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父母正确理财的观念?


如何提高父母正确理财的观念?


爸妈是农民,勤劳节俭,热爱储蓄。

银行利率3点几的时候,爸妈的每笔存款基本是三年、五年。大多数存在信用社,有存单方式也有存折方式,因为信用社可以不用设置密码。他们经常记不住密码。

他们经常是一笔钱到期,算上利息,再添足整数,又存进去。

存钱取钱的时候,爸妈不是吩咐姐姐帮忙,就是让我陪同。他们弄不懂银行复杂的程序,也不想学,也怕坑。比如,怕被忽悠买了保险类理财,比如某次不懂,被开通了自动转存。

银行利率变成一年期1.95时,我爸妈存钱的期限开始没有了五年。最长的三年,到期后多数转为一年或者两年。


如何提高父母正确理财的观念?


自从被我姐安利了支付宝的余额宝以后,我爸让姐姐开户代存了一小笔钱。他不再像以前执著地去银行存钱,而是学会了将"存银行好贬值""老了,我存那么多钱在银行干嘛""余额宝比银行收益高"挂在嘴边。(其实爸妈钱不是特别多,但对于60多岁的农村老人来说,已经算很大的一笔存款了。)

我爸思想比较固执的,如果不是妈妈告诉我,我很难相信他居然会选择存钱在余额宝。虽然暂时只是存了两万块在里面,但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他理财思维迈出的一大步。

春节的时候,我妈拿出存折和存单,让我帮忙算算他们还有多少钱到期。因为春节前的某月,老人家眼花,看错日子,以为其中一笔钱到期,于是独自去了银行取钱。银行柜员也没多询问,直接折算成了活期,幸好妈妈发现利息不对,赶紧打电话叫来姐姐,申述了好久,银行才撤回取款操作。

经过那次教训,妈妈明白了,银行存款取款各种规则,老人家一不小心就自己踏进去了。这个时候一对比,他们就更觉得支付宝余额宝理财的便捷安全。

我爸妈因为见识和胆量以及能力问题,一般不做大的投资。年轻的时候就存钱买各种机器,缝纫机、压面机、打谷机、打砖机,投资不大,自己卖点力气,资金回流快,基本没风险。用我爸的话说"机器在赚钱,人也在赚钱"。


如何提高父母正确理财的观念?


晚年的爸妈不买各种保健品。我爸踩的最大的坑就是在村里买了营销的所谓先进其实早落后淘汰的"免煮锅",以及几条20元一条的"磁疗内裤"。一共不超过五百元。

中年的时候我爸妈分别买了农保。后来我们那里占地,我爸就给我妈转为了失地农民社保。小投入,本钱早领回来了。现在我妈的社保作为他们的日常开销,养蚕卖菜卖粮的钱就存起来。

我爸前不久规划,从今年起,每笔到期的钱视情况而定,他不会每笔钱都存支付宝,但他也不会把每笔钱都放在银行,更不会一存三五年。这种思维转换,对一个固执的老年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