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軍棋基礎簡析

四國戰鬥,受到各方面因素作用,變化繁多。

按照戰鬥流程劃分,一盤棋可以分為佈陣、開局、中局、殘局四個階段。

按照獨立因素劃分,一盤棋又可以分為子力、配合、判斷、心理四個部分。

下面從兩個角度,各自解析以上兩組因素對全盤戰鬥的影響。

且行且珍惜

題目:四國軍棋基礎

⒈佈陣的選擇

過去,大家通常認為,四家佈陣完畢,選擇“出征”後,一盤棋才正式開始。但事實上,這個觀點已經落後,真正的戰鬥在佈陣階段就已經啟動。

網絡四國不斷髮展,各方面戰術日漸完善,“拿來主義”已經不再適合於陣型選擇。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在戰前籌備完善的陣,是棋手的最佳武器,使他事半功倍,可以應付大部分常見局面,對於少數意外情況,也能平穩應對。

相反,一個蹩腳的陣型會大大限制棋手的實力發揮。常見一些新手在網上四處“求陣”,一旦看見某個“名家用陣”,就趨之若鶩;而一旦使用此陣失敗,又一頭霧水,怨天尤人。殊不知,他們根本沒有理解這個陣的適用場合,也不懂得此陣各個子力的作戰任務以及各種針對性的走法。這樣一來,豈能不敗!

佈陣千變萬化,不同風格的棋手應該針對性地選擇,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通常說來,佈陣可以分成以下幾大類:

⑴.閃電攻擊型

早期的四國,以聯眾棋手張碩等人為代表,閃電流派紅極一時。閃電的集中概括就是“大開大合,猛烈集中”。其作戰特點是,開局就發動強攻,謀求短期內迅速拿下一家,形成二打一的局面,則可立於不敗之地。

下面是常見的一些閃電陣型。

620)this.style.width=620">

通常說來,閃電陣的主線(軍旗側)一般為防守線,以師炸(或旅炸、團炸)+三角雷(或直角雷)作為防守體系;而副線(非軍旗側)一般為進攻線,通常配備司令+軍長+師長+*或者等價的子力。合作雙方同時以重火力突擊,形成強大攻勢,令防守方疲於奔命,無法調動子力,進而入局成殺。

抗旗時,被滅一方往往還剩許多子力未能動用。因此閃電方仍然可以利用中小子的數量優勢和步數優勢,強行子力交換,最後利用工兵雙殺等手段,結束戰鬥。

由於當時戰術貧乏,聯手合擊的局面,通常難以破解。

然而2000年6月16日到17日,聯眾的第二次南北對決,改變了閃電“獨大一家”的局面。

當時對陣棋手為:

北方:天使*閃電?????+???亞北棋社-魔鬼浪子

南方:大本營洋娃娃??+???友情薩達姆

(也有說當時有多組棋手輪番上場,這裡不深究)

雙方進行10局大戰,最後南方棋手以明顯優勢獲得勝利。更重要的是,這次對局給四國注入了一股春風,那就是百家爭鳴,多種戰法的綜合使用。

事實上,“閃電”這種冒險戰法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在面對強力防禦以及有效支援時,也絕非不可戰勝。因此,謀定而後動的“試探進攻型”戰法,成為閃電棋手研究的新課題,也成為進攻型棋手相對穩妥的選擇。

⑵.試探攻擊型

試探進攻,顧名思義,不象閃電戰法那樣強悍霸道。它是先用中等子力(團、旅),配合司令或者*,探明外圍情況,摸清對手虛實,然後再從薄弱處下手。

下面是常見的一些試探進攻陣型。

620)this.style.width=620">

試探進攻,可以有效針對那些底氣不足的選手。例如,被攻者的司令被中小子撞擊,心虛而外出躲炸,這樣就和其餘子力失去了聯繫。而進攻者則明確了虛實,就能展開實質性突擊了。

總體上說,試探攻擊,遭遇的平均損失要小於閃電攻擊,即便第一次進攻失敗,挽回的餘地也比閃電戰要大的多。

然而這也有遭遇尷尬的時候——知道的人多了,剋制試探的走法也就應運而生。例如,你開局撞我司令?那好,我偏不動;你要炸了,也基本說明你撞了個師長。

於是一來二去,皮球又回到了進攻者手裡。粗心的棋手就反而覺得這不是司令,於是自己的師長甚至軍長再次撞了上去,結果自然是悲劇。

試探進攻相對於閃電進攻而言,引入了更多心理戰成分,它重在捕捉對手心理錯誤。對手如果因為膽怯而暴露弱點,他遭遇失敗就不遠了。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二

且行且珍惜

⑶.盤棋控制型

事實上,對局中,只要大部分主力不明,那麼進攻方的心理,往往比防守方更加緊張——都是暗烘烘的一片子,誰知道自己大子衝下去,會是什麼結果……

再聯想到閃電戰,它的重點在於,製造局部的二打一局面。

於是我們想,為何非得在進攻中才能形成分割包圍的局面呢?我不急著進攻,但是一開始就先爭取九宮(棋盤中間)的控制權,這樣行不行?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善於控制的棋手,會在開局階段出動子力,在九宮活動,形成威懾。進而分割兩家對手的聯繫。

這樣一來,對手就遭遇兩難選擇了:突圍吧?小子怕撞死,大子怕被吃,司令怕被炸;不突圍吧?就會和盟友失去聯繫,面對兩家進攻,就獨臂難支了。

盤棋控制的陣,一般是比較均衡的。當然,一些進攻陣型如果稍做調整,也可以轉化為不錯的盤棋控制陣型,例如:

620)this.style.width=620">

左中右三路實力分佈均衡,大子出動方便,可以及時展開兵力;而遭遇進攻時,也能有效對抗,不會損失過*R>

盤棋者要掌握的要點在於,準確判斷對手真假*和司令的動向,否則,己方主力未戰先怯,控制也就不存在了。

⑷.龜縮防守型/詭異奇兵型

除了以上三類棋手,比較流行的,就是“龜派”或者“詭異”作風了。對於這些棋手而言,“主力深藏”是家常便飯,可要是殺到他軍旗旁,他埋伏的奇兵冷不丁就會給你個“驚喜”。

而且,佈陣上,他們也常有詭異舉動:旗上兵、旗上炸、雷下令、假旗側重兵把守,而真旗子力虛弱……這些都是混淆對手判斷的手段,不一而足:

620)this.style.width=620">

由於此類棋手佈陣時,局部或者整體存在“反常規”特點,因此,經常難以和對家形成呼應。所以使用這類陣時,必須掌握偽裝子力的要點,以免陷入單打獨鬥的困境。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三

且行且珍惜

當然,如果繼續細分下去,我們還可以討論得更多。但無論如何,佈陣時還是有一些基本點,適用於全體棋手的,例如:

⑴.切忌使用偏陣——這裡說的偏陣,是指某一側既沒有大子,也沒有*的陣。道理很明顯:弱側如果都是小子,對手吃下來,你無法對抗;而且,更無法判斷對手子力大小。

所以有人說,寧可開局死個師長來探明司令,也不願意白白損失3個小子。

或者可以這麼講,即使是弱側,也至少要能抵擋對手一個師長的衝鋒——團炸、旅炸組合就有這樣的意圖;再退一步講,弱側開頭放個師長,哪怕不跟*,也比放一排小子要好。因為你師長可以主動出擊,去探明司令軍長。

⑵.相同子力盡量避免重疊——除非你打算開局強攻,或者準備防守,讓對手連續撞死子力,

否則,佈陣時最好做到大小子交錯排列。其中小子用來緩衝,減少連續損失大子的可能。

另一種情況就是,避免連續擺放小子,尤其是在一線中間的位置。經常有棋手放棄一線中間的防禦,結果被對手一個團旅吃得暈頭轉向,狼狽不堪。

⑶.充分利用地雷——有些棋手忽視地雷的防守能力,把三個地雷全部放在最後一排,理由是“影響己方子力調度”,但是事實上,雷陣更多地是阻礙了對手的子力調度。何況,你一旦放棄使用地雷,你就不得不調動主力來守旗,直接影響了你的前線作戰力量。

當然,還有很多要點,大家可以通過覆盤,總結一些常見的佈陣習慣以及漏洞,並在自身佈陣中進行繼承或者修改。

作好了戰前準備,你就多了一部分優勢,那麼接下來就應該進入正式戰鬥了。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四

且行且珍惜

⒉開局走法

開局作戰,主要目的在於探明對手,瞭解他們大致部署,尤其是獲取大子和炸等主力的信息。

除去閃電強攻的戰法,開局作戰任務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⑴.清除對手小子

開局階段,在外活動的子力,一般是兩極分化的——要麼就是司令,要麼是小於等於團長的子力。因此,出動師長旅長,清掃對手子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時自身也可以偽裝成司令,迷惑對手。?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用司令去冒險,清掃對手第一排的小子工兵,或者針對那些假炸下手。當然這是建立在準確判斷上的,否則吃個團旅被炸,就不值得了。

清除對手小子以及工兵,為的是讓對手大子失去“衛隊”,無從藏身;在建立子力數量優勢後,也能讓自己的工兵炸安全出動,威脅對手主力。

另外,我們自己就要避免無謂犧牲——開局階段,不要隨便用小子探路。

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想法,那就是“我開局不派出幾個子到外面,就很沒面子,很沒水準”,殊不知,你連排亂撞,反而給對家更大的壓力,而對手則可以將計就計,包裝出好幾個假司令,到時候吃虧的只能是你自己。這樣白送小子,甚至不如直接派司令到外面開吃。

⑵.打明對手司令

由於司令陣亡會導致軍旗暴露,因此,當開局階段,有人被打明司令,或者損失司令後,這家就有更有可能遭遇進攻。

如果打明瞭對手司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避實擊虛,進攻對手司令無法照看的地帶,從而逐步挽回損失——或許你一開始損失了一個師長,但是在別的地方吃回了更多數量的中小子,就仍然可以繼續周旋。

如果對掉了對手司令,先觀察對手司令和軍旗是否在同一邊。

如果是的話,對手通常在軍旗這邊還有師長或軍長配合*,作為第二道防線,我方突擊時,可以直接用炸開路,或者用軍長作為前鋒,這樣比較穩妥。

如果不是的話,觀察對手是否有進攻動作。如果對手不動,可以初步判定,對手其餘主力在軍旗這邊,當然,也有可能是:對手底線藏有大子。

如果對手繼續進攻,且確定他進攻的是大子,那麼他軍旗這邊防守力量不會太大,通常可以按照“師長+旅長+炸”的實力估算。

⑶.打明對手軍長、師長以及*的位置

通常說來,軍長、師長和炸是緊密聯繫的,確認了對手大子以後,也就可以間接推斷炸位置。這對於自己司令的行動,有莫大幫助。

判斷出對手大子炸位置後,或者直接炸開路,或者真假司令並用,引對手上當,或者繞開防線,殺別的地方,不一而足。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反常規才行。師軍不跟炸,而被活捉的案例,還是數不勝數的——通常,一個炸正常使用,另一個冒險出擊,是可以考慮的。

⑷.切斷對手聯繫、奪取控制權

前三個都涉及到具體子力的得失,而這一點相對抽象,但同樣重要。

開局階段,雙方主要戰場,是棋盤**的九宮地帶,因此,合作雙方可以考慮出一個司令,外加一到兩個中小子,互相保護,佔據中間。

一旦阻擊了對手初期的突破,順利切斷對手聯繫,我方就可以追加**,如師長炸直接封一線等等。

這樣一來,我方就可能在局部形成優勢兵力,製造二打一的局面。而對手主動突破,勢必要付出同等代價,那麼我方就可以守株待兔,針鋒相對,甚至擴大優勢。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五

且行且珍惜

⒊中局走法

棋局進入中局階段,通常是以下幾種情況之一:

⑴.某家司令陣亡

⑵.至少有一家的某條鐵道線被打穿

⑶.一家連續損失兩個或者更多主力

⑷.一方兩家棋手成功切斷了另兩家對手的聯繫

接下來,無論優勢還是劣勢,合作的兩家都應該多實現以下幾點:

⑴.戰鬥時儘量同時進攻一家,製造雙先手

例如,你和你對家,各用一個師長,對掉同一個對手的兩個師長,那麼那家對手處境就更加困難,因為子力出現了斷檔。而他對家為了解除這種危險狀態,不得不分心照顧這家,於是,你們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可以讓對手顧此失彼。

相對的,任何一家都要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打法,避免兩線作戰。否則,對家很快會面臨一打二的困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和對家各自走出一步棋,都是威脅同一家的,比如:

a)一抓二:我方一個子走到某個位置的時候剛好同時威脅敵方兩個子,使敵方下一步無論怎麼走都有一個子無法擺脫威脅(被吃、被炸等),例如,對手司令軍長在同一線上,而且周圍沒有小子保護,那麼我方出炸,可以確保炸掉其中一個;?

b)二抓一:我方(自己和搭檔兩家)各有一個子同時威脅某一敵方同一個子,使敵方子下一步無論怎麼走都無法擺脫威脅(被吃、被炸等),常見的有“雙炸十字交叉法,炸敵司令”;?

c)二抓二:我方(自己和搭檔兩家)各有一個子同時威脅某一敵方兩個不同的子,使敵方子下一步無論怎麼走都必有一子無法擺脫威脅,常見的有“飛雙工兵”、“一家司令追敵軍長、另一家炸追(同一)敵司令”、“一家工兵飛敵雷,另一家威脅敵大子”。?

⑵.互相支援,互相聯繫

例如,對家缺乏師旅或者炸等中堅力量,而我方大子較多,那麼我方應該運兵到對家,協助對家構築防線。

更多時候,這體現在控盤或者混戰局面中。

單靠一家控局,顯然很困難。但是兩家協作,一家擋,一家殺,司令和小子共同擋住一側支援,壓制另一側,這就相對輕鬆了。

單靠一家進攻,來來回回拉鋸戰,效率很低。但是合作雙方輪流進攻,讓對手應接不暇;或者雙管齊下,讓對手顧此失彼,這樣就非常穩健了。?

⑶.騷擾

對手要進攻,你就絕對不能讓他們好受。

你可以搶佔行營,讓對手忙於應對,不得安寧;

你可以派出中級子力,殺對手中路,清除工兵;

你可以炸開道,炸出一條血路,儘快和對家取得聯繫;

你也可以用司令等大子突圍,吸引對手注意力,讓他們無法專心進攻對家。

對手要防守,你就可以佈置疑兵,讓對手坐立不安。無論是假司令,假炸,還是假工兵,都有可能讓對手判斷出錯,而你要做的,就是重拳打擊他的軟肋。

⑷.?“不對稱戰爭”——東邊不亮西邊*R>

愛好軍事科技的棋友們大都知道“不對稱戰爭”這個名詞,實際上它也適用於其他領域,當然也包括四國。

四國的“不對稱”特點是絕對的:司令吃了軍長,但同時暴露了自身;師長撞了司令,但是由此明確了對手主力;即便是炸被工兵飛,那至少還可以安慰自己:對手少了一個破雷的工具。?

有戰鬥就會有損失,有損失就需要挽回。方法各種各樣,但切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比如,師長撞了司令,就鑽牛角尖,不炸對手司令不罷休,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揚長避短,避實擊虛,這才是靈活的做法。

⒋殘局走法

殘局攻擊是很重要的,因為勝負在此一舉。由於棋盤上的棋子數量大大減少,經過前一段的搏殺,棋力高的棋手基本上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出雙方實力對比和子力分佈,而棋力低的可能還判斷不清或準確性差很多,一明一瞎,只要不是實力差的太懸殊,棋力高的選手獲勝概率要大很多。而掌握防禦和攻擊的基本要領,合理安排攻擊梯隊,對於最終的奪旗必然有深遠影響。

⑴.?基本要領

優勢時,要有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的能力。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就象足球比賽中的臨門一腳,光圍著對方打,進不了門是沒用的。

簡化局勢,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由於劣勢方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搞亂盤面,渾水摸魚,亂而取之,反敗為勝。因此,作為優勢方,我們應該不給對手這種機會,局勢越簡化,盤上的子越少,我們的優勢即使不擴大,其相對重要性卻大了許多。

例如:開局階段,司令換取對手師長炸,大部分情況是虧損的,因為開局階段,司令帶來的威懾力,可以給你帶來更多利益,損失司令,往往就會遭受壓制。

而殘局階段,雙方主力大大減少,這個時候,為了打破平衡局面,我方可以用多出來的司令,換取對手師長*或者軍長*,自己子力數量優勢就能增加,並且製造梯隊效應,一級壓一級,最終奪取勝利。

劣勢時,如果對方棋力比你差,可搞亂局勢,趁對手判斷不準時多佔便宜,扭轉局勢;如棋力沒有太大區別,則一方面要堅忍,耐心等待對手出錯,另一方面適當採取心理戰戰術。

另外,如果對手因為疏忽,旗側露出空擋,我方也應該抓緊機會,爭取冷箭突襲,達到翻盤的目的。例如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在搏殺時,提高一些準確率:

a.對手軍旗側角放了司令軍長或者炸,那麼軍旗上一般以活子居多。

b.對手五線中間放了司令軍長或者*,那麼軍旗上一般是中小子。

c.對手副線角上是雷,那麼軍旗上是地雷的概率會下降。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六

且行且珍惜

⑵.?幾種常見雷區的防禦思路分析

????a.三角雷或v型雷(“旗上雷”體系)

620)this.style.width=620">

????三角雷在做好充分部署後,一般會形成上圖中的防禦體系。其中紅**域為防禦重點(下同)。

????原因在於:三角雷的兩個角子不能輕易損失,否則就會露出空隙,被兵飛後,就得重新調動兵力,造成一段時間的混亂。

????b.直角雷(“角雷”體系)

620)this.style.width=620">

????直角雷在做好充分部署後,一般會形成上圖中的防禦體系。

????原因在於:直角雷的下營不能輕易失守,否則就會被兵飛角,很容易掛掉。

????c.分邊雷(“副線疊雷”體系)

620)this.style.width=620">

????分邊雷在做好充分部署後,一般會形成上圖中的防禦體系。

????原因在於:副線的下營不能輕易失守,否則防線就會從側面被突破。

????d.窩心雷(“五線**雷”體系)

620)this.style.width=620">

????窩心雷在做好充分部署後,一般會形成上圖中的防禦體系。

????原因在於:窩心雷可以有效減緩對手從側面突擊的速度,則可以把更多實力放在正面作戰。另外注意:軍旗附近要留出週轉空間,下營一定不能丟,否則很有可能被牽制!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七

且行且珍惜

⑶.進攻思路分析

????進攻手段主要有以下幾點:

????1.卡位(如佔營、封堵副線以及封堵一線中路)

????2.**/雙下

????3.一飛一抓

4.一下一卡

以上四點的具體體現,可以參考下面三個圖中,紅綠兩家的做法。

????注意落步原理,以保持進攻趨勢,否則很有可能自相阻擋,反而使對手得到調整的時間!

????示例1(順時針角度,行棋順序:紅——綠——藍——紅……下同):

620)this.style.width=620">

????假定藍角已經飛過,紅方師長進攻(如果是工兵飛雷,可類比參考):

????若撞死,綠炸可緊跟爆破;

????若吃子,可撤回;

????若對子,綠家繼續進攻,參考例2。

????若對手下營爆破,則可順勢佔據下營。

示例2:

620)this.style.width=620">

????紅方*下底:

????若對手不理會,則直接炸底,隨後司令配合小子強攻,迫使對手露出**空間,我方可以完成攻擊。

????若對手下營撞炸,則可順勢佔據下營。

????若對手旗上子撞炸,請參考例3。

????示例3:

620)this.style.width=620">

????紅兵飛,綠炸跟下:

????若對手下營吃兵,則先佔底營,隨後司令完成攻擊。

????若對手五線**吃兵,則*炸底,下同例2。

????很多棋手在稍微優勢的情況下,準備發動總攻時,往往有一家或者兩家忽略了封堵和佔營之類的輔助工作,主力也沒有集結完畢,結果進攻拖泥帶水,反而被對手趁機翻盤,實在可惜。要知道,對手活動空間就這麼點,**部隊時,對手不可能有更多的變化。

另外,殘局進攻時,除非絕對優勢,否則還是按照“最大化威脅”的思想,處理局面——你可以這麼問自己:對手剩餘的最大實力可能有多少?如果可能殘留的主力都在軍旗附近,而且全部到位,這樣的情況下,我方應該如何進攻或者防守?

只有這樣嚴密思考,才能避免節外生枝。常見有對家沒有算清對手軍長師長的存在性,明明有軍長卻派出師旅下底,結果被活捉。這樣是很要不得的!

????所以說,殘局進攻/防禦是很考驗棋手的。因為此時子力大多已明,如何減少對手未明子力的威脅,以完成進攻/防禦,這就需要穩妥行事,畢竟,衝動是魔鬼…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八

且行且珍惜

題目:四國軍棋基礎

620)this.style.width=620">

除了按照分為佈陣、開局、中局、殘局四個階段分析,我們還可以從子力、配合、判斷、心理四個部分入手。

⒌子力

????四國戰鬥,除了軍旗無法動彈之外,其餘24子都有其職責,分類介紹如下:

司令、軍長、師長

主力部隊在手,心中安然無憂,如同定心丸。

司令、軍長和雙師長,每一個都是全軍的精神支柱,他們的表現,直接影響全局士氣,決定了大部分的成敗。

司令作為全軍統帥,殺傷力最強,威懾力巨大,因此不宜深藏;但司令陣亡將導致亮旗,因此其出擊受到一定限制。佈陣時,司令強調機動能力,常部署在前三線的陣地;使用時,除閃電戰之外,司令總體上應低調出動,並伺機給對手主力部隊沉重打擊。

軍長作為第二大子,殺傷力同樣可觀;並且,當司令尚在時,其身份更加隱蔽,可同時擔任司令和師長的替補。佈陣時同樣強調機動能力,但相對司令而言,要靠後一些,三線和五線是軍長經常出現的地方,部分閃電棋手則用軍長打頭陣。

雙師長是四國作戰的衝鋒主力,即便損失一個,仍然有另一個作替補。

在四國發展的初期,用師長開路,經常被看作冒險的舉動;但是隨著聯手戰術的不斷髮展,在師長撞擊司令軍長後,進攻方仍然可以採取多種手段,挽回損失。另外,用師長偽裝司令的戰術也已經完善,甚至有取代團旅試探的趨勢。

另外,高級子力的交戰以及得失,經常主導戰局的發展。下面列舉一些常見情況(適用於開局階段,以及中局的早期),也是大家經常討論研究的:?

ⅰ.?司令換取對手師長+0或者軍長+0?

通常說來,我方司令換取對手師長+0,我方略虧;換取對手軍長+0,基本持平。?

進一步的說,如果我方司令換取一家的師長+37+炸,也是基本持平。要是能夠換取某對手的雙師長(甚至更大子力)和一炸,那麼這家也就廢了一半。?

什麼?你不知道對手損失情況?沒關係,你先防守一下,然後觀察這個對手和你對家交戰的態勢。只要仔細分析,就不難發現對手“外強中乾”的境地。

一般說來,損失兩個師長後,對手想裝司令就沒這麼容易了,而主動進攻的次數也會下降。

另外,我想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司令一陣猛砍,然後被炸,隨後對手反擊,卻屢屢碰壁,你的師長,甚至37團長,都能阻擋對手前進,進而發動二次反擊,拿下對手。?

或者大家還遭遇過這樣的情況:我方司令被炸、軍長陣亡,接下來*又消耗完畢,自己有師長卻膽戰心驚,害怕對手軍長,結果等了半天,對手卻不來主動進攻。一直到對手完蛋,也沒發現對手軍長行蹤。回頭一看覆盤,好傢伙,對手軍長早就被你司令啃掉了……?

上面這些情況,都是對手缺乏高級子力的表現,耐心一些,不要被損失司令的事實嚇倒,你會發現,仍然有很多機會等著你。? ?

ⅱ.?軍長換取對手師長+0?

對於用軍長進攻的人而言,軍長既然已經換取了對手師長+0,那麼應該抓緊時間突破這條防線,如果能夠再吃對手2到3箇中小子,甚至完全擊潰對手一條防線,那麼這個軍長的損失也值得。?

另外,既然沒了軍長,那麼你的司令最好保護起來,不然等司令也損失後,被壓制的就是你了。?

對於消耗師長+0的那方而言,要做的是防範對手第二*擊。用司令防守自然最保險,但是暴露司令後,帶來的副作用也不少,因此需要謹慎。?

同時,他的對家應該出師長支援,可以對虧損軍長的那家進行反攻,無論是師長撞了司令,師長對掉,還是破掉一炸,都是值得的。這其中的原理大家應該都明白。?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九

且行且珍惜

ⅲ.?我方犧牲師長,探明對手子力?

師長+0換取對手司令的情況,上面已經提到過了,這裡說下師長撞了司令軍長後的應對。?

用一個師長去探對手司令軍長,非常普遍。?

但是具體誰去探,探到司令軍長以後,又該怎麼辦,這就要認真思索一下。?

如果只用一個師長探路,那麼要避免在另外一家身上無謂消耗子力。?

用兩個師長探路時,更加要注意一點:一般情況,都是兩家各出一個師長,試探同一家,否則就會造成合作雙方實力的不均等。? ?

ⅳ.?小結?

高級子力吃低一級子力被炸,非常普遍。?

進攻方的目的在於:破除對手的第一道防線後,只要對手這邊沒有司令等主力壓陣,那麼後續部隊就可以一路推進,犧牲子力,贏得攻擊的時間。?

另外,即使進攻不成,也可以利用子力交換時賺取的數量優勢,和對手周旋,形成多打一的局面。?

防守方的要點在於:避免中小子的無謂損失,而多利用令子,加強防守力量。只要頂住攻擊,那麼,手裡多出來的大子就是反擊的本錢。

炸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下面作一些形象的說明:

????炸使用方法1:爆破彈。

????大子被吃了,然後爆破。這是基本用途,注重“殺傷效果”。當然代價往往是付出了37或以上的子力,以炸掉司令。如果要進行空炸,則需要加上判斷技巧。

????炸使用方法2:穿甲彈。

????和上面的“爆破彈”不同。因為穿甲彈主要在於“貫穿防禦”的威力。

????實戰中,當對手匆忙出子,保護軍旗時,只要後續攻擊手段存在,那麼可以炸開路,隨後工兵大子跟上,讓對手措手不及。閃電戰中的空炸,有相當一部分是為了打通**而進行的。

????炸使用方法3:燃燒彈。

????燃燒彈主要是大面積進行殺傷,那麼在四國裡面應該怎麼體現呢?顯然需要其他子力配合。比如我方*追敵人司令,對家軍長趁機砍殺,以此達到“擴大戰火”的目的。

????炸使用方法4:照明彈。

????這種使用方法,相對於前面三種而言,直接殺傷效果不大。大家也知道,照明彈本身沒有什麼殺傷效果,但是能夠照亮戰場,引導後續攻擊。

????那麼四國裡怎麼“照明”呢?一般說來,如果你炸悄悄出擊後,沒有炸到大子,但是隨後你又準確判斷出對手真實主力分佈,那麼,你的炸就起到“打明棋形”的作用,只要主力尚存,就可以相應使用對策了。

????炸使用方法5:鑽地彈。

????美軍的鑽地彈大家都聽說過吧。四國裡的“鑽地彈”,可以指那些潛入對手家中的炸。因為它需要等對手主力回撤時,再突然爆炸。這就發揮了“隱身彈”的作用。

????炸使用方法6:誘餌彈。

????真假炸,聯合出擊。真真假假,令敵迷茫。也可用兵彈組合,注重“隱真示假”。

????炸使用方法7:集束彈。

????雙炸聯合使用。“二重攻勢”,當然常規情況下難炸雙司令。炸到司令+師長以上就不錯了。

????炸使用方法8:雷+彈。

????所謂“雷彈”,軍事上是指那些可以主動制導、攻擊對手的地雷。在四國中,就是指那些位於雷區的*,它們同樣是比較“陰險”的,“冷箭突發”,克敵制勝。

????炸使用方法9:子母彈。

????子母彈,大炸裡還有小炸。炸隱藏在司令等子後,當敵忙於對付你司令時,炸可以“混水摸魚”。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十

且行且珍惜

旅長、團長

一局棋的戰鬥有長有短,暫且不談閃電攻擊或烏龜戰術,旗鼓相當的情況下,一般說來,優劣往往是在拼到中級子力時,才分出來的。高手對決,依靠多出來的一個37或者團長而取勝,也非常普遍。?

中級子力以37和團長為主。開局階段他們並不顯眼,但是到了後期,他們就相當於開局階段的軍長師長。因此用好37團長也很重要,下面談談幾種主流使用思路。

620)this.style.width=620">

620)this.style.width=620">

1.突擊助攻?

例1:

師長+37(團長)+0、軍長+37(團長)+0是常見的突擊組合。?

師長或軍長用於清掃對手第一道防線,一旦對掉或者被炸,37(團長)則跟進攻擊以清除小子,或引誘對手司令反擊,進而炸之。?

如果師長撞死,37(團長)則可以進營,偽裝假炸;或見機行事,冒充司令。?

優點:如果對手被攻擊一側只有師長+0為主力,那麼37(團長)在第二波突擊中,往往可以清除不少小子,使得我方有效探知對手部署情況。?

缺點:師長37都陣亡後(尤其是對掉的情況下),本方附近的炸容易被懷疑,威懾力大大下降(但跟炸與否,也非絕對的事情,重在“詭詐”)。?

忌諱:初級棋手在師長撞死後,急於炸對手司令,用37繼續衝鋒,通常也難免再度撞死,這往往使得對手猜測出師長+團長(37)+0的組合,結果自然是炸被飛!?

例2:?

開局,團長(37)突前一步,隨後主力可以發動進攻。團長本身也可以偽裝大子,或者阻擋另一家的支援。?

優點:短期內可以阻隔另一家的騷擾,專心攻擊一家。?

缺點:這個攔路子被啃掉後,難以判斷對手是司令出擊,還是師長軍長偽裝司令。直接影響攻擊連續性。所以需要對家協助,通常是形成二重封鎖,使對手有所顧忌,從而保證十字路口的控制權。?

忌諱:佔道的團長(37)被吃後,其餘子力畏縮不前,擔心司令被炸或者炸被撞,結果丟失控制權。還不如一開始就別出擊。?

2.防禦替補?

例3:

37放在師長後面,作為替補。當師長對掉後,37繼續守護陣地。?

優點:防止對手中小子撞炸或者騷擾。?

缺點:可以參考“突擊助攻——思路甲”這一段,有暴露炸位置的風險。?

忌諱:師長對掉後,沒有穩固防線,就匆忙用37撞炸。往往是對手炸沒了,但你炸也失去了輔佐的子力,成了擺設。?

例4:

37位於兵位,防禦任務基本不變。

優點:37更加隱蔽,對手在小子撞死後,容易出現判斷錯誤。這使得我方37有更大的可能偽裝成司令。另外,對手司令即使偽裝小子橫吃一線,也無法得逞,難逃被炸的命運。?

缺點:對手從中路殺進來時,37未必敢反擊。所以中路空缺時,如有對手想從中間滲透,37一定要先行佔據防禦要點,把選擇題踢給對手來做。?

忌諱:一線排頭放小子,而周圍又沒有直接策應的大子,例如:?

620)this.style.width=620"> ?

弊端:小子被吃後,37一般是不敢反吃的,這樣就導致交通被切斷。?

3.偽裝大子?

通常說來,常見的一些小子位置,例如一線兵位或者四線那裡,如果出現了一個團長以上的子,往往會吸引對手注意力——這當然是在我方主力不明的情況下而言的。?

另外,在我方實力消耗嚴重,對手以為我方難以堅持時,37往往是支撐局面的重要子力,至少能幫助我方周旋一段時間。?

例如,我方遭遇進攻,師長37連續對掉後,對手多半以為團長衝鋒已經足夠了。這個時候,無論你對家出一個37,還是你自己調動另一個37出戰,都會讓對手“猛然一驚”,“想當然”地認定這個是師長軍長甚至司令,無論對手接下來是出真假炸威脅,出司令謀求“對子”,還是撤退防守,我方都基本達到了目的。?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十一

且行且珍惜

4.封鎖要道?

佔領要道,為己方進攻或撤退作保障——聲明一下,這裡的“要道”,一般指九宮的控制點。如果是直接佔領對手一線,進行封鎖,那另當別論。?

相對於小子而言,37團長有一定實力,又不會象司令軍長師長那樣有很大顧忌,總體上講,封鎖要道的任務交給它們,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這需要其餘子力配合,讓對手瞻前顧後,不敢冒進。?

工兵?

工兵作用很多,除了最基本的飛雷之外,還可以用於飛炸、飛擋、飛兌以及裝大子偷襲等。

工兵強調出擊的機動性。三個兵裡面,一般要保證一兵在線,另兩兵在兩步之內也能起飛。

工兵飛雷時要注意一點:如果自己沒有做好最後一擊的準備,就不要輕易出動。有的時候,不飛雷,對手防守難度反而大,例如對手三角雷,但是子力稀缺的情況。

另外,殘局階段最好保留一兵,防止無法破雷的情況。

工兵飛炸,如不是萬分緊急時刻,一般不用。一旦飛錯,損失不小。

工兵飛擋、飛兌,通常也是在緊急時刻的保命絕招,飛擋比飛炸的實用範圍更廣,而且,對手不得不主動浪費一步吃兵,這就比兵飛錯炸的情況好的多。至於飛兌,通常是劣勢下求和護雷的手段。

工兵裝大子,常見於邊路兵的偷襲,因為位於三線四線,對手疏於防範,經常有下底得手的機會。

另外,經常看見有人使用師+兵+彈的組合,用工兵偽裝炸,事實上收益不大,穩妥的對手,更多時候是選擇擋炸,而不是撞炸;另外,一旦工兵被小子吃掉,對手會很自然的懷疑你是師+兵+彈的組合,則炸難有出頭之日了。

地雷

對於雷型的判斷:四國軍棋戰術日新月異,已經有許多人懂得雷區的佈防和運用以及偽裝,因此判斷雷型需要慎重。但判斷雷型的基礎理論還是存在的,覺得判斷雷位的關鍵仍然圍繞在其陣形、子力配置為核心。

常見雷型有三角雷、v型雷、直角雷、一字雷及其變形,還有各種分邊雷等等,如:

620)this.style.width=620">

舉些簡單的判斷技巧:?

(?1?)我方明炸追對手司令,但是對手角上子力卻不來撞擊,有可能為雷;?

(?2?)對手四線是炸或者司令軍長,那麼隨後五線子力不太可能是地雷;?

(?3?)五線軍旗側角主動出擊,棋上一般不是雷;?

(?4?)閃電戰棋手,用三角雷或者直角雷的概率大;?

(?5?)五線角司令、角軍、角炸者,軍旗上一般都是活子;

(?6?)五線中間是大子或炸,那麼棋上一般是活子;?

(?7?)?強攻線這一側,五線角上雷很少;?

(?8?)?對手棋上是雷,卻還故意暴露出來,給你們**“機會”,說明底角不為雷;

題目:四國軍棋基礎

營長、連長、排長

金字塔的最底層。過橋的墊腳石。數量最多,最不顯眼,但是絕不能忽視他們作用!

作用:

1.試探炸:師旅對掉,順手試探後面的炸;

2.**攔截:在司令等子的配合下,佔領要道,阻擋對手兵力;或者掩護自己大子;

3.偽裝大子:如果營連排碰巧吃了對手工兵小子,那就順勢撤回來,反正對手摸不清虛實,你也正好拿來“充門面”;?

4.佔據行營:無論是防守自己的行營,還是佔領對手的行營,用小子是最不浪費的!

5.防守雷區:五線角上放個連排剛好,反正就是為了吃個兵;不然,放了團旅,多半被對手啃掉。

6.製造假雷:大本營裡放個營連,如果對手用排長探假旗,就可能判斷錯誤,接下來,你的地雷陣就準備豐收了……

忌諱:

1.前線放太多的小子——這是致命的:所謂“八弱堆前,十戰九輸”(2個營+3個連+3個排,加起來正好8個……)

2.小子亂撞,撞死了也不知道對手大小,反而誤導對家。

⒍配合

事實上,前面“中局戰法”這一節已經涉及到了“配合”的思想,這裡再提一些要點:

1.?不急於幫忙

這好像與“配合”相違背了吧?其實不然。

例如,開局階段,對家發動進攻,急躁的人可能就派個子去十字路口掩護了。

但是,你知道對家的真實想法麼?也許他只是想試探一下,見好就收。你這麼一擋,他又得擔心你這個子的安危了。如果你派出去的子被吃了,那你對家就更不知所措了。

又例如,開局對家遭遇進攻,你匆忙拿司令去吃,結果對掉。可沒準你對家正在暴跳如雷呢——“我炸都準備開火了,你還來對司令?!”

通常說來,只要不是對家遭遇兩面夾攻,那麼,在對手沒有突破到對家第三排陣地時,你大可觀望一下,或者從側翼騷擾對手。

你對家如果佈陣合理,自然會自己解決麻煩;否則……不會佈陣的對家,也就沒什麼指望了,自求多福吧……

2.?不要互相暴露子力

這問題在雙明裡更加常見,例如:對家第一排子力對掉,你就匆忙派子,掩護他二線炸;或者對家司令吃了個子,你就慌忙用兵飛炸,結果暴露司令位置……

其實只要對家自己有時間解決,就可以先不管。除非對家遭遇兩難情況,比如司令被追擊,同時炸椰油可能被撞,那你是應該去解救。否則,還是忍耐一下,不然就有可能幫了“倒忙”。

3.?和對家保持實力均衡

四國,二對二的遊戲,個人主義是行不通的。舉個簡單例子:

第一種情況,你和對家各用一個師長進攻同一家,雖然都撞死了,但是你們明確了一家的司令軍長,同時,你們各自還有一個師長可以戰鬥;

第二種情況,你獨自出擊,結果雙師長撞了同一家的司令軍長,這個時候,你的子力就出現“斷檔”情況,你對家不得不分兵掩護你;

這兩種情況,顯然是第一種相對有利。第二種情況裡面,你一個人殺的猛,卻把自己實力拼光,留下對家一打二,凶多吉少。

又比如,你對家遭遇兩家強攻。你對家首先炸掉一家的司令,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應該設法對掉另一個對手的司令。這樣一來,你對家司令最大,對手會忌憚其威懾力,不敢冒進;而你對了一個司令,其餘子力完好無損,也可以繼續戰鬥。

相反,如果你沒有解決另一個司令,那麼,有兩種可能:對家司令被對掉,實力繼續下降,或者他司令根本無法救援,結果都是被挖旗。這是你不希望看到的。

其實很多時候,戰局都是因為某一家實力率先消耗完畢,才發生急劇轉變的。所以說,和對家保持實力均衡,可以有效降低被各個擊破的可能。另外,互相運兵支援,也是一種動態平衡的手段。

四國軍棋基礎(圖文並茂)十二

且行且珍惜

⒎判斷

判斷的對象可以分成以下三大類:

1.?判斷特定子力:真假司令、真假大子、真假炸、真假地雷;

2.?整體配置和子力計算;?

3.?判斷行棋意圖;

a)?判斷特定子力:對於敵人單個棋子大小,基於子力特徵進行的判斷。?

比如:開局,對手一路子離開一路,團長封對手一路,後面跟著炸,對手回吃團長進入死格式,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不是司令。?

手筋:?

1.你可以把後面的炸立起來,讓他自己撞炸,打亂對手的計算。?

2.開局團長抬頭,對手一路子吃掉;繼續2路炸封對手一線,他躲你3路假炸,而離開這一路;這時可以判斷它是司令,炸暗炸之。??

b)配置判斷:依據已掌握的對手子力位置而對對手的基本配置進行大致判斷。屬於中級判斷,需要對格式掌握清楚和有良好的記憶力。?

比如:敵人一側大子排隊閃你,那麼這一側立腳不會是地雷,而軍棋附近可能是直角雷或者三角雷;?

角司令左右一般少有地雷;?

2路師長附近的炸位置(中營、上營、下營、3?4?5路以及肋部)。?????

c)意圖判斷:根據對軍棋的理解,在熟悉子力特徵(見第一式)的基礎上,憑藉對手棋子的走位和出現時機,我們可以對他的子力作出意圖判斷。屬於高級判斷,具有這種判斷的棋手一般在四暗裡面是高手了。

比如:某對手軍旗側岌岌可險,這時,他對家突然從兵位或者後排出一個子,匆忙來到我方進攻路(沒有炸),基本上可以預判這是他的令子;?

對手明司令到你旗側,那他對家調過來準備進攻的子一般也是大子。?

手筋:?

1.用炸繼續阻擋他的援救**;

2.緩炸進攻棋子,等他自己撞炸,而自己*後面的大子進營,防止損失;

3.直接空炸。

題目:四國軍棋基礎

⒏心理

四國詭道,嚇、騙俱行。嚇者,小而扮大,行趕逼之能事,明修棧道;騙者,有反示無,演狼狽之宭態,暗渡陳倉。嚇、騙之要者,度。度中欺敵,度失欺己。善嚇者,網開一面,不犯魚死網破之難;善騙者,假痴不癲,可行無中生有之變。“四國多嚇大之官,軍棋無不騙之局”,此言嚇、騙之多見,又警嚇、騙之難成。可有通神者乎?氣壯兮斧驚班公,魂失兮湯迷孟婆。?

——儀琳?喀絲麗?《軍棋格調》

?

談到心理,就不能不說用詐,用詐有時是必要的迷惑手段,可以爭取時機創造條件,但是它畢竟不能真正給對手造成有效打擊,過度用詐也會延誤戰機,浪費子力,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了。如何識別“用詐”和正常行棋的區別,只能靠棋手的經驗來判斷,這主要還是棋手的智慧。

——宋傑?《四國生涯三步曲》

四國軍棋之所以不同於其他棋類,在於它的不確定性。雖然大家子力一樣,但是開始對方不知道你的配置,他只能憑猜想和判斷來看到你的“虛”子力,真實的大小隻有你和對家可以知道。

比如說:雙明裡面,開局雙方只能看到自己和對家的棋子,一般的子力接觸,只能讓對手得到一個大致範圍的子力大小,除非他軍長直接撞在你司令上面,否則他無法說你這個就是司令;裝司令吃過4個子的師長,人家不炸你才怪。所以好的棋手都善於製造虛的子力,隱藏自己和對家的子力大小。?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製造出“司令”、“師長”“工兵”“炸”等來迷惑敵人。欺騙不限於假司令和假炸,通過好的行棋、應手,可以使手中的任何棋具有任何虛的子力大小。?“不要讓人看出你的大小”、“儘量只用大過人家一級的子吃人家”、“爭取每次主動交鋒都能吃動對方”都是建立在判斷基礎上的製造虛實的好方法。?

如果你要製造虛的子力,一定要注意走出這個子力的特徵,不然判斷好的對手很輕易的就知道你在裝。所以要裝就得裝像,不讓別人乘機吃你升級。?

初級棋手行棋過於明顯,各種主要子力,容易暴露出的問題如下:

司令:怕炸,不敢在身份不明時,安置於險境;?

軍長:怕炸,怕司令,不敢在身份不明時,安置於險境;

師長:兇狠,不怕置於險境,附近存在炸的保護;?

炸:怕被撞,躲躲閃閃;

工兵:沒有做好準備,就胡亂飛雷飛炸;?

中小子力:胡亂撞炸,容易間接暴露自己司令的存在。

通過對子力特徵的理解,你就可以用任何實子力很容易走出你想要的虛子力。?

比如:

一線放司令,旁邊子力進營,把司令裝成中級子;

4路炸走上一步裝作找*保護的中級子力;

開局送個排長給對方36吃,然後師長吃上去裝司令;

用收假炸的動作,露出後面真的炸。

……

當你手裡的虛子力具有真實子力相應特徵時,敵人就會錯誤判斷它的大小,至少也會讓對手懷疑一下,而這時你真正的實力可能在另外一側守株待兔。?

怎麼樣製造虛子力有很多手段,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利用對手心理。如果他怕你這個子,你就順勢走大;如果他懷疑你是炸,你就支持他的懷疑,用個東西保護一下,或者乾脆進營。?

虛實的功底需要有好的心理狀態支撐,如果你不能突破自己,老怕人家模你的炸,老怕人家吃你軍長,那你很難成功。還有選擇製造虛子力的棋時,也要注意它的實際大小,太小了吃不動東西,人家就會懷疑你的真實大小。?

只有虛實並不能為你帶來勝利,在局勢需要或者優勢確立的時候,你要不怕走出真正的子力大小,這就是虛實轉換的問題,需要慢慢體會。

四國軍棋基礎簡析

四國軍棋基礎簡析

四國軍棋基礎簡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