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时扎到交感神经上引起心慌,出汗,浑身没劲有什么办法吗?

亮143484795


这种情况是比较明显的“晕针”现象,首先可以放心的是,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

晕针的原因,一般来说分为三种:

  1. 初次扎针。由于没经历过,会对针产生恐惧、紧张,这种情况下人体处于紧绷状态,经过针刺疼痛一刺激,就会产生晕针。

  2. 体质比较虚弱,不能耐受针对气血的调动。比如许多经期刚过的女性,没有和医生及时反馈就扎针,这时气血相对虚弱,一调动气就会使有些部位的气血供应不足,产生晕针。

  3. 瞑眩反应。有时扎上针后病人出现明显的晕针,针刺完毕回家后发现疾病很快就缓解,有的甚至晕针完了当场就能缓解,这就是瞑眩反应。是由于针刺打破了长久以来病态下的气血平衡,乍一回到正常平衡,身体不适应。这种原理类似于服药上的“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如果出现晕针,要把针拔出。尽量让病人平卧,宽松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寒冷环境下注意保暖。可以给患者喝点糖水,让患者静卧几分钟,一般都能完全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狂躁等表现,这就不是普通的晕针,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


酸枣仁的仁


这种情况,就是晕针。

正常的针刺,患者除在进针时稍有轻微的疼痛外,针刺局部或身体上可有酸、麻、重、胀或舒适的感觉,一般人都能接受。

而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甚至四肢发凉、出冷汗、血压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虚脱,就属于晕针。

晕针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一般认为晕针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一时性脑缺血、缺氧,这包括。初次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由于精神紧张,加上针刺时患者饥饿,或者大汗、大泻、大出血后体质虚弱,或情绪忧郁、紧张、压力大,或有晕针史,或诊室环境不好、闷热或寒冷,又采用了站立、坐姿的体位等条件均可引起晕针;对于医者来讲,大部分晕针事件是由医生的手法刺激量过大导致的,此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电针引起的迟发性晕针。

发生晕针时,要及时拔去患者身上的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通风和保暖,或给患者饮温开水,晕针现象一般持续3~5分钟即可缓解消失。

而对于症状较重的,出现晕厥的患者可指掐或针刺人中、中冲、内关、足三里或艾灸百会、关元、神阙等穴,必要时配合现代急救措施,很快就可恢复正常,且预后良好,不会有后遗症。

患者方面,如果有晕针的先兆时,也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节。部分患者会对金属针具过敏,有的会对电针过敏,也有针刺后出现过敏性皮疹,经对症治疗后过敏症状可以消失。


纯钧LHGR


针灸晕针急救法:发现病人晕针,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拔出,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温开水喝或喝红糖水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剌(人中穴,素髎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同时艾灸(百会穴,关元穴,气海穴)。





独走天涯16767126


这是晕针!晕针机理是脑部暂时贫血甚至失血。迅速起针,把病人放成睡觉状态,取掉枕头,使血流自然回流入脑。一般几分针症状消失,无后遗症。


用户79332323030


发现这种状况。一般在中医针灸方面叫做晕针。晕针的病人身体较弱。或者空腹。另针灸师手法刺激太重。发现这种情况应立即起针。一手放百汇穴。另一手放人中穴进了导引到脚底1分钟到2分钟即可。患者症状消失后。坐起喝一杯温开水就好了。


孙东曙


你这有可能是晕针的一种表现。马上拔针。

平躺休息,喝点儿糖水。

针灸之前一定要对患者详细询问是否晕针怕针。进针之后要注意观察,发现情况不好马上拔针。


纪弘福8642


拔针后症状还有吗?如果没有是正常。如果还有。一方面考虑晕针。另一方面考虑体虚。这些后续症状都是可以治疗的。首先喝点糖水。好好休息!再一个问题是想问一下抓了什么事。一般的四肢穴位应该反应不大。胸腹部则稍微重一点。


无为一生2


晕针。首先拔针,另针刺人中、合谷,若心慌未疏缓,可针刺内关。言语安抚病人情绪,慢饮温开水一杯,让其半躺观察。


南豆17


针那里能扎到交感神经?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神经节在脊椎横突前,很难扎到。你说的情况是晕针。


老邹祛痛


应该是晕针的表现,直接出针,平躺,喝温水,休息,都会缓解。如有不缓解的直接急刺人中,内关救急。从未听说晕针晕死人的不用太过于担心。其次,即使是扎到交感神经,引起心慌,也可以针刺内关调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