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掌搏杀术第二节铁掌搏杀的使用原则

第二节铁掌搏杀的使用原则

铁掌搏杀的使用原则是执法者在与敌格斗时需要掌握和 遵循的道理,是在熟练掌握铁掌搏杀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具体 运用时应遵循的原则,也是应该了解的一般常识和规律。技 术是使用原则的基础,没有技术基础,原则只是“纸上谈 兵”。在实际制敌中,既有战术、战略问®,又有心理策曠问 题,下面对铁掌搏杀的使用原则作一简要阐述。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实际制敌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是要求在攻击 时不被敌发现和察觉。武谚云:“拳打不知”即是这个道理。 毛泽东在悟出 后说:“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 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地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 —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 打畋。”实用制敌招法中,由敌背后攻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敌不知或戒备松懈的状态下实施攻击,在敌意想不到的情 况下采取行动,这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它是铁掌搏杀 的一个重要使用原则。

二、快速准确,果敢善断 袼斗中,动作的快、慢有时会决定胜负。如敌起脚前弹 踢我裆部,这时我应及时地防守,否则必被其場中。进攻动作也是一样,如上,我闪身,双手臂将故踢裆之腿截抱住, 而后一手上举,用掌外沿切砍其膝关节。如截抱腿慢,敌腿 就会抽回,而切砍敌膝关节根本就用不上,更谈不上击砍的 准确性/。速度是准确的先决条件,但准确性也很重要,一 掌击出不中要害,就给了敌反攻的机会。果敢善断,指见机 而行,看准敌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突然实施制敌招法,绝不 能犹豫。就是说,不给敌防守反击的时间。如能很好地掌 这一原则,就会快速地制服敌人。

三、上下相随,攻防结合

铁掌搏杀的制敌技术,虽然只用手掌击砍,但它也需要 身体上下肢的配合。武该云:“习拳如南山蛇阵_,击首尾应, 击尾首应,击其身而首尾相应。”在实际制敌中,如敌用脚踢 我胸部,我闪躲后用拳击敌时,应根据敌与我的距离向前上 步,手击步到,即上下相随;攻防结合,攻与守是相对的, 但对于一个人的战略、战术来讲又是统一的。攻为取胜,守 是给进攻打下基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守也是进攻。格斗 时手掌与眼、身、步应相互协凋配合,进攻时注意防守,防 守时要考虑进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周济,唯有攻防结合, 才能在实际的格斗中做到“攻如猛虎之勇,防如狸猫之灵。”

四、声东击西,默契配合

兵法中有“声音击东,其实击西”的说法,声东击西是 给敌人造成错觉,这f兵家常用的,格斗中可借鉴此法,指上 打下。如由前攻击时,我左掌剌叉敌面部为佯攻,敌以为实 其手臂架挡,这时敌腹部无手臂保护,我乘机用右掌推击其 肢部。在一般情况下,人有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当某一部 位受到外界剌激(进攻)时,会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而如连续剌激另一部位,就不可能做出有效的自我保护,这正 是声东击西将敌制服的道理所在。默契配合,指两名执法者 互相配合制服敌人。实际制敌中,如一人在敌前与其对垒, 另一人可在敌背后下手,这样既能声东击西,又使敌前后难 顾。默契配合是在两人经过配合练习的基础上实施技术动作, 所以双方应根据制定好的战术配合行动,做到“默契”,方能 有效地打击敌人。

五、不畏强暴,勇于格斗

这是心理战术原则。执法者与故格斗时是代表正义的一 方,应理直气壮;而敌违背法律,从心理状态上讲是虚弱的, 存有冒险和侥幸的心理。所以执法者要不畏强暴,从精神上, 气势上压倒敌人。如果在制敌中缺乏勇气、有胆怯心理,那么 对行动必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行动迟缓,不敢大胆地 主动进攻。尽管实力上超过敌人,但由于动作的失误,却往 往失败,或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如敌用匕首刺你时,你考虑 的不是如何夺其匕首,而只頋及匕首剌到时的后果,其结果 定会被匕首所刺。所以,制敌中必须要树立不畏强暴.勇于 格斗的信念,这是制敌取胜的关键所在。

以上5个方面简要地阐述了铁掌搏杀的使用原则。在实 际制敌中,情况复杂多样,仅5个方面并不能一一概括,_所 以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掌握和运用制敌 原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