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国内外双重威胁。1918年3月,苏俄与德奥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开始集中精力解决国内白卫军叛乱。这年春夏之交,列宁同时向远东和南方派出专列,两列专列分别载着当时苏俄政权中的两位重量级人物—托洛斯基和斯大林。

托洛斯基受命到东线组建苏俄红军镇压白卫军叛乱,而斯大林的使命则是到粮食充足的北高加索地区征粮。应该说,对面临国内叛乱和饥饿两大威胁的苏俄来说,这两人都肩负着列宁的重托。

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托洛斯基的专列隆隆驶向西伯利亚,身为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的他也许没想到,自己的最高军事权即将面临“征粮官”斯大林的挑战。而这场较量的焦点则在对两名红军将领的任免上,他们就是当时斯大林在红军中的“铁杆”—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

说起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两人都和斯大林颇有缘分。早在当年从事“地下活动”时,伏罗希洛夫就与斯大林相识,两人还曾在反沙皇的斗争中肩并肩作战。

而布琼尼的经历更为传奇,彼时,这位曾参加过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旧沙俄军官已加入布尔什维克,为捍卫新生苏维埃政权专门在家乡组建了骑兵游击队。

为争夺“军事全权”,斯大林与托洛斯基展开激烈斗争,急需在军队中寻求支持者。关键时刻,伏罗希洛夫率残部来到察里津,这令斯大林大为欣喜。在察里津防御战中,伏罗希洛夫不仅作战勇敢,多次打退白军围攻,还与斯大林关系密切,绝对拥护斯大林。

期间,布琼尼的骑兵游击队逐渐扩大为骑兵团、骑兵旅,在察里津战役中,布琼尼指挥这支骑兵旅把白军打得落花流水。同时,布琼尼也积极拥护斯大林,与其共同组成军事反对派。对此,斯大林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很快,布琼尼的骑兵旅被扩编为第一骑兵军,布琼尼任军长,而与他搭班的军政委正是伏罗希洛夫。再看看这支军队的“中层骨干”:炮兵主任库利克,师长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团长朱可夫,这些人不仅后来成为能征善战的苏联元帅,还是斯大林在军中最为信赖的将领。

有两位得力干将的支持,斯大林“谋求一个军事职务”的步伐加快了。1918年7月下旬,斯大林在自己的专列上成立了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并自任主席。就这样,“征粮官”摇身一变成为苏维埃中央派驻北高加索的全权军事代表,掌握了任免红军指挥官的权利。

随后,斯大林下令逮捕北高加索军区司令部所有人员,就连托洛斯基亲自任命的军区司令员斯涅萨列夫也未能幸免。托洛斯基获悉后大惊失色,急电令斯大林“立即释放被关押者”。然而,对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这一命令,“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在电报上批示:不予理睬。

斯涅萨列夫被斯大林“弄走”后,托洛斯基又以最高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任命瑟京为红军南方战线的司令员,斯大林对此当然不买账。之后,斯大林组建起了由伏罗希洛夫任司令员的红军第十军,毫无疑问,它成为完全听命于斯大林的一支军队。

内忧外患之际,苏俄内斗却愈发激烈,斯大林和托洛斯基的争斗已造成红军在察里津前线的指挥混乱,为避免出现更严重后果,列宁不得不召回斯大林。斯大林离开察里津后,伏罗希洛夫果然遭到托洛斯基清算,被贬为乌克兰内务委员。

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然而福祸相依,伏罗希洛夫虽然与托洛斯基接下梁子,却因此与斯大林成了亲密战友,为他成为以后“幸运”的元帅捞到了资本。

提到斯大林在察里津的“亲密战友”,布琼尼当然少不了。这位勇猛的骑兵将领虽出身农民,其直率粗放的性格作风却颇受斯大林赏识。

组建骑兵队伍时,有士兵提出建立士兵委员会对指挥员进行监督,布琼尼一怒之下要逮捕这个“捣乱的红小鬼”,如此粗暴的作风差点引发士兵哗变。关键时刻,斯大林出面力挺布琼尼,从而赢得了这位将领的忠心。

应该说,苏俄国内战争期间的布琼尼还是很能打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曾加入布琼尼的骑兵队,书中描述的布琼尼,在同白卫军作战中总是挥舞着锃亮的马刀驰骋疆场,骁勇善战。

1935年,布琼尼、伏罗希洛夫、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和叶格罗夫五人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首批苏联五大元帅诞生。

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之后的卫国战争中,布琼尼作为苏联最高统帅部成员之一参与作战指挥,先后在莫斯科战役、基辅战役和高加索战役中有出色表现。期间,因对斯大林不准后退一步的最高指示贯彻不力,布琼尼被撤销了西南方面军总司令职务。

1941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苏联举行了著名的红场阅兵,老帅布琼尼骑着高头骏马检阅部队,至此步入自己70年戎马生涯的巅峰时刻。

与布琼尼相比,斯大林另一位“亲密战友”伏罗希洛夫在军事上的表现就差点了。1939年入侵芬兰的冬季战争充分暴露了伏罗希洛夫指挥上的无能,连斯大林都忍不住批评了他在指挥上所犯的错误,伏罗希洛夫担任的国防人民委员职务随即被解除。

与苏联首批五大元帅中的其他三位相比,布琼尼和伏罗希洛夫算是幸运了。虽然这两位元帅在漫长的一生中也都遭遇挫折和被斯大林打入冷宫,却都得以善终。1969年,88岁的伏罗希洛夫在莫斯科病逝,四年后的1973年,比他小两岁的布琼尼以90岁高寿去世。

斯大林的铁杆,这两位苏联元帅格外“幸运”?布琼尼一语道出真谛

历经沙俄、苏俄直至苏联时期,能一直保持如此“幸运”的高级将领实不多见,其中的因素的确耐人寻味。在人人自危的1930年代,布琼尼的老部下曾向他倾诉:瞧,现在在干什么?所有人都在接连不断地被捕。”对此,农民出身的老帅这样回答:别怕,不会触及到我和你,倒霉的全是那些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