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最冷门兵器,长相如李逵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俊俏诗意

提到水浒传中的兵器,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众位看官想到最多的,一定是鲁智深的61斤禅杖、武松的雪花镔铁双戒刀、关胜的青龙偃月刀、呼延灼的双鞭等等,当然还有流传最广、使用最多的朴刀。这些兵器都随着水浒传的走红而一同深入人心。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却是水浒中一件既奇怪又冷门的兵器,它可谓默默无闻,梁山好汉中也仅有3人曾经使用过。而这样一件充满杀戮气息的兵器,却有一个富含诗意的名字——留客住。

“留客住”,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也许是一件闻所未闻的兵器。它长啥样、有何作用、威力如何,很多读者对此一无所知。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把水浒中最冷门的兵器。

水浒中最冷门兵器,长相如李逵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俊俏诗意

“留客住”,在水浒中出场较早。在水浒原著第2回中,中秋月圆,史进约少华山朱武等三位头领赏月喝酒、共度佳节,却因猎户李吉告密,被华阴县两个都头堵在庄上,“外面火把光中,照见钢叉、朴刀、五股叉、留客住,摆得似麻林一般”。捕盗土兵手中的“留客住”,在血色火把和银色月光的共同映衬下,显得既凶残又诡异。

无独有偶。在水浒原著第18回中,“留客住”又出现在了捕盗土兵的手中。晁盖劫取生辰纲东窗事发,朱仝、雷横奉命捉拿,“拿着钢叉、朴刀、留客住、钩镰刀,一齐都奔晁家庄来”。这里的“留客住”,再次出现在捕盗土兵们的手中,在黑夜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那么,“留客住”这件兵器,与捕盗官兵有什么关系?它到底长什么样呢?

水浒中最冷门兵器,长相如李逵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俊俏诗意

有一种说法,“留客住”是古代捕快专用的一种兵器,其图见于明朝王圻所著的《三才图绘·器用八卷》一书中。

“留客住”形状和枪类似,枪头下布满锋利的倒钩。

因为捕快捉拿盗贼,大部分是要捉活的,所以,“留客住”这件兵器并不十分致命,但最恐怖的却是那密密麻麻、形如兽齿的倒钩。一旦被倒钩扎中,无谓的挣扎只会让倒钩越扎越深,势必血肉模糊痛不可挡,不死也得掉三层皮。这种情况下,盗贼只有乖乖地束手就擒,留下来成为捕快的“客人”。

也许,这才是“留客住”的真正由来。

水浒中最冷门兵器,长相如李逵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俊俏诗意

关于“留客住”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留客住”并非捕快专用,而需要系上铁索,在两军对垒时投入敌阵,可用倒钩大面积杀伤敌军,不留下性命也要留下点血肉,因此得名“留客住”。这种说法在水浒传中也有印证。

在水浒原著第20回中,济州团练使黄安率官兵围剿梁山,进入水泊后,遇到阮氏三雄。这三人坐三只小船,“头带绛红巾,都是一样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熟谙水战的阮氏三雄,为何要在此时拿“留客住”出场?

书中虽然并未描写“留客住”威力如何,但它在水战中的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了。“留客住”配合铁索,进行投掷,实乃水战一大利器。

现在,最后一个问题来了,为何说“留客住”这个名字富有诗意呢?

水浒中最冷门兵器,长相如李逵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俊俏诗意

“留客住”,长相如同李逵一般凶神恶煞,名字却如燕青一般俊俏诗意。

“留客住”,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成为一个词牌名。调名本意咏叹旅途情谊,挽留客人。代表词作有柳永的《留客住·偶登眺》和周邦彦的《留客住·嗟乌兔》等。

一件毛骨悚然的杀人利器,却冠以一个富含诗词气息的名字,看上去似乎有点不伦不类。“留客住”这个名字,不知是对文化的无情讽刺,还是对杀戮的粉饰美化,也许,只有留给后人评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