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王勃在唐代可以说是神仙一般的存在了,用现在的话来形容他就是“神童”,相传他六岁便能做诗这让他名声大振,甚至整个唐朝都知道有这么一位能言善辩的神童。而王勃的所作所为也正对得起他这神童的称号,当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王勃积极入仕,寻求治国之良策。他曾因上书唐高宗《乾元殿颂》而被称赞为“大唐奇才”。他还和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曾称赞过他们的诗句是“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一、王勃的众多诗体

(一)骈文

虽说王勃的一生非常的短暂,但是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不可非议的。王勃的作品类型非常丰富,其中造诣最深的当属骈文,比如《滕王阁序》,一句“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推开做工精细的木门,俯瞰装饰华丽的屋顶,山川平原的景色尽收眼底,川河迂流令人惊叹。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将滕王阁之美景见于笔下,由此可见文采之高,造诣之深。又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孤单的野鸭随同夕阳一起飞去,这秋天的江水也和天空连在了一起。此句看似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当时王勃正在去看望被贬官的路上,一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就别多日许久未见的父亲时年轻的王勃就不由得喜从中来。有高兴之时就会有悲伤之时,“层峦叠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看似作者是在描写洪州之盛景,其实是在抒情,看到沙洲岛屿、山川河泽不由想到自己被贬谪之事,顿时悲从中来,作者用洪州之盛景用以对比,意味深长。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句引用典故写出了自己心中怀才不遇的悲愤,暗含着诗人心中有所不甘,他在感叹自己的命运。“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一句更是写出了王勃的心酸,一心报国却遭如此待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二)送别诗

除过骈文,王勃还擅长写诗,其中送别诗写的比较多,就像《别薛华》中“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送了一程又一程的路,一个人独自前往,沿途问路的时候心里一定很惶恐把。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诗人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凄凉之感。“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在这漫漫长路上只有一颗孤独的心陪伴,友人会不会因此而病倒,这句诗是诗人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后有感而发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不舍。“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我们两人的心都是漂泊不定的,那我们的生活注定也是漂泊不定的,诗人这句诗像是在勉励朋友也像是在勉励诗人自己,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诗人乐观旷达的心境。紧接着一句“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不论是离去还是归来,我们都会出现在彼此的梦里,这句诗和杜甫的《梦李白》“故人如我梦,明我长相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分别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让我们互相思念吧。这首诗借写景来抒情,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所思所感,营造出了一个美妙的意境。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又如《重别薛华》中“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这楼台临着江岸,有洲渚,这洲渚长的仿佛要和天都接在一起,此中所写之景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所写之景很是相似,读后不禁悲从中来。“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一句很好的从写景讲到抒情,大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面对如此凄凉之景,诗人不由得悲从中来,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和友人离别心里就很不舒服。“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眼前的路只能让我更加伤心,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也令我伤心不已,此时的王勃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积极乐观的少年了,在政治上遭受的重大打击让王勃已经没有了心情和力气重新起鼓大展宏图了。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三)离别诗

王勃是一位诗人,在离别之时作诗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因为被贬过两次官,自然王勃也是写了一些离别诗的。就像《寒夜思友》,“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久别后对友人的死思念之情让诗人心神憔悴,难以自拔。诗人只好“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希望通过在月下弹琴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这样的日子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于是便有了第二首,“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空中的大雁阻隔了我的思念,使得我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对家乡的思念得更加急切了,同时又引发了作者的思考,“如何去人别?”为什么要这么轻易的和朋友离别?在这样的夜晚诗人因思念友人而无法入睡,既而引发了诗人的无限感慨。从而又有了第三首,“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因为思念,所以我每天早上站在山脚下,每天晚上站在江边希望能见到友人,由此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切。一句“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我每天来这里就是希望和友人一起喝酒一起欣赏这美景,诗人用想象之景表达自己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又如《江亭夜月送别》中“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长江送走了从巴南流过来的河水,大山横在中间仿佛是嵌在了这万里云层之中,这首诗是作者在旅居时所作的,当时诗人刚好路过巴蜀地区,又恰逢有人离别,“塞北云”点出了友人此次离别的目的地,诗人想到友人到塞北之后的情景,的此情此景让诗人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首诗,一句“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更是写出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悲伤之情,在这秋天的月色,有谁见过哭哭啼啼分别的呢?“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在这离别之际,周围寂静的环境更是衬托了离别时的孤寂凄凉之情,诗人融情于景,用一种巧妙的手法抒发了自己和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除此之外王勃还写过《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远望长江好像为我悲伤到了停滞,不由得想到自己与家乡相隔万里,盼望着能够早日回到家乡。这首诗是诗人长时间滞留在外地时所作的,直抒胸臆的表达了诗人盼望早日回到家乡的愿望。紧接着下一句“况属高风晚,闪闪黄叶飞。”更何况现在是秋天的傍晚时分,重重叠叠的深山,黄叶漫天飞舞着,乍看上去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看见这满山的秋色,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隐约中透露出是人内心的凄凉之感,诗人因长期漂泊流浪在外,所以看见这样的景色便更加思念家乡,在这样萧索的环境之中更加增添了诗人的思想之情。这句话化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引起读者的联想,同时对诗人思想之情理解的也是更加深刻。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二.王勃诗句的特点

(一)极具风骨

王勃对宫廷诗风是极其反对的,他认为宫廷诗人们都缺少一种风骨,杨炯曾称赞他的诗句是“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二)用词多彩

王勃也写过很多描写自然风景的诗,但是他的诗和其他诗人的确不太一样,他对大自然有着独到的理解。如在《春日还郊》中“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捕鱼的工具插在岸边,大鸟展开双翅直入云天。在王勃笔下的自然景色更具有生气,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表现了世间万物旺盛的生命力。“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生机勃勃的小草像是一条绿色的带子,远看上去就像是一串串古钱。王勃用自己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给我们描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春天之景,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显现了王勃高超的表达能力。又如在《易阳早发》中一句“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更是将他高超的激发显露无遗。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三)语言淡雅

王勃是年轻的,自然他的诗歌诗歌读起来也有一种少年独有的豪放之感,比如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在这被三秦之地守护着的长安城透过重重云雾观察那远在万里之外的蜀川之地,这首诗是诗人和友人离别时所作的,这句话写出了友人和诗人离别时的情景,虽然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语,但是读起来让人感觉气势十足。又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和你之间有无限的深情,因为我们同样都是在这仕途里起起伏伏,两人在分别时又说了一些话,使得分离的愁绪更加深重,但是在离别之中又透露出一种胸襟旷达之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在这四海之内我们还是朋友,就算是远隔万里也会觉得就在身边,诗人用这种想法来安慰自己,同时也是在安慰友人。

天妒英才:如何从诗中理解王勃的人生际遇?

从古至今有多少位诗人像王勃一样年少成名,又有多少位年少成名的诗人能有王勃这样大的成就,王勃在诗歌界的存在可以说是里程碑一样的人物,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给了后人很多的借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