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受疫情影響,全國的中小學生均停課不停學,但網絡學習的效果呈現出令人堪憂的局面。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多數學生沒有做到正常學習,少數學生做到有效學習。家住農村的學生反映:“偏遠山區網絡信號不好,網課的畫面模糊,時常卡頓”。還有學生反映:“家中缺少學習氛圍,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中途退課玩遊戲。”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內容進度與實際教學不相符,太難了,完全聽不懂”。這些看起來是個人感受,實則是普遍現象。此時,自主學習是一種必然的選擇,讓學生自主、有目標、有規劃、有進度地進行學習,由家長代老師監督,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向老師求助。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什麼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學習目標。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才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是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教師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自主探索、實踐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包含

1、 組織學習活動的能力。

2、 閱讀書本的能力。

3、 聽記能力。

4、 蒐集和使用資料的能力。

5、 智力技能。

一 精心創設教學情景,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中,教師用恰當的教學情景和幽默的教學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對學習的對象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思考、探索、交流,從而提升思維能力。

二 創設自主學習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深度思考問題

教學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景要能充分地使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而不是僅僅呈現枯燥的知識點。因為深度思考往往是學生髮現和創造的萌芽。教學中要有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生有了問題才會產生好奇,才會進行科學探索,激發潛在,用現有的知識去解決當下的問題和,獲得成就感。不斷地形成自主探究習慣,使學生“願學”、“樂學”。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三 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自主探究學習”,即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主動探究”代替“被動接受”,學生以“研究性學習”為主,教師以“導演”的身份參與,指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探索,從而獲得知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主動學習需要教師經常地啟發、點撥和指導。

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設“疑”,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疑”能使學生心理產生困惑,激發求知慾。在探究新知識之前,根據學生現有的思維能力,設計一些與所需要探究的新知識有聯繫而又存在差別的問題,引導學生形成認知衝突,在認知衝突中產生“疑”點,能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四 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現行的教材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多樣,圖文並茂,羅輯嚴密,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較為豐富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材料,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了解教材結構,圍繞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把握契機,有效地引導學生層層突破難點。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提升智力。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五 指導小結,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

  小結這一教學環節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幫助學生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去,形成新的知識和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這個教學活動去逐一檢查最初制定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讓每位學生查閱自己的所得和所缺,同時擬訂所缺的彌補措施,有計劃地查缺補漏。在小結的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及時反饋信息,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又能培養學生整理、歸納、組織語言等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

總之,只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組織引導、合作的作用,才能使學生既增知識,又長智慧。因此,這次疫情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效率、更為持久,家庭和學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既能最大限度不耽誤疫情結束後正常的學校教學進度,也讓學生學有所獲,減少不必要的焦慮,真正意義地體驗學習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疫情期間,自主學習能力對於學生尤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