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說到清朝,特別是清朝晚期,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勾起無數的話題:因為清庭的軟弱無能,被迫簽訂了一個個賣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一路的“賠”款割地,中華大好河山在列強的鐵蹄和淫威之下支離破碎,無數中華兒女的心呻吟、在泣血……

可以說當時的清朝政府創下了世界不平等條約之最,世界割地賠款之最,以及世界屈膝媚顏和搜刮民脂民膏之最,並且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揮之不去的痛。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今天我就從清朝那段承載著中華民族太多不幸、痛和屈辱的歷史中“珠海拾貝”,給你說一個關於“三千套”的故事。

我想:瞭解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光緒皇帝,知道光緒皇帝有三個弟弟活到了新中國成立的時候,知道光緒皇帝三個弟弟中有一個名字叫愛新覺羅·載洵,但是,知道愛新覺羅·載洵“三千套”這個外號的人肯定很少。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愛新覺羅·載洵是光緒皇帝的六弟,據清史記載:公元1902年( 光緒28年),載洵承襲貝勒;公元1908年(光緒34年),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先後去世,皇位由光緒之弟載灃的兒子溥儀繼承了,攝政王載灃成為晚清的實際掌權者,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並任命愛新覺羅·載洵為海軍大臣,掌握實際兵權,載洵一上任就制定了強大海軍的計劃,遠赴西方國家考察,不過還沒等到海軍壯大,清朝就滅亡了。

那麼,愛新覺羅·載洵“三千套”的綽號又是怎麼得來的呢?請聽我給你慢慢道來。

據說,有一年冬天,載洵被清庭委派到奉天查辦案件,當他乘坐的火車到達奉天站的時候,看著車窗外,早已列隊等候在寒冷月臺上不明就裡的文武官員們,就是遲遲不肯下火車。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面對朝廷派來的欽差大臣,被冷得瑟瑟發抖的文武官員,儘管心有怨恨,卻又“敢怒而不敢言”,毫無辦法的他們只能在瑟瑟寒風中無奈地繼續等待下去。

沒有得到欽差大臣載洵任何明示,猜不透他的真實想法,又心懷“踹踹”,害怕稍有不慎就會得罪欽差大臣,甚至丟掉小命的奉天官員們感到等下去也難,走又不是,商量來討論去始終找不到解決辦法,不知道如何是好。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最後只得推舉一個腦子比較靈光的官員,通過打點買通隨從打聽載洵不下火車的原因,得知原來載洵是想向奉天的官員們索要3000套貂皮,卻不好自己直接開口。

然而,儘管消息已經打探到了,可是,一時之間把奉天的官員們全嚇懵了!

奉天盛產貂皮是不錯,但想在短時間裡湊足3000套貂皮,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不是要奉天官員的命嗎?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但奉天的官員們心裡更清楚:如果不答應載洵的要求,欽差大臣真的就不下車,震怒之下,隨便弄一個抗旨不尊之罪,自己會死得更快,更難看。

權衡之後,奉天的官員們只得答應欽差大臣的要求,在載洵查辦完案件準備回京之前,備足3000套貂皮。

漫談載洵“三千套”外號由來的那點事!

d

於是,載洵在奉天查辦完案件的同時,一場貂皮大搜購行動也在奉天各地展開,當欽差大臣滿載著奉天官員們想方設法,終於備齊的3000套貂皮返京時,其向奉天官員索要和搜刮貂皮的醜聞,早已經關內外傳得沸沸揚揚。

此後,奉天的民間漸漸地流傳起愛新覺羅·載洵“三千套”的外號,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晚清貪腐風氣之深之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