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都说人一旦陷入爱情中,心理年龄就会退化,变得越来越幼稚,像个小孩子。那么,你知道自己具体像几岁的小孩子吗?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都有些什么特征?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会退化成“小孩子”?这些“小孩子”又怎样才能够成长起来呢?

一、爱情中不同年龄段“小孩子”的特征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以七个代表性人物为例,把在爱情中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子”及其显著特征,归纳并划分如下:

(一)子宫里面的胎儿

小A,有一段时间,她反复遭遇重大挫折,整个人精神支柱都垮掉了,此时,她身边没有任何人能够支撑她,帮助她,于是她在网上迅速认识了一个男人,如果作为对象,这个男人的条件跟她是非常不匹配的,但是小A此时已经管不了那么多,她就像失血过多就要死去的水蛭一样,急需吸血,于是他们火速在一起了。在一起之后,小A就像回到母亲子宫里面的胎儿一样,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每天呆在这个男人的住处,除了吃饭,上厕所,就是睡觉。她睡得昏天黑地,手机调成静音,任何人的电话都不理会,不回应。直到有一天,她好像重新出生一样,回到现实中,回想起那些日子,她发现,真的很像是一个在妈妈肚子里面的胎儿。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二)0至1岁的乳儿

有那么几年,小B处于极度抑郁状态,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就好像一个哺乳期的小baby,只会哭,可是大家听不懂她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她无法与世界沟通,感情世界一片贫瘠。后来,有一个男人走进了她的世界,他能够听懂她的语言,愿意给她理解、关怀、温暖、陪伴。就好像一个非常有爱心有耐心而又细心的妈妈去爱着她的孩子一样,他给了小B乳儿期的母爱。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三)1至3岁的婴儿

在一段感情中,小C每天缠着男友,粘着男友,要亲亲要抱抱要举高高,男友要忙工作,要出差,小C就伤心难过得不得了,然后一直哭闹,一直各种发信息、打电话。男友受不了了,越来越不想见她,她就愈发抓狂了,开始夺命连环call,直到男友拉黑她,她才消停。这时候的小C就像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妈妈要上班,她死活不让去,哭得声嘶力竭,惊天动地。好像妈妈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了,就彻底消失了一样。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四)3至6岁的幼儿

小D每天除了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其它时候都想着男友,他们每天微信聊天几百上千条,几乎无话不说。她希望男友和她多多见面,多一点时间在一起,可是男友做不到。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小D从一开始的撒娇,到讨好,到利诱,再到指责,怒骂,把男友八辈儿祖宗都骂遍了,男友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小D只好换人,找了个不那么喜欢但是能够见面的人在一起。这多么像一个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每天都不想去幼儿园,都想跟妈妈呆在一起,被送到幼儿园就哭闹一番,最后没办法改变现实,只能开始和小朋友玩了。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五)6至12的小学生

小E和男友在一起,感情没有那么浓烈,虽然也想多点呆在一起,但是男友忙于工作,小E通过劝说,索要红包,指责,吓唬这些方式,想要达到目的,但是男友还是经常不满足她,于是她就干脆利落地分手了。这样的小E,像一个小学生,也想和妈妈多相处,但是努力尝试一下,做不到,也就算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在一起。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六)12至15岁的少年

小F在感情中懵懵懂懂,认识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对她有好感,她也觉得这个男人比较踏实可靠,就开始了交往。他们的交往,浅浅的,淡淡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事情,约好固定的时间见面,但是他们的见面重要性是排在工作、家人之后的,而且还不敢跟家里人说,怕家里人不同意他们找对象。时间久了,这段感情越来越鸡肋,就分手了。小F就像初中生一样,还不懂爱情是怎么回事,学业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冒出一点点头的爱情,也不被家里认可,显得可有可无,就站一边去吧。这个时期的爱情,也像是她和父母的关系,感情是有的,但是已经很淡了,小F正在逐步走向独立。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七)15至18岁的高中生

小G在感情中,热情如火,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突然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于是一下子全情投入进去,把两个人的巨大差异抛之脑后,不管不顾怎么也要在一起。可是无奈现实太残酷,他们就像考上不同大学的恋人一样,各自在天涯一边,很难见上一面,一来二去,这段感情就黄了。小G就像高中生一样,已经很独立自主了,父母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微弱了。

这个时候的爱情,已初具爱情的模样,虽然缺乏现实基础,但不再像之前那些阶段,一直是在找妈妈,完全把伴侣当作自己的父母。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二,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会退化成“小孩子”?

从前面那些事例中可以看出,女孩子们心理年龄越小,和男友关系越紧密,就像孩子和父母的高黏连状态。随着心理年龄的增长,女孩子们和男友的关系,呈现出逐步分离的趋势。

高中阶段之后,大学生、青年、中年、老年时期的爱情,就更加趋于成熟。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某个成长阶段严重缺爱,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没能顺利发展那个阶段应有的心智,那么,不管她多大年龄,即使是到了中老年,她感情的发展仍然会卡在那个阶段,她在感情中呈现出来的主要就是那个阶段小孩子的状态。直到这个时期的创伤得到疗愈,才会来到下一阶段。

如果一个人自小到大一直都很缺爱,心智一直不成熟,就很可能在感情中反反复复受挫,甚至各个年龄阶段的状态都会重新经历一遍,甚至几遍。

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中年危机”,事业或感情上遭遇重创,一下子退行到小孩子状态。

在周围人看来,这个中年人,处处表现得像个小孩子,尤其是在感情中,任性妄为,不顾后果,叛逆乖张,简直是匪夷所思。实际上,她这是在“补课”呢,补偿自己童年时期缺失的东西,错过的东西。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三,爱情中的“小孩子”们,怎样才能成长起来?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童年几乎都是缺爱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得到了A,就缺失了B,或者C,或者-A,-B,-C。

比如父母特别关心我们,我们就缺乏个人空间,也可能失去自理能力。父母对我们漠不关心,我们锻炼了独立能力,但是又欠缺温暖。

而我们进入一段感情,就是为了不那么孤独寂寞,就是想要有人陪伴,有人关心,有人爱护,同时又希望有自由,有空间。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把对方当做自己的理想父母,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变回当年那个缺爱的孩子,希望在这段感情里,补偿曾经缺失的爱。

恋爱初期,我们的需求比较容易实现,这对我们的童年创伤是一种非常好的正面疗愈。到了后来,新鲜期过去,我们的需求开始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这个阶段,就是发展自我疗愈能力的绝佳时期。

你在爱情中的心理年龄是几岁?爱情中的“小孩子”怎样才能长大?

当对方不满足我们,和我们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们面临四个成长课题:

一是忍受失去之痛,分离之痛,我们必须承受一个人长大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二是理解他人的行为,宽慰自己。尽管男友给我们的爱变少了,但是也能够理解,他有他的难处和局限性,他还得留一部分爱给自己,而不是因为他不爱我。

三是学习爱别人。我不能这么自私,光想着让男友爱我,我也应该学会主动去爱他。

四是寻求其他方式满足自己,自己爱自己,交朋友、学习、工作、旅游,发展兴趣爱好等等。

如此,爱情中的这个“小孩子”,就一步一步长大了,成熟起来了。

这个过程,也相当于小时候,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指导越来越少,相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被迫从子宫走出来,又从家里走向学校,再走向社会,一点点长大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