然後挑一件讓自己感到焦慮的事情,用兩個格子裡不同的角色來複述這件事,並注意感受不同角色扮演時帶給你的感受。

當我們用幽默或者刻意貶低的方式,重新給腦海中焦慮的聲音貼上標籤時,我們會發現這些標籤可能是,“媽媽的過度保護”、“姐姐的悲觀主義”。重新給焦慮貼上標籤歸類後,我們會發現,這些原本讓自己焦慮的事情,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說完了第一種方法,我們再來看看第二種方法。那就是穿過焦慮的外衣,找到問題的原點。

有些新手媽媽常常說自己很焦慮,今天要給孩子準備斷奶的口糧,明天孩子卻因為新奶粉不適應而過敏。連續不斷的問題讓人充滿了焦慮,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個,卻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其他的焦慮接踵而至。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第二個方法。

那這個問題的原點,應該怎麼找呢?愛因斯坦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他曾經回答過這樣一個提問,如果他僅有一個小時可以用來拯救全世界,他會用五十五分鐘來定義問題,然後就花五分鐘來解決問題。

面對問題帶來的焦慮風暴時,我們可以做的,是把這場風暴盡力縮小,就如同用真空袋子裝食品一樣,只有將多餘的空氣全部擠走,才能更好的儲存食物。

同事艾米有一次跟我閒聊,說自己除了公司同事,再也沒有其他朋友了。但我記得前兩天才翻過她的朋友圈,下面一大波人點贊啊。艾米說自己前段時間失戀,結果找了幾個朋友都沒人肯聽她訴苦,反倒是我這個同事成了她的垃圾桶。

她感覺被世界拋棄,我卻覺得事情可能並非如此。索性幫人幫到底,我問她到底之前找了什麼朋友訴苦?她說了幾個,一個是剛剛生了二寶的寶媽,一個是帶團隊創業績的IT男。

那麼我進一步來看看,有了二寶的寶媽每天要照顧小寶,還要管大寶的生活和學習。24小時恨不得過成72小時,她還能有時間來聽艾米的抱怨嗎?顯然沒有。

同樣的,IT男的職業本身要麼在熬夜加班,要麼在睡覺補充體力。更何況還要帶領團隊創業績,這樣的情況下,硬要把人家拉過來聽你嘮嗑訴苦,是不是也不太合適?

而到了我這裡,平時朝九晚五,也不需要照顧孩子,自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聽她訴訴苦。

你看,根源找到了嗎?並非是別人不願意聽艾米的苦水,而是因為她找的人正好沒有時間。那麼找到一位有時間的朋友,這個問題不就很自然的解決了嗎?


《內在成長》:凌晨三點輾轉反側,經常焦慮是我們太玻璃心?

寫在最後

焦慮雖然是伴隨著問題而出現的,但更多的時候,焦慮出現的本身是因為我們想法太多。

我記得之前在參加一個培訓會議的時候,領導提出了一個想法,其中有個同事說這個想法可能會引發什麼問題。當時領導直接將同事懟了回去,“別想太多,你先給我做了再說。”

之後同事按照領導說的去做了,雖然中間也出現了一些小波折,但他原本想的那些可能發生的問題,卻一個都沒有出現。

就像很多小夥伴想要通過寫作來實現財務自由,但每天就是嘴上說一說,一天連300個字都沒寫到,這樣的想法,又怎麼會實現呢?歸根到底一句話,那就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我是舒筱米,成長不易,但至少我和你並肩同行。點個關注,更多精彩內容期待和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