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


冬去春來,轉眼就是夏天來臨,

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執一釣魚竿,到雲南撫仙湖,這個中國儲蓄量最大、最深、水質最好的大湖岸垂釣。

擇一濃綠處,甩出釣線,晨釣朝霞,暮釣夕光。漫長的三伏天,隨釣竿悠閒起落,一切煩擾憂愁拋卻腦後。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早在明末,文旅作家徐霞客,就在其遊記寫道“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它的美正在於澄澈透亮。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為了一睹傳說中的碧波萬頃,也為了早來擇好方位垂釣,我們先抵達撫仙湖公園北岸,此處湖面開闊,雲南特有的蔚藍蒼穹下,遠處深處的水藍得不真實。繼續向南,到達湖西南端的孤山景區,偶有微風滑過,湖水便泛起漣漪共舞,清澈的湖水,映照著湖邊的青山、綠林、藍天和白雲,成為垂釣者常臨之地。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我下定決心,在撫仙湖拜師學藝成為釣魚高手,我泡各種論壇,潛心研究釣魚技術,調漂、找底、線組、浮釣、底釣我都研究透了,手頭寬裕一點了就買新出的釣具、裝備,覺得自己這些都學會了還能不上魚?不怕大家笑話,事實往往打臉,魚獲一直不咋地,黑坑基本都是虧,在撫仙湖野釣偶爾運氣好捕魚好多能帶回家吃。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日久生情,釣魚技術層面基本都掌握了,裝備也積累的很齊全了,自己也明白了一些道理,魚餌要有足夠的吸引力,這魚要是不開口,技術和裝備啥用沒有。魚開口吃餌才是王道,不上口,你漂調再好,你再會找底,你用多麼牛的線組,你用黃金做的魚竿,都是收效甚微。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於是我就從網上買了各種麝香、豬母乳、藍鯽、果酸、101、網上能買到的基本都試了一遍,但是都一樣。後來從百度又買了瘋狂爆護小藥還有UVB能量因子,價格也不便宜,拿到手試了試還不如不加,一口沒有。之前說沒效果退款,根本無法維權,後來才聽朋友說這都是騙子,真正的小藥是根據水域和魚情制定的,浪費好多錢。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同樣,在雲南的滇池悠然垂釣,也是“垂釣賞景兩相宜”。雖然看不到越冬的西伯利亞紅嘴鷗,但還是有很多其他海鷗在此盤旋飛翔,近在咫尺場面壯觀,遊客和垂釣者紛紛下車觀看。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湖北部有橫亙東西的海埂伸入滇池,將湖分為內外兩部分。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海埂以北稱草海,水深只有一米多,海埂大壩就是草海邊上的堤壩。到了海埂湖濱路,果真看到不少海鷗在湖上游,但都不肯飛起來。熱心的當地人指著遠方解釋:“海鷗在那裡覓食,吃飽才來這裡小憩,所以都不飛啦。”不必登高望遠,不必受烈日曝曬,不必冒大汗淋漓之苦,只要花15元租輛小車,便可一邊放釣海埂大壩,一邊悉數飽覽雲南麗景。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登上大壩,遊人如潮,許多遊客在餵食海鷗,成千上萬的海鷗漫天飛舞,大有遮天蔽日之勢。大家已經遺忘垂釣的目的,我也撕下一小塊麵包放在手心,舉得高高,可海鷗就是不吃。後來我發現,應該用手指捏住一點,露出大部分的麵包,這時,機警的海鷗才盤旋而下,叼起麵包快速飛走,生怕被人們捉到似的。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在海埂大壩岸邊垂釣,醉翁之意不在魚,圖的是盛夏陰涼。魚在湖裡,游水冒泡,不緊不慢。人不羨魚,人也可以和魚一樣,不疾不徐。魚竿安插妥帖之後,貓在一樹綠陰下,坐到一方石塊上。背後習習涼風,自濃蔭深處,直瀉而下。熱汗瞬息而止,睡意頓消,神清氣爽。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釣魚不必費神盯著魚竿,只要側耳傾聽魚鈴即可。魚咬或者不咬鉤,全憑魚兒願意或者不願意,無關緊要。釣到或者釣不到魚,人在那裡,不喜不悲。而最大的收穫是,人清涼恣意,與釣魚的心情相得益彰。春夏交替,大壩旁開滿粉色杜鵑,淡淡芬芳、鮮豔色彩,將湖畔渲染得絢麗多姿。菖蒲、蘆葦、睡蓮、雲南櫻花、小葉榕、五色梅等交相輝映,人們全然不顧頭頂烈日如焰,只要一碗豌豆涼粉或涼麵就可迅速降溫。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幸好這個夏天,有暖和的四季春城,高原昆明之水,隱遁在浮躁之外,讓都市人的情緒慢下來,放下包袱,放下慾望,折榕枝為釣竿,裁蘆葦為釣絲,在夏日裡,釣得一份避暑的好心情。釣魚核心是釣餌要有足夠吸引力,吸引魚下口,下口了其他事情都好辦,每種魚都有不同食口,不同溫度,不同氣候條件,不同的水情,不同魚情都有講究,所以在撫仙湖放開釣魚開心就好!


昆明湖畔垂釣夏天,在這裡捕魚欣賞風景,每一幀都是壁紙 文/王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