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的娘娘和公主的服饰有区别吗?有哪些区别?

浮舟余生


京剧里娘娘和公主的服装有区别,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但是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问题。试答一下,不喜易喷。


京剧服装的使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穿着规制,讲究的原则也是“宁穿破不穿错”,像娘娘和公主虽然都是皇家身份,但是具体到某个戏,可以说有很多种情况,主要是根据她们在戏中的地位身份、所处的场景、性格年龄等因素来合理使用,场合不同穿着不同,相似人物同场出现还要合理区分使用服装。

先来看娘娘,这个身份有三种情况:一是正宫娘娘,二是后宫妃子,三是老年的皇后国太。再来看公主,这个角色也有三种:一是未婚的公主,二是已婚的公主,三是番邦的公主。下面以具体剧目为例,我们看一看她们都穿什么服装。

《状元媒》的柴郡主,她的地位等同于公主。第一场是在野外,跟着皇帝叔叔打野味,野外肯定是休闲装或者运动装之类,要求灵活利落、便于行动,这一场穿的是鱼麟甲,戴七星额子插翎子,披斗篷(可以理解为风衣)。

中间的一场是在后宫,因为是未婚少女,后宫又是稍随意的场合,所以穿宫装戴凤冠,宫装袖口有七条锦缎绣带,裙外有几十条彩色飘带,以示花枝招展。

最后一场是金殿,相当于皇上和文武大臣的会议大厅,这样严肃的场合要穿蟒袍扎玉带(见下图王宝钏同款)。

《大登殿》的代战公主和王宝钏,这是两个娘娘同台,代战公主虽然叫公主,实际上主要身份是薛平贵的二皇娘。王宝钏在金殿被封正宫娘娘,自然是穿蟒袍玉带凤冠,代战公主的特殊之处在于她是番邦女子,按照京剧舞台的惯例是穿旗装梳大头穿花盆底。有朋友说这不是还珠格格或者晴儿的打扮嘛?没错,京剧里面不管是清还是辽、金、西夏、契丹等等,只要是非正统的少数民族王朝,都是以清朝的服装出现,而且念京白,这种约定俗成是因为旧时演出流动性强、要求服装尽量能够通用,减少开支和运输方。主要就是一个象征意义,让人物穿着更容易有别,实际上京剧的服装除了明朝制式居多,采用清朝制式的也有很多,如箭衣、马褂等广泛应用。

回到代战公主这个角色,在大登殿前面还有一折戏是《银空山》,因为是点将出征,所以代战公主是女元帅身份,内穿硬靠外罩蟒袍,此时代表她非正统王朝身份的是盔头后面挂的狐尾(可以理解为塞外酷寒之地的保暖皮草)

再来看《打金枝》,这个是未婚公主和皇后娘娘一起的戏,主要场次一个是在后宫,一个是在金殿散朝后,所以后宫金枝穿宫装带改良凤冠(与母后的相区别)、皇后穿黄帔(相当于后宫的便装)带大凤冠,

金殿一场金枝穿女红蟒戴凤冠(因为是蟒袍玉带所以搭配大凤冠,也有夫妻和好喜庆之意)、皇后是穿黄蟒袍扎玉带。


最复杂的是《银屏公主》,也叫《金水桥》,河北梆子叫《秦英征西》,这个戏里有三个女性同台,这时候是按角色的轻重、年龄相区分,正宫娘娘用老旦来扮演,穿杏黄蟒戴老旦凤冠,小老婆詹妃娘娘是配角,穿宫装(或者帔,地方戏也有古装头扮相)戴凤冠(以示年轻貌美妖艳狐媚),地方戏也有穿黄帔的,主角银屏公主则是蟒袍玉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