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多难,为什么有些人也努力了但还是考不上?

倔强的函数


考研已经成为了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已经达到了341万人,前一年还只是290万人,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其中。

但是一些没有参与过考研的人,却发现有些人很努力但还是没有考上,于是很好奇考研到底有多难。

考研的难度与目标有关

其实说一件事的难度,往往是要有一个参考目标的,考研的难度与个人所选择的目标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如果报考的考研院校是清华北大这样竞争力很强的院校,那么难度自然是相当大的,而如果目标仅仅是普通一本院校,甚至是二本院校,那么难度自然要小很多,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一般来说,在校大学生如果考本校的研究生,难度也要下降很多,一方面有些专业课方面的信息很容易就能够获取到,另一方面通过初试以后,学校对本校的学生在复试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的照顾。

考研的难度与个人基础和努力程度有关

考研的难度也与一个人的基础和努力程度是有关的,基础越好越努力,那么自然很容易取得高分,如果平时上课不努力,很多知识没有掌握好,在备考研究生的过程中又不愿意付出很大的努力,那么就对于他们而言难度就是很大的。

考研中坚持不懈很重要

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我认为坚持不懈是很重要的。往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基本上都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打击,这个时候很容易打退堂鼓,或者是产生自我怀疑,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下,依然选择坚持,那么到了临近考试才会拥有一些信心。

所以,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千万不要在过程中有所放弃,不然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

为什么很多人努力了却没有考上?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努力了,可是却没有考上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发挥失常

很多人之所以努力了,到最后还是没有考上,很有可能就是考试发挥失常了。考研初试不但要求总分达标,每一科都有一个分数线,一旦哪门科目发挥失常了,即使总分再高也失败了。

第二:看似很努力,其实不够努力,或者方法不对

有些人在外人看来觉得很努力,比如每天早早起床去图书馆,到很晚才回来,可是却在备考的过程中不专注,东想一下西想一下的,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这就算是一种“假努力”。

另外还有就是可能方法不对,学习当中还是比较讲究方法的,这种人也还是很多的,花的时间和别人差不多,但是效果却没有别人好。

第三:备考中有放弃过

前面已经讲到,持续的坚持很重要,如果期间有放弃过,那么很可能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有了很大程度的遗忘,这也是很影响整个复习的。

所以,考研的难度与目标、个人基础、努力程度有关,而且坚持不懈是很重要的,之所以很多人比较努力却还是失败,这主要有三个愿意,第一可能是发挥失常,第二就是看似努力,其实不够努力或者方法不对,第三就是备考过程中有过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