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南关,曾经的辉煌,和消失的古码头。

三门峡市南关,曾经的辉煌,和消失的古码头。

三门峡市陕州区南关,位于陕州古城东南部,见证了陕州古城兴起发展繁荣衰亡。

南关如何得名?据考证,陕州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仅有三门。南关所在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是陕州城的一个重要码头。东门只可陆路进入,北门地势狭窄,南门儿水深滩平。作用对于陕州古城非常重要。如城之关卡,又位于城之东南,故名南关。

由于西、北临着黄河,正是东都通西京的水路要道,古代商业发达,人气鼎盛。古时的南关,繁华热闹程度要远远超过陕州城内。一市一城,相得益彰,倒也符合古代中国城市的特点。

遥想当年,商贾云集,舟车丛停,各色人等,三教九流。从这儿进进出出陕州城,好不热闹。(据牛占亚先生考证)最多的是来自各地的商人和工人脚夫,此繁衍生息,扩枝散叶,形成了一个村落。南关!

到了近代,依然是陕州城最繁华的地区。1924年3月,陇海铁路修通至陕州城,陕县南关成为商业重镇,天津华北房地产公司、大华煤油公司、观音堂数十家转运公司纷纷搬迁至南关。陕州城成为水旱码头,工人数量也有较大增长,铁路工人有500余人,码头工人有3000人!

当时的涧河大桥建成之后。过桥直达陕州城南门,更加的便利。据说当时这4个大字为中正所题。

南关有一马路、二马路。南关东南是陕州火车站,那曾是个大站,因为需要在这里换车头,什么火车都要停。1960年,随着三门峡水库蓄水,陕州站整体搬迁到了三门峡西站!

至此南关的交通枢纽地位开始衰落。古城不在,南关也失去了它往日的作用。

但是时至今日,南关人的勤劳坚韧,流传了下来。机械工程土方生意,是南关村的一大特色。对义的追求和财富的追逐,表现的非常明显。

三门峡市区唯一的一座关帝庙。就位于南关,关沟附近。几经拆迁,在锦路家园和鸿润城之间又新建了一座关帝庙。

这座庙不但是从古至今,因从商和谋生而到此的老南关人。相互支持,互相保护,讲究义字表现。更是南关人骨子里流淌着对财富的追求,期盼关二爷的疪护。

而今南关已经不在,新的商务中心区替代了它的作用。南关和关沟人住进了新的小区,龙湖小区。那也会时常到汉飞,滨河湾,鸿润城,去望一眼自己曾经生活居住的地方。

三门峡市南关,曾经的辉煌,和消失的古码头。


三门峡市南关,曾经的辉煌,和消失的古码头。


三门峡市南关,曾经的辉煌,和消失的古码头。


偶尔会上到邵公岛上,那儿有几棵梨树和果树还没有砍掉。每年枝繁叶茂,果实满枝。遥望美丽如画的天鹅湖,看看繁华兴盛的商务区。

应该感到深深的欣慰,因商而兴,最终居于商务中心区,一切冥冥之中早有定数!只要有商,南关将会将自己的过往代代相传!

(感谢牛占亚先生不吝赐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