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公佈後,如何判斷你是複試還是調劑?

考研成績出來後,怎樣根據分數判斷複試或調劑?該準備哪些事情?下面小吉為大家講解一下,以便大家在知道考研成績後能迅速採取行動、搶佔先機!


一、出分後估計自己是否可以進入複試

可以參考往年分數線,出分後,如果和往年分數線接近,或者遠遠高於去年分數線,可以安心準備複試。

如果相差較大(額,希望不是),那麼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冷靜下來並拿出下一步的選擇方案。是調劑,找工作還是二戰?

選擇找工作,或者來年再戰的請不用再看下去,直接該幹什麼幹什麼吧。

如果選擇調劑,那麼第一步還是冷靜下來,要知道調劑並不是一件可恥或者羞赧的事情,它只不過是在你第一步選擇失敗後的補救和修正。

很多學長學姐通過調劑進入了不錯的院校,也有一些同學,因為一時傷心失意,錯過了重點院校的調劑。千萬不要因懈怠而錯失良機!➤《調劑新信息大彙總,把握住機會!》


二、決定調劑,你需要做這些


1、申請原來所報院校、專業的破格錄取。

破格錄取一般在公佈了初試通過名單前後不久(根據往年經驗,不超過一週),針對的是總分足夠高,專業課分數較高,只是公共課略差幾分的同學(且差的最好不要超過5分)。許多34所和211的學校都是這麼規定的。

如果達到了標準,那麼請準備好:

(1)不少於一名導師(一般都要兩名)的破格推薦;

(2)報考學校研究生招生部門的簽字批准(有時候甚至要教學副校長的批准,這樣的難度會更高一些);

2、與此同時調劑上還有兩個最優的選擇:

(1)報考學校的校內調劑;

(2)你本科所在母校的同專業調劑。

前者因為你的報考,學校也愛惜人才,不想浪費資源;後者因為與你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只要有機會,就能接受你的(不過,既然是調劑,就要至少達到人家要求的分數線)。

因此,落榜後第一步就是同時(記住,一定要同時,不要做完了一步再作下一步,時間不等人)做以上的事情。並且如果走到下一步,也別忘了與報考院校和母校保持聯繫,不要放過任何一次機會。


三、如果以上均失敗,你需要做這些


校外調劑。

記住一個原則:別挑肥揀瘦,既想去好學校又想找好專業。一般魚與熊掌不能兼得,就自己拿主意。此外,有幾點小經驗:

(1)多打電話給想要調劑的院校的招生辦,並發動你的一切人際關係探聽虛實。

(2)有些學校對外宣稱沒有調劑名額了,實際上都還有不少。一來是準備自己人校內調劑的,二來是給一些有關係的人預備的。如果你有人脈,記得挖挖看。

(3)調劑申請可以同時申請多個,因此要廣撒漁網。先地毯式搜索,找到了所有和目標專業類似的專業院校,再在其中選擇可能開通調劑、或者有可能接受自己的名單,最後再給他們的招辦一一打電話,不要害怕被拒絕,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幾家表示可以開通調劑的,然後就是填申請表了。

同時,對於其餘的院校,也要跟進,不能放棄。做到了這個苦功夫,才能從中選到最適合自己的。

(4)雖然國家沒有明確提出,但院校是有等級的,也就是大家熟悉的:34所(一流),A區,B區,通常從上至下可以調劑,即報考的學校越好,你的成績越好,調劑的希望就越大。


四、挑中了中意的院校專業,你要做這些


去調劑院校的研究生網站上,下載一份《調劑申請表》(有的學校則沒有,都是在網站上統一填),照著填了以後,儘快寄給欲調劑學校的研招辦。

填表過程中,你要注意如下事情:

1、《調劑申請表》裡都會有“備註”一欄,別填那些“給我一次機會”,“我想深造”,“我喜歡貴校”之類的話。要填如下消息(按重要程度排序如下);

(1)本科期間是否在核心期刊或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無論第幾作者);

(2)是否是省級、市級優秀學生、幹部;

(3)是否有過國家級獎學金;

(4)本科畢業論文方向;參加社會活動的評價或者權威認證;

總之保持一個原則:學術第一,社會活動為副,力求在讓你的《調劑申請》資本更加厚重一些。

雖然這個程序在整個調劑中起到的作用不大,但也許關鍵時刻,會讓你絕境逢生。

2、寄出《調劑申請》(或者網絡登記)一定要快,有些學校說“根據分數排名,有多少人比你分數高”等等,不要相信。

受理調劑,首先看得是《調劑申請》的送達時間,其次看這個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到達先後為主,分數為輔。


今年調劑會更難嗎?


受疫情影響,20考研初試成績延後公佈、複試延期舉行,那麼今年的調劑會更難嗎?

昨天微博上看到一條熱搜:2020年應屆高校畢業生有874萬,同比增長40萬。綜合當下經濟下行和疫情雙重的影響,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會更加複雜嚴峻!就業難,2021考研人數無疑又會激增。對於20考研人來說今年能上就上,二戰壓力只會更大,所以今年的調劑也會更難!

成績公佈後,如何判斷你是複試還是調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