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巴士亮相“雙北”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夜間沒有公共交通可搭、輕軌捷運車站離家太遠……隨著無人駕駛巴士在臺北和新北相繼落地路測,“雙北”市民有望率先告別這些城市出行的“疑難雜症”,體驗智慧出行的便利。

臺北市政府日前宣佈將與臺灣智慧駕駛公司合作,開展為期一年的無人駕駛巴士測試,如測試順利最快將於今年9月讓市民體驗試乘。

“無人巴士的落地能夠彌補夜間12點後沒有捷運、公交車的空缺。”臺北市交通局長陳學臺介紹,在道路測試期間,無人巴士將模擬夜間運營環境,在末班公交收車後沿著信義路公交車道從中山南路口一路“跑”到基隆路口,全程約4.5公里。測試車輛時速將不超過30公里,沿途道路都會安排相應安全員值守,確保無人巴士安全運行。現階段測試團隊正在進行建置高精地圖、智慧路口設施、充電站等前期整備工作,預計將於5月啟動實際道路測試,並逐步開放夜間載客測試。

新北市政府則計劃於本月起在淡水對“智駕電動巴士”進行道路測試,為往返於淡海輕軌崁頂站和美麗新淡海影城的市民提供“最後一公里”接駁服務。

GPS定位、光達偵搜、道路信號標誌識別、主動避障剎停……在眾多技術加持下,“智駕電動巴士”能夠在複雜路況下按照規定路線自動駕駛。新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林昭賢介紹,在巴士行進中,駕駛系統能夠通過車上及路側的偵測設備收集行駛、路況信息,將數據信息回傳車上計算機處理,並用人工智能控制車輛運行。

“智駕巴士”此前已在封閉場地內測試超過10個月,區域實測地圖與運行路線均已錄入駕駛系統。本月起將開始1個月不載客測試,接下來將進行為期半年的載客測試,期間民眾可免費試乘體驗。若運行順利,新北將成為臺灣首個以無人電動巴士提供公共接駁運輸服務的城市。

“希望自駕電動巴士成為新北最重要的一種運輸載具。”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未來還將考慮向南延伸“智駕巴士”路線至淡水中山北路、濱海路一帶,形成環狀接駁路線,依靠大數據、人工智能、雲端運算來做好管理,讓智慧交通成為新北推動智能城市建設中的龍頭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