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制度优势,疫情中看西方“自由意志”和“小政府”的无奈

最近经常看到西方国家的迷惑操作。面对西方国家发表的各种应对政策很多网友表示不解,甚至怒其不争地说道“我们都已经打了样,为什么你们作业都不会抄!”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中国的作业西方国家不是不想抄,而是抄不了。


就拿意大利来说,他们是目前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同时也被认为是“抄中国作业”最好的国家。但现在却陷入医疗资源“黑洞”,外求欧盟不应,中国也只能送设备、派医疗专家组作指导,不可能如国内一样派出几万人的一线医护人员支援。


中国的制度优势,疫情中看西方“自由意志”和“小政府”的无奈


在中国,看似是湖北抗疫,但实际上是14亿中国人的抗疫战争,湖北人的背后有一个 “大后方”。而任何欧洲国家都不可能获得如此强大的后备支援,意大利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我们和歪果仁的认知差异


而且随着各路媒体对于海外疫情的关注,在越来越多的报道中会发现西方国家民众和海外华人在对病毒的认知上有着巨大的偏差。最明显的,也是不少海外华人吐槽的一点就是关于“戴口罩”。相比海外华人的紧张,很多西方国家民众和政府都不提倡健康人戴口罩,而其中大部分的外国人都对此表达认同。


为什么会这样?


这种“认知差异”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东西方对于病毒认识的差异。西方国家喜欢叫它“大号流感”,而我们则更容易将它和SARS对比。这两种认知都是基于各自不同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作出的判断。对他们来说流感每年有,谁会在乎一个“感冒”呢?我们看美国前期的舆论也印证了这种观点。


中国的制度优势,疫情中看西方“自由意志”和“小政府”的无奈


正是这种“认知差异”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案。国内各地直接禁止了各类新年祈福、晚会等大型聚集活动,甚至呼吁停止家庭聚餐;而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直到最后两天才临时取消还遭到民众抗议,德国想停止10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民众坚决抵制。


他们想的是“听说政府为了一个感冒要取消狂欢节,这还了得?闹你丫的!”归根到底是双方参照系选得不同造成的认知偏差。


自由、自由还是自由


匈牙利诗人有一个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句诗精准得反映了西方世界中人们心中“自由”的地位,这种自由主义深刻在他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地位高于生命、爱情,当然更加高于公权力。

你为我做事可以,但影响到我的自由那就不行。这种自由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以小到出门的自由、娱乐的自由、参加集会狂欢的自由、隐私的自由……


在“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西方公权力自然受到巨大的限制。他们眼中的好是“你管得越少越好”,而在我们这“有事找政府”才是常态。


中国的制度优势,疫情中看西方“自由意志”和“小政府”的无奈


所以当对病毒的认知出现偏差,偏偏政府又没有能力违背“民众自由”进的时候,那么能做的就只有“不干预”了。


这么看,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出现美国最坏预估150万人死亡;英国想用社会试验来提高“全体免疫”;德国可能最多会有70%国民感染等等这样我们觉得“草菅人命”的政府论调,在外国人看来似乎还觉得OK的迷惑操作。


基于认知差异和截然不同的制度背景让国外抗疫最终变成了一部“国外迷惑操作行为大赏”。


至于这种我们眼中的“迷操作”会将西方国家引向何方,我们只能默默摇头担心,并且拭目以待了。


中国的制度优势,疫情中看西方“自由意志”和“小政府”的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