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的亲戚都这么有实力?曹操刚起兵仁,洪,惇,渊就来了,还都带了人马?

小强扒历史


曹操起兵时曹家和夏侯家的亲族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是曹操早期手下的主要军事将领。而且他们还自带干粮,在投奔曹操时带来了不少兵马和物资。比如像曹仁就带来了千余壮丁。

曹家和夏侯家能拿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支持曹操,其实和东汉后期豪强势力坐大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里说的豪强指的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地方宗族集团。这些豪强往往占有大量的土地,控制着大量的奴仆、贫民,在地方上有着很大的势力。当然,这种豪强对于统治者对于统治地方的威胁很大,因此历代大多采取了压制的政策,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强迫豪强大族迁徙。

像刘邦就徙齐、楚等地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到关中,以隔绝他们和地方上的联系,避免对自己统治构成威胁。汉武帝也曾经将各地“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的人迁到茂陵以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不过到了随着地方豪强慢慢发展,他们不仅仅拥有大量土地,还凭借自己财力让子弟读书、出仕以后,地方上属吏不是出身于豪强,就是与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豪强就能左右地方政局。而一些大的豪强更是进入中枢,成为真正的士族。像东汉末年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样士族豪强势力日益加强,再想削弱他们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甚至公然拒绝迁移。到汉元帝时承认强行迁移地方豪强并非“久长之策”,其实就是和豪强妥协。

王莽篡汉后,规定奴婢“不得买卖”,并推行王田制以限制田地兼并,试图削弱豪强们的势力。然而这一做法遭到失败,而利益受损的豪强也成为反对王莽的主力。刘秀就是出身南阳豪强,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多是南阳、河北等地豪强出身。可以说刘秀能登基,和豪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所以在东汉时,豪强权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豪强往往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地方政务,甚至在战乱时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自保。

到东汉末年,特别是黄巾军起义以后,豪强们依靠其在地方上的影响,将宗族、宾客和民众聚集在一起大量武装私兵自保。因此能拉出几百甚至几千武装的豪强并不在少数。

像许褚就“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结寨自保。而糜竺和糜芳资助刘备时,除了提供金银军粮等物资外,还拿出了“奴客二千”,以加强刘备的军事力量,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也是靠着自己私养的三千死士作为开始的武力。由此可见士族和地方豪强实力之强。

而曹家是西汉开国功臣、相国曹参之后。特别是曹腾拥立桓帝有功被封侯,权势大盛,此后家中出了不少大官。像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担任过太尉。曹仁的祖父曹褒当过颍川太守,父亲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担任过尚书令,自己也当过蕲春长。显然曹家比一般的豪强要强的多,只是略逊于司马懿这样的士族,比糜竺和许褚肯定要强得多。

夏侯家同样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当然到东汉时没祖上那么显赫了。不过至少在谯郡夏侯家也是有名的大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强于许褚没什么问题。

所以曹家和夏侯家一旦决定资助曹操,拿出几千壮丁来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