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如何拍摄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

柳侍墨


        如何拍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应该先读懂白居易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我比较熟悉这首诗,先解读一下再谈我对拍出其中意境的理解或想法。

       唐朝应试作诗和聚会作诗须标明“赋得",就是题目已拟定,你据此作诗即可。这首诗给题目可能是"草“或者是“古原草",所以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写草写送别。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的应试之作,也是成名诗作,在他的诗歌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非常了不起。

        诗歌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重要特点是必须有形象有意境,就是具有画面感,比较具像化,仿佛里面的景物触手可及还看得见,让人读着读着会身临其境,进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所谓诗画不分家就是这意思,摄影因绘画而来也是如此。看下全诗吧,有益于理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这首诗其实是歌颂原上草的无穷生命力,色青翠,气芳香,最后点明送别,并赋予感情。前两句其实是形象中的议论,繁茂的原上草一年一枯荣,即使被野火烧光了,到春天经风一吹又生长出来了,原上草生命力真强啊,颔联一句形象中富于哲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已为今天的格言。而最有意境的一句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了,画面感极强,我认为这一句在全诗中最有意境。远处的芳草成片成片的绵绵不断,并与古道连在一起,芳草经过阳光照射翠绿翠绿的又连接荒城残垣,这两句又是写草的生命力,草有地就生,古道荒城也无处不生。最后点题,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我又来送别出门远游的人,你看芳草茂盛的样子也充满离别之情。

       说了这么多全是为了拍出“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把诗中画面切换到摄影情境中,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春夏之交或者夏末秋初的原野上,芳草繁茂一片,由近而远,草地里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目力所及草地或小路仿佛连接一座古堡或古城的残垣断壁,小路上有两个人慢慢行走,一个是远游,一个是送行,此时是夕阳西下也许是曙光初露,芳草泛着光亮,带着感情…

        我觉得拍出这个画面就基本拍出这首诗的意境,而这种画面多是存在于北方或西北,因为这画面这意境也蕴含苍凉之感,南方多是小桥流水人家。诗中意境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诗中画面也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我遇到,我就会想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并力争拍下拍好拍出意境。


蒋德顺DL


要拍出如题所要求的意境,先要弄懂这古诗句的含义。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拍好它。

这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古原上的芳草,一丛接着一丛,一年有一度枯萎也有一度繁荣。无情的野火哪里能烧毁干净,温暖的春风又唤醒新的生命。

馥馥的香气侵入古老的道路,闪闪的绿光爬进遥远的荒城。在这送别朋友走向天涯,萋萋的芳草充满离别的感情!

扩展资料: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

侵古道、接荒城则言野草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如此的野草,才有资格成为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象征,才拥有值得人赞美的生命意义。

这样,我们在拍摄时,拍出野草春天复苏后景象,意境就出来了。附几张我拍摄的照片。






天下视点


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巜贼得右原草送别》第五三句,它的意恩是:一蔓延到远方的荒草,覆盖着古道,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荒凉的城镇。此诗我以为应在空旷,荒凉,孤寂的地方,用广角镜大景深拍摄出送别友人时的离别之情即可,重点用仰拍的方式表现长长的被野草覆盖的路便可达到荒凉孤苦的意境。



凤人张




佳贤Daniel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把身边的事物随便一拍都好看,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大笑]





机器猫I


手机随拍





曹家庄主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培兴0D7







月食2019


最近好像流行用诗句来问问题啊[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