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做煤海“鋪路石”——同煤鐵路運營公司礦山

願做煤海“鋪路石”——同煤鐵路運營公司礦山

這片古韻悠悠的塞北大地上,活躍著一支線路工隊伍,幾代人的傳承講述著他們夜以繼日的殷殷守望,描畫著煤海通往大江南北的創建藍圖,確保了穿越煤海大動脈鐵路的暢通無阻—

在這支平均年齡五十歲的線路工隊伍裡,耿志兵是個“八零”後,也是隊伍裡唯一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每天除了和工友們那幾張熟臉碰面,大部分時間都在和笨重的工具與無聲的線路鋼軌打交道,把自己“修飾”成了現在的模樣。

黝黑的臉、稀疏的發、微駝的背,橘紅色的馬甲和迷彩服長時間包裹著耿志兵的全身,從著工裝幹活的樣子,已經找不出一點兒“書生氣”,現在的工作生活基本上都交給了鐵路線,1週歲的小兒子乾脆認不得他,7歲的大兒子在電話裡告訴他“奶奶說快想不起你的樣子啦”......

礦山鐵路坐落空曠的煤海深處,線路工常年野外作業,風吹日曬,環境艱苦,線路的正常行駛最怕雨季和凍害。朝夕、枯燥、單調,耿志兵每日往返工區與工地之間,常常是白天黑夜“連軸轉”。

日久天長的跪軌,耿志兵的膝蓋留下“紫青色”印痕,長年累月的蹲起,腰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勞損,特別是雙手著地時,稍不留神膝蓋和雙手被夏天高溫的、鋼軌或石渣灼傷,而冬天冰冷的鋼軌和地面,又讓膝蓋和雙手感受刺骨的寒冷。

剛來時,耿志兵在礦山鐵路專用線管理科工作,初到礦山鐵路現場,正趕上線路“集中修”工程施工。鐵路現場幾百人奮戰,那哨聲、機器聲、口號聲,特別是切割鋼軌時的火花四溢的絢爛,這場面震撼著他全身每一個細胞。站在鐵道旁,望著無限蜿蜒鐵路線,在藍天映襯中是那樣的美好,帶著內心升騰起由衷的愛戀,開始了他的“線路工”職業生涯。

從跟著五十七、八歲的師傅和工友們學習養路理論知識,到去現場學習擰一顆道釘、使用撬棍、扳手、道尺等等手工操作,找來有關書籍結合師傅和工友們的動作,學習掌握鋼軌的保持平直、縫隙間隔等工務技術技巧。

每天至少來現場三次以上,沒車的時候,身高180CM的耿志兵會跪在鋼軌上,把臉貼近鋼軌,順著軌道方向仔細地查看鋼軌平行。在作業現場反覆練習各種操作技能,查線路、擰螺栓、趴鋼軌、扛撬棍......直到樣樣上手。

成為了線路工,耿志兵沒有放鬆過自己學習,他不僅通過了全國計算機應用能力“四類”模塊、全國職稱外語英語理工B級、國家鐵路局組織的自輪運轉車輛(L3)類的考試,同時還獲得了礦山鐵路“安全先進個人”、“同力杯”模範個人榮譽稱號,2019年被同煤集團授予“優秀畢業生”。

在目前的“抗疫戰”中,耿志兵提前復崗,工區和線路成了他的“兩點一線”一邊嚴格遵守“抗疫”規定,一邊盡心履職的做好本職工作。從2月1日——9日 ,連續9天,白天上班,晚上值班,巡查線路保障安全,共計發現處理“岔心跟端裂紋、道岔爬行嚴重、接頭連續斷裂兩根砼枕”三起事故安全隱患。

耿志兵的工作筆記中,寫下“線路工七言詩”,顯現出他對線路工職業的熱愛——“上線路必著工裝,肩背袋子手握錘;走線低頭看仔細,彎腰跪軌眯縫眼;夾板路基磨耗軌,一個問題都別跑;發現隱患和事故,上報等點速搶修;白天黑夜定時巡,風吹雨打都不怕;只要線路火車跑,安全第一責任大;駐守工區舍小家,全力以赴保大家;我是煤海一滴水,融入企業做貢獻。”(網易山西 趙江芳 通訊員 王虹)

愿做煤海“铺路石”——同煤铁路运营公司矿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