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在剧荒几个月之后,小柿子终于找到一部可以入坑的剧了——《安家》。

安建导演,六六编剧,孙俪、罗晋领衔主演,这样的阵容让《安家》自带流量。虽然播出期间,也有不少吐槽的声音。但小柿子必须诚实地说一句,《安家》真的比近两年大多披着“聚焦社会痛点”“反映社畜真实生活”外衣的都市言情偶像剧真实多了。至少,《安家》里的角色大多都是以搞事业为主,而且也很大程度地展现了职场真实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1、领导管理理念的冲突

房似锦,女,安家天下总公司的金字招牌。徐文昌,男,上海老洋房专家,人称“徐姑姑”。虽然都是店长,但这两人在管理理念上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房似锦是个狼性十足、杀伐决断的人,业务能力非常强悍,所以在对员工的管理上也一直信奉狼性文化:要求员工穿统一着装;开晨会时大家唱歌被训斥“这里是上海唱什么成都”;谢亭丰因为早上带客户去看房上班迟到,被她果断地扣除100块钱;朱闪闪一直不开单,被罚穿玩偶服去街上发传单……抓纪律、抓考勤、抓业绩、抓着装,在房似锦的观念里,员工应该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房产中介就是要努力卖房,否则为什么干这份工作。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与房似锦崇尚狼性文化不同的是,徐姑姑所提倡的则是佛系文化,他认为卖房得有良心,卖房也需要为购房者的幸福考虑,不能什么钱都赚。而在和团队的相处上,他和自己的员工打成一片,没有一点儿架子,和周围的居民也相处得很和谐,至于店员能不能卖房子,全靠缘分,不能强求。

可以说,房似锦和徐姑姑代表的是两类完全不同的领导风格。库尔特·勒温曾将领导风格风格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徐姑姑很明显属于放任型,而房似锦则属于专制型。其实,每一种形式的存在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不能武断地说哪种好哪种不好,不同的团队性质需要匹配不同类型的领导。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2、团队成员差异互补

徐姑姑的门店里,只有六七个员工,是典型的小公司代表。不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店里的每一个人,都个性鲜明,这样的员工在现实中的职场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有头脑好使业务能力能打的金牌销售王子健,能说会道是公司里的骨干;有俗称职场“老油条”世故圆滑的谢亭丰,虽然不是王牌但经验丰富见识广,在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有事业心不强性格开朗的朱闪闪,虽然对工作不太上心但却是团队里的润滑剂和开心果;有出身名校毕业但缺乏职场经验的鱼化龙,有家庭普通业绩也不出众的楼关山,他们是团队里的新人,虽然缺乏社会历练,但潜力无限。他们性格迥异,在内部也经常发生矛盾和争吵,但在关键时刻却能一致对外捍卫门店利益。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如果说一个团队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那么队里的每个人都是这台大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有发动机,有螺丝钉……虽然功能不一样,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团队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才能化解一个个难题不断前行。正如《安家》里的员工一样,在相互影响相互帮助下,最终让门店业绩节节攀升。

3、做好服务是不变的宗旨

在《安家》里,每个成交单的背后都离不开极致的服务。

房似锦为了能卖出跑道房,她重新给房子做设计,没用的走廊变成了孩子的画廊,没窗户的房间可以安心休息,可以说切实解决了宫医生家的烦恼。同时,为了让宫医生一家尽快熟悉周围环境,她自己手画了一张周边地图,亲自用走路的方式,测量了从小区到各类配套的距离及需要的时间,并且温馨提示如果是老人步行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同样,王子健能成为店里的金牌销售,更是离不开他细心周到的服务:考虑到VIP的身高,香水只喷在肩膀处;VIP走路累了,赶紧上去搭着手;面对卫生间的污秽,急中生智让物业开水阀,还脱下尊贵的西装擦洗马桶;在VIP签合同的时候,随身带着VIP的专用签字笔。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甚至连徐姑姑佛系营业的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我们想不到的服务:为小区居民代收快递、安置宠物狗、陪小孩子写作业。时间久了,周围的邻居都把姑姑当成了家人,有好房源都想着他们。这种温情的服务,也让店里多了8单的业绩。

可以说,《安家》活生生地给我们上了一场职场公开课——服务决定成败。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唯有优质的服务才能在竞争中获胜。一个没有服务观念、无法为甲方提供优质服务的企业和个人,也最终将被同行远远地甩在身后。

从热播剧《安家》看团队管理那些事儿


《安家》还在继续,小柿子也依旧会追下去。虽然很多人说现实职场比电视情节演绎的更糟糕,但小柿子想说的是,无论是电视还是现实,每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每个奋斗者都光彩照人,也希望忙忙碌碌的职场人,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