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文學成就因屢貶而盛,如果未遭貶謫呢?

那曾經的一片橄欖綠


人們常說“史家不幸詩家幸”,其實“詩人不幸”也是“詩家之幸”。

如果沒有亡國,李後主就還能與小周後纏綿,寫不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如果沒有破家,李清照就還能與趙明誠賭書潑茶,寫不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如果沒有貶謫,蘇軾就還是蘇軾而不是東坡,寫不出“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尼采說:“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或許有些人在遭受不幸之後變成了庸庸碌碌的普通人,到也有一些人,像蘇軾,看透了人生,換來了青史留名。我們讀到這些作品時,感受到的那種感染力,正是他們重構自己人生的力量。


小書叔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出身書香門第,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而以蘇軾成就最高。

蘇軾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學家,散文縱橫雄渾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三位並稱,詩詞以清新豪放著稱,同時又是書法家,繪畫家。

蘇軾並不因貶謫而消沉,在屢遭貶謫中有機會接觸下層,縱情山水,在遊山玩水之際,轉悲為喜,豁達不羈兩遊赤壁,寫下了兩篇《赤壁賦》。又如,時年已四十一歲的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縣做太守期間,與弟弟蘇轍離別了七年,在中秋節,飲酒達旦,大醉。寫下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作者謫官在外,逢中秋之夜,對月抒懷,隱約地表現了親人離別的相思,並對生活寄託了美好的祝願。

總之,蘇軾在屢遭貶滴之後,沒想消極,性格豁達樂觀的他,總能自我解脫。他的散文,縱橫雄渾,揮灑自如。他的詩詞,題材廣泛,景界闊大,一掃唐末五代以來的綺豔柔靡之風,被推為豪放之典範。

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浪漫新奇,語言豪放洗練,為歷來中秋詞中,千古之絕唱。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此詞氣宇軒昂,語言流暢,作者抒發了保衛邊疆的愛囤熱情,讀來真叫蕩氣迴腸。

赤壁賦,富含哲理,全之情景交融,如行雲流水,表現了自己不患得失的寬闊胸懷。歷來為人們傳誦。

我想作者不被貶謫,不會有兩遊赤壁,不被下到諸城作太守,不會寫出前後赤壁賦和水調歌頭這類宏篇大作來的。逆境造就蘇軾成為一代最傑出的文學家。

(手機出了點問題,本來昨晚就該發佈,可把老奶急壞了。)[捂臉]


鴻英22


《史記》太史公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這句話告訴我們“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文章憎命達”。

曹植經過洛水,與“洛神”相遇而創作《洛神賦》,已過去七載,而離他當年志得意遂,瀟灑倜儻與待才傲物的形象更是恍若隔世。李白的“木蘭之枻沙棠舟,……載妓隨波任去留”,還是柳永的“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酌低唱”,抑或是辛棄疾的“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都是懷才不遇心態的真實寫照。而蒲松齡仕途無望,守著著糟糠之妻,每日粗茶淡飯,蝸居在瑟瑟聊齋,浮白載筆,寫下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相反,順風順水的舒適生活,會導之才華消退。“江郎才盡”中的江郎,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江淹,自幼勤奮好學,六歲能詩,十八歲己熟背“五經”,所作《恨賦》、《別賦》 ,更顯其才華橫溢,被譽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混跡朝廷,趨利避害,蠅營苟苟,官運亨通,封侯而終,就文學而論落了個“江郎才盡”的罵聲。

苦難能激發一個人的鬥志和潛能,從而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正是仕途坎坷,宦海沉浮成就東坡的文學。

1057年,蘇軾22歲,考取“百年第一”制科三等,初任鳳翔判官。後守孝三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38歲就做上了密州太歲,後做徐州太守、湖州太守,青步青雲,官運亨通。這時蘇軾憑靠天才的稟賦和淵博的學識,文學成就也足以躋身“唐宋八大家”之列,詞開一代豪放派先河,詩比肩黃庭堅。但離千古曠世文豪還有一步之遙,還不能稱為偉大的東坡,冠絕古今的曠世奇才,只能算了不起的才華橫溢的恃才傲物的蘇軾。

蘇軾反對王安石大刀闊斧的變法,他認為改革要循序漸進,宜緩不宜急,被排斥在朝庭外,“烏臺詩案”,因言獲罪,九死一生,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迫於全家老小的生計,他只能在東坡開荒,為稻糧謀,以解飢謹,慘到二個兒子,只能望肉解讒,多看一眼都不行,從此蘇軾從下了神壇,放下天才、高官的架子,成為了地道的東坡鋤禾耕田的鄉村野叟。響亮的東坡一詞,現在已積澱成文壇獨特的風景,一個詩意的文學符號,當時卻飽含了無奈的辛酸。

在黃州,蘇軾也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對宇宙人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脫胎換骨,涅槃重生,文章走向成熟、深刻、偉大,是赤壁成就了東坡文學的高峰。蘇軾剛被貶到荒無人煙的黃州,他內心充滿了苦悶與彷徨。他被地方官府監視居住,沒有簽署公文的權力,沒有朋友再與他往來,人們視之為洪水猛獸,趕快劃清界線,甚至天下之大而無立錐之地,感到了四面楚歌,十里埋伏,危機重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他從天堂一下子墮入地獄,從富足墮入困頓,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但蘇軾從佛法、道家去尋找答案,終於構建起了善於化解不利條件心理防禦機制。在黃州,蘇軾將自己改名為東坡,開始了艱難、痛苦的蛻變,將自己曠達樂觀的天性,發揮到了極致,他不再焦躁、煩悶尖刻變得寬容、豁達、超脫,他融儒、釋、道的哲學更為深廣,對宇宙人生進行了重新的審視,這種哲學思想轉變體現在文章上升華了人生境界,格局自然高遠。而黃州的山川草木,赤壁的清風,承天寺的月光,沙湖道上的風雨、東坡的

荒地,雪堂的陋室、臨皋亭的濤聲……激化了他創作的靈感,全部詩化成他筆下的文學藝術,將“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嚴峻,過成了詩和遠方的浪漫,赤壁系列詩文成為響絕千古的絕唱,標誌著他文學走向最高峰,成為中國文化一道獨特的景觀。

結論:

蘇軾若沒有經歷貶謫,他的文學成就己經很高,蘇東坡的詞,打破詞為豔科的潘蘺,“以詩為詞”,拓寬詞的題材,開豪放之先河,與南宋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泰山北斗,並稱“蘇辛”。蘇東坡的詩清新豪健,藝術手法豐富、獨具風格,汪洋恣肆,渾然天成,與“黃庭堅”並稱,藝術成就比肩李杜。蘇東坡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文如海,蘇文如潮”,散文與北宋文宗歐陽修齊名,這是由他天才與學識決定的。但是沒有接二連三貶謫經歷的話,他的作品高度、深度、廣度、厚度將會失色不少,他的代表作主要在被貶黃州之後,他的“赤壁”系列詩、詞、賦、文,代表了北宋文學的最高成就。所謂病蚌成珠,破繭成蝶,“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貶謫坎坷了他的人生,卻成就了他的文學。


胡林平a


蘇東坡一生坎坷,文學成就只是他的人生日記,遭貶謫是他的創作背景,文章贈命達,不快才吐,不平則鳴,但才華是修來的,背景只佔一半,才華為種子,遭遇為土地,即使未遭貶謫,他也要體驗人生,會友飲酒,大口吃肉,泛舟唱歌,只是苦難加深這種豪情


兼濟天下正


人在孤獨的時候往往心思更加細膩,如果蘇軾未遭貶謫,就不會有當時的心境,也就不會創作出許多千古佳句。


秋水軒qiushuixuan


未遭貶謫,風花雪月,一遭貶謫,音韻滴血。人在挫折中更容易成就思想和藝術。楚國之亡,成就了屈原,宋室偏安,成就了陸游和辛棄疾。劉禹錫、柳宗元,都是貶成大詩人。李白在“五代為庶”的魔咒下掙扎,一心想擺脫現世,因此成了詩仙。杜甫逢安史之亂,關注民生疾苦,推崇堯舜之治,因此成了詩聖。順境中往往扯閒篇,挫折中才有更深刻認識和洞察力,所謂“憤怒出詩人”。蘇軾如果無貶謫,大概也如他兄弟蘇澈一般。


深圳鄭海洲


身臨其境賦華章,

苦雨腥風方斷腸。

感慨人生難盡意,

詩詞千載永留芳。








費玉山905


吟詩打對的風流公子哥一個!人是環境的產物!



道自來居easy


歷史沒有假如


中道嘉華


文學成就高的人,大多經受了生活的磨難。他的文字,就是他內心鮮紅的獨白 ,這樣才能感動那麼多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