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和现代是怎么后来追上的,给了中国车企什么启示?

老城记忆


按照2018年的全球销量排行,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是世界产量第五大的汽车生产商。

考虑到2019年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意大利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集团的合并,目前现代起亚汽车集团的产销也会排在世界第六位。

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其实是韩国两家汽车厂合并而来。现代汽车公司是韩国最大的汽车企业,创立于1967年。而起亚汽车公司成立于1944年,是韩国最老牌的汽车制造商。不过在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使得起亚汽车资金链断裂。起亚汽车公司进入了清算状态,濒临破产后由韩国政府出面,指令现代收购起亚公司。1998年,起亚汽车公司与现代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定,并且在2000年与现代汽车公司一起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集团包括现代汽车,起亚汽车和现代零件供应商以及19个与与集团产业有关的核心公司,在市场上,起亚和现代以两个公司的方式独立运行操作。在现代注入新的资金和管理方式后,起亚转变了原有成熟的形象,公司向着更加年轻活力的方向发展。现代和起亚汽车集团已经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业务,成为一家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从2007年开始,便一直稳定在全球第五大造车集团。回看其发展历史,无论是对和其差不多同时代成立的中国一汽和东风,还是和成立更晚一些的民营车企和新能源造车企业,都是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日本和韩国虽然都算是汽车制造强国,但并不是汽车技术的发源地。因为起步比欧美晚了大约半个世纪,所以早期基本都是以合作和模仿起步,然后再将欧美的技术消化吸收打造自己的车型。这一点和中国企业并无二致。

举现代汽车为例子,其发展主要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是1967一1970年的创业期。它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合作,引进福特技术生产“哥蒂拉”牌小汽车,并在1970年建成年产2.6万辆生产能力的蔚山厂。
  2. 第二阶段是1970一1975 年的消化吸收期。这段时间,现代公司花巨额资金,在公司内进行消化吸收福特技术。1974年投资1亿美元建设年产5. 6万辆的新厂,1975年该厂建成后汽车国产化率达到100%。
  3. 第三阶段是1975年以后开始走向世界。1976 年,自己设计生产的福尼牌小轿车下线,现代公司走向成熟。80年代,现代公司垄断了韩国市场,和福特公司分手,与三菱公司结盟,生产小马牌汽车。当时甚至还“不服输”回拒了美国通用(GM)汽车投资50%的动作,步入完成自主性开发、生产及销售“韩国汽车”产业时代。1983年小马牌汽车销往加拿大而大为走红,1985年就卖出7.9万辆。1986年,现代公司的超小马汽车投入美国市场,当年即售出16万辆,创下汽车业销售奇迹,从而奠定了现代汽车公司的国际地位。


通过以上发展历程我们很容易得出,拿来主义虽然好,但绝不能满足于此。一定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决心,钻研别人好的技术,消化吸收之后再创新。在1990年之前也许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有做好,1990年之后中国汽车业掀起了合资热潮,希望能引进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师夷长技发展民族工业。不想一合资就是三十年,而且这三十恰是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一路狂飙的三十年,一举夺得了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的名号。这段合资的日子实在是太赚钱了,引进海外车型就赚的盆满钵满,忙着赚钱无暇吸收和消化合资方的技术,全都开足马力建厂扩大生产了。另外一方面由于中国市场的蛋糕足够大,发展空间巨大,大部分中国车企也无意去开拓海外市场,通过更充分的竞争去磨砺自己的技术实力。

因为国土面积以及资源的问题,韩系企业深知自己发展的窘境,只有自己有技术保有才不会被呃喉,在这点上,国产车企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技术的渴望感水平仍然不高,

反观韩系车,他们拥有自己一成套的技术研发体系以及技术积累。

现代起亚汽车集团旗下还拥有大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中作为韩国最大世界排名第七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现代摩比斯业务广泛,除了轮胎、玻璃及白车身,几乎没有摩比斯不涉及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此外现代汽车还下属有钢铁厂来生产汽车用钢板。

说到整个零配件体系的整合度,这点就有点难为情,国内车企只能生产一部分零部件,更多的零部件需要外购组装而来,一台车产品质量有多可靠,不仅仅由车企的质量整合体系有关,更由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商解决,大灯、轮胎、灯泡、电喷系统等等这些部件,均为供应商提供,供应商产品的质量生产高度,也能直接决定你的用车感受。

而国内的零部件则是招投标的方式,谁家符合要求采购谁家,需要知道的是,这个“采购要求”可能不是质量达标,有的是需要满足车企无力的超长账款周期、超低的单价,比如说某国产车此前就要求主动降低供应商利润,谁能接受超长的账期以及超低的采购价,就用谁家的,这种从利润角度出发选择供应商而不是从质量角度选择供应商的要求。从本质上决定了质量难以有很大的突破。


无知往往带来偏见,只有了解才带来敬畏。希望能国内车企再接再厉,早日迎头赶上。


(限于篇幅,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再介绍一下现代汽车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积累。

毕竟现代汽车集团是全球第一家有能力提供所有类型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全球整车制造商哦。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23明明德23


国有三大汽车企业,德国有三大汽车企业,韩国也有三大汽车 企业,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后来,韩国的大宇汽车逐渐没落,又补充上去一个双龙汽车,仍然凑够“三驾马车”的数。但好景不长, 双龙汽车被中国上汽集团收购之后因经营不善而破产,韩国就只剩下现代和起亚两大汽车企业了。
随着世界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现代 和起亚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合并为现代-起亚汽车 集团。近年来,该集团经营得有声有色。尤其是聘请传奇设计师彼得* 希瑞尔为集团首席设计师之后,其为现代汽车创造的“流体雕塑”表和为起亚汽车创造的“虎啸式”前脸,都使现代和起亚汽车摆脱了 以前守旧、呆板的外形,得到了全世界汽车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和喜爱, 促进其销量连年增长。

中国的车企,现在的长城,吉利,比亚迪,能源车有小鹏,理想制造,蔚来等都是佼佼者。。。。。总有一天,世界会爱上中国造!


汽车改装界的彭于晏


这个问题真的比较大啊,其实韩国汽车和中国汽车发展的起步都是在五十年代,但目前为止,中国汽车的发展水平和韩国汽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以下是回答: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以现代和起亚为代表的韩国汽车能够崛起,是政策与发展路径选择的共同结果,小灵通先简单梳理了一下韩国汽车快速崛起的关键原因,看看对中国车企有哪些启示。

一、本土汽车市场的保护

韩国政府对本土汽车市场的保护措施是非常强的。1962年,韩国政府制定《汽车工业保护法》,大幅提高进口汽车的关税,禁止进口汽车广告、建立销售网络的措施,其中关税一直到1987才“降到”50%,所以在这段时间里,韩国本土汽车通过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来积累技术与市场,结果是韩国本土品牌在国内的占有率超过90%。

二、重视独立技术研发

在限制进口汽车入境的这段时间里,韩国政府在1970年制定了“汽车工业基本育成计划”,目标是生产汽车中本国零件比例从30%提升至60%,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汽车零件国产化。

在这段时间里,韩国汽车完成了汽车生产从0到1的积累,1976年,国产化达到90%的第一台量产车现代“PONY”被生产了出来。

三、以举国之力整合资源

韩国毕竟是个小国,所以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多次集中资源办大事,以举国之力来发展汽车工业。比如,韩国把一些零散的汽车制造业企业关、停、并、转,形成了现代、起亚、亚细亚和高丽通用四大汽车生产会社,集中了发展资源。

在90年代,韩国政府已明令汽车生产企业可将销售额的5%用作技术开发资金,要求在1995年以前建立起350个企业附属研究所,集中研制汽车零部件,独立开发出尖端零部件,加快提升了韩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技术上的发展。

四、以出口培育品牌,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和以引进为主的“市场换技术”不同的是,韩国汽车很早就开始采取出口政策,“以市场培育技术”。1986年,现代PONY以4995美金的低廉价格打开了美国市场,第一年就创纪录达到了16.8万辆的销售成绩。

在进入美国市场的这段时间里,韩国汽车从不断失败中树立了“廉价高质”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大力整顿韩国汽车的质量水准,2004年4月,在美国最具权威性的汽车评价机构——J.D POWE R实施的品质调查中,现代汽车的EF索纳塔成为了第一名,甚至取代了丰田。

在美国市场,现代、起亚汽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稳稳坐稳前十,为韩国汽车的崛起吃了一颗定心丸。


以上就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致战略,那么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呢,小灵通认为有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一、整合资源

目前,无论是传统的燃油汽车还是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分布太散、太杂,无法形成核心攻击力,要知道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强国,国内汽车集团基本上也就是那么3~5家,相比较之下中国汽车品牌粗略统计有上百家之多。

二、发展出口

只有出口国外,才能最大程度的倒逼技术发展,对于很多中国自主品牌们来讲,这条尤其值得借鉴。

三、控制进口汽车

这方面的政策我们应该持续下去,不管欧洲、日本、韩国,对进口汽车的关税都不低,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


好了,本答先到此结束,如果题主觉得有用,请点赞加关注哦,谢谢!


侃车小灵通


现代起亚汽车发展道路绝对值得中国国产车借鉴,在世界五大车系之中,韩系车绝对是属于后起之秀,韩系车起源于1967年,到现在也不过53年的历史,短短的发展历程中,韩系车已经站到了世界Top汽车行列。

韩系车虽然历史短暂,但是韩系车却极大性的浓缩了汽车发展历史,它从建立工厂到能够独立自主开发车型仅用了18年,这就是韩国牛叉的地方,这也是值得中国车企学习的地方。韩国人也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制造汽车,早期的现代起亚也是对一些合资品牌车辆,拆解分析,甚至于说照葫芦画瓢,这种小儿科的东西,但是韩国人吸收比较快,创新开发能力较强,以至于韩系车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现代汽车的独立开发工作。

韩系车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主要原因是基于韩系车抢占了先机,在现代汽车刚刚成立之际,便是朝着远销海外的目标去的,韩系车从1976年就已经开始出口自己生产的汽车,并且在1986年时,现代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就已经小有名声。

到现在为止,韩系车现代集团,在不依靠外界因素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完成制造并开发车辆,韩系车的制造能力和开发能力绝对是堪称世界TOP级别的,这一点也就丰田可以做到。

其实现在国产车走的道路和韩系车走的道路出奇的一致,国产车现在正处于照葫芦画瓢阶段,比如长城哈弗系列车辆,也是生搬硬套国外合资车辆,哈弗H6采用CRV底盘结构,长城DCT变速器借用了韩系车的开发策略,长城车辆的发动机,则是集百家至所长,最终开发出自己的发动机。吉利则比较霸道,直接通过收购并购,开发自己的发动机、变速器,这捷径走的也就李大叔可以如此。

现阶段,国产车正处于汽车发展的攻坚阶段,国产车正处于对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阶段,究竟能不能吸收好,能不能真正掌握并巩固自身的汽车开发技术,这点尤为关键,现在国产车汽车制造能力是没有问题,毕竟国产车都已经和合资车合作开厂多年,就算是耳濡目染也已经学会了,但国产车汽车开发能力薄弱,对汽车技术掌握并不是很长充分,这一点非常重要。


汽车概况


启示就是,韩狗i真的恶心,真正存在有组织的韩吹,黑别的企业,吹自己/!不信大家自己观察,只有韩国车有大量的人吹,日德美都没有这种情况!!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细思极恐。。。


sjtuer\n


问题不是他们怎么追上来的,而是我们要怎么追上去的


用户4734596635763


起亚和现代汽车积极引进美日汽车技术。


喜果W


追求核心技术,严把质量关,物美价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