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直播“雲觀展”走進四川宋瓷博物館 67萬網友圍觀國寶

封面直播“雲觀展”走進四川宋瓷博物館 67萬網友圍觀國寶

南宋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丞、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盂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攝影報道

3月11日上午,封面新聞“雲觀展”來到四川遂寧,走進四川宋瓷博物館——在這裡,有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最大、價值最高的宋瓷窖藏。

博物館內的窖藏,近乎囊括了南宋龍泉窯巔峰時期的龍泉青瓷代表器型,展現著龍泉青瓷宋代陶瓷燒造工藝的巔峰水平,反映著宋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文人氣質和審美情趣。通過直播,67萬網友觀看《天賜國寶:探訪全國最大的的宋瓷窖藏》,跟著鏡頭一起,瞭解800年窖藏之謎。

未解之謎 全國最大宋瓷窖藏來自哪裡?

1991年9月19日,四川遂寧市金魚村,發現了震驚中國田野考古學領域和古陶瓷界的神秘寶藏——南宋窖藏。經過搶救性發掘,當時出土的宋瓷大多保存良好,共出土器物1005件,其中瓷器985件,包括江西景德鎮影青瓷600件,碩大的梅瓶、精美的紋飾、如玉的質感,精美絕倫。這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全國最大、價值最高的宋瓷窖藏。

據瞭解,在金魚村發現的南宋窖藏,近乎囊括了南宋龍泉窯巔峰時期的龍泉青瓷代表器型,展現著龍泉青瓷宋代陶瓷燒造工藝的巔峰水平,反映著宋代文人士大夫特有的文人氣質和審美情趣。

遂寧宋代陶瓷的發現是考古界的重大事件,意義深遠。但是宋瓷來自哪裡?是誰將她遺留在了遂寧?關於宋瓷的來歷和主人,學界爭論很大。講解員賀粟說,針對這個問題,業界的專家已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有的說可能是運往官府使用,有的說是運到四川銷售,還有的說遂寧是古代絲綢之路經過的一個地方,瓷器從龍泉運到四川遂寧中轉,最終目的地是南亞。”賀粟說,但由於南宋末年宋元之戰的緣故,這批青瓷被就地掩埋,經過800餘年才被發現,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形成統一的結論。

在直播中,不少網友也留言,傳世之謎不需要答案,國寶面世後,能被珍藏保護起來,已是最大的幸運。

鎮館之寶亮相 67萬網友觀看直播

封面直播“云观展”走进四川宋瓷博物馆 67万网友围观国宝

南宋青釉荷葉型帶蓋瓷罐

青釉是宋代龍泉窯的代表作品,而梅子青釉,更是當時青釉瓷器的巔峰之作。

在當天的直播中,產於浙江龍泉窯的南宋青釉荷葉型帶蓋瓷罐,一進入畫面,就成為全網關注的焦點。這個瓷罐罐體通高31.5釐米,口徑23.5釐米,最大的腹圍93釐米,是現目前全國範圍之內唯一也是最大的一件南宋時期完整的荷葉型帶蓋瓷罐。

據瞭解,梅子青品種僅在南宋一朝燒造,存世極少,這件青釉荷葉蓋罐,恰是其中之一。不僅如此,它的問世,還改寫了中國的瓷器史。因為荷葉形的蓋罐,在此之前一直被認為是元代的產物。在“她”出現之前,文物界一直有著“宋瓷無大件”的說法,而這件蓋罐的發現,證明南宋時期的民窯早已開始出產這樣的瓷器。

此件器物由罐身和蓋子兩部分構成,罐身圓潤飽滿,蓋子邊緣起伏作荷葉狀,給人一種流動的韻律感。整件器物除唇部和圈足以外,通體內外施梅子青釉,釉層肥厚,潔淨瑩澤,釉面光潔平整,真正達到了中國陶瓷學千百年來追求的“千峰翠色,如冰似玉”的理想境界。

這件青釉荷葉蓋罐,不僅是四川宋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也被譽為中國瓷器中的三大國寶之一。

封面直播“云观展”走进四川宋瓷博物馆 67万网友围观国宝

青釉龍耳簋(guǐ)式瓷爐

除此之外,在當天的直播中,南宋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丞、青白釉三足蟾蜍形瓷水盂,青釉龍耳簋(guǐ)式瓷爐等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也在“雲觀展”直播中一一亮相,讓網友過足了眼癮。據統計,全網共計67萬人觀看了本次直播,一睹國寶風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