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震驚!某螺螄粉店使用屍油煮粉。某童年經典辣條方便麵被曝光使用屍油製作,十四億中國人都驚呆了。有關屍油謠言的可謂是屢闢屢傳,且於2012年成為網友和公安部門評選出來的“十大長壽微博遙言”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多地的衛生部門和公安部門在過去的將近年多的時間裡曾經就屍油方便麵、屍油香水、屍油化妝品、屍油大排檔、屍油米粉、屍油麻辣燙等屍油系列謠言進行了多次闢謠。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2012年“十大長壽微博遙言”中對屍油的記載


根據百度百科,1947年,Allport & Postman提出了一個決定謠言的公式:謠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們在這個公式中指出了謠言的產生和事件的重要性與模糊性成正比關係,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謠言產生的效應也就越大。當重要性與模糊性的任意一方趨向零時,謠言也就不會產生了。要想終止謠言的傳播,就應及時披露事件的真相。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在對待吃的問題上向來是非常重視,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屍油系列謠言的反覆出現且每次都與食品有關。此類謠言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的魔法士乾脆面被造謠使用屍油炸制方便麵,最晚是2019年8月25日有謠言稱襄陽殯儀館向餐館出售屍油。前者儘管做出了闢謠聲明但時至今日在百度中輸入魔法士仍會自動聯想出圖中關鍵字,可見這個事件對其影響之大。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隨著現今網絡技術的發展,後條謠言中的兩位造謠者已被警察依法逮捕,事後警方詢問過程中二人稱僅僅為了在網絡上博人眼球才臨時起意捏造謊言。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警方的闢謠


在這類謠言的傳播過程中,傳播者還會對其進行添油加醋,不斷增加新的細節,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參與者不斷對其進行創造或模仿。屍油的謠言經過此階段後會變得豐滿起來,更加的駭人聽聞。比如在當年周小玲辣條在被造謠時有這麼一段,“他們一邊焚燒屍體,一邊用尖銳的鐵棍把屍體的肚子捅破,讓油流出來……屍體的油一經流出,就經過另一條管道,流入了一個大的屍油桶裡。一般火葬場裡的屍油都是送到工廠當工業油使用。人食用過多,後果就不堪設想,而且有的是病死的屍體帶了很多的病菌。不看不知道啊,看了嚇你一跳”。這些形象化描述讓網友彷彿身臨屍油的製作現場,能讓人誤以為發帖者是在第一現場的目擊者,讓謠言更加可信。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不可否認,謠言的產生也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比如屍油類謠言的高峰期處於地溝油問題被曝光的那幾年,屍油香水的高峰期處於2008年我國奧運會火炬傳遞在法國境內遭遇衝突事件之後,碘鹽防輻射的謠言高峰期處於2011年日本核洩漏事件之後。民眾對特定事件的焦慮和疑惑可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且在謠言被闢除之後民眾的整體認知和知識水平會得到提升。不僅如此,闢謠行動還會逼迫政府對相關行業產業的不規範現像做出整治。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所以及時的闢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謠言在傳播的過程中可能會被不同的人有意無意的誇大描述,不加以終止的話必然會給被造謠者帶來嚴重的損失,最終或許會演化成一種都市傳說。謠言的產生大多都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通過造謠來製造輿論從而達到打壓競爭對手或者實現自身的其他目的。而此類謠言絕不僅僅是屍油,隨著國家宣傳和民眾防謠意識的提升,現在的謠言與時事結合的更加緊密。


能炸方便麵?能做香水?從屍油的謠言史中探索謠言這個事兒


但其發展傳播模式仍舊未變,只要在起點、傳播途徑和終點三者同時發力,杜絕終點再轉化為起點的惡性循環,便是真正做到了“流言止於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