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财富的累积,字画收藏

已经从一个小圈子的雅事走向前台,变成了全民参与、全民投资的大众话题。那么收藏到底离我们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呢?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疯狂的拍卖会,动辄千万甚至过亿的竞拍,艺术品收藏已经变成发财的事,作为普通大众该如何看待这些事呢?又该怎么办呢?前段时间发生的砸错风波之后,王刚终于接受了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的独家专访,我们来听听他的一些看法。

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黄河题材山水画 当代画家王宁作品《黄河颂》

记者:对于《天下收藏》“护宝”、“砸假”的环节自开播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不久前跟首博合办的那次真假藏品对比展是声浪最大的一次,当时说您砸的九成以上是真品,三成是珍品,面对如此严重的质疑您却没有出面为自己辩解,是为什么?一点都不为所动吗?

王刚:中国收藏品市场95%是赝品,而且愈演愈烈,这是第一个基本事实;第二个,如果我们把真品砸了,砸错了不说,还要拿到首博去展览,这不符合逻辑;第三是我后来才悟到的。不管它道理对与不对,与事实符与不符,符不符合逻辑,我们是过来人,经历过“文革”,看看他说话的口风,行文的文风,如果带着强烈的“文革”色彩,看都不要看了,大审判啊。凡是这样的,希望大家心里有数。

一些专家的观点很容易迷惑老百姓这是很合理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了狗才是新闻,这就是个反逻辑的事。我们节目都没有太过于辩白,事情反而慢慢平息,因为大家渐渐明白,看了半天,还是狗咬人,不稀奇。

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沈兆祥四尺横幅山水画作品《壬辰兆祥》

记者:您一直说想要收藏一定要取之有道。面对现在这样混乱的市场,您找到正途了吗?

王刚:何为道?第一道德,不能坑蒙拐骗,用非法手段。第二,道理,想要收藏一定要明白规律。为什么说一件藏品是乾隆,为什么就不能雍正也不是康熙,这里面是有道可寻的。第三,道路,途径。东西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正道,最好这个东西传承有序,有历可寻。这样心里踏实。

记者:拼不了财力拼眼力,艺术品市场现在还能捡漏吗?

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王刚:关键是不能捡漏。现在信息量这么大,交流这么容易,不能有捡漏的心态。大家看到的漏都是雷,是陷阱。个别捡漏的需要特别的眼力和机遇。就像去年纽约有一个瓶子,标的是民国,实际是乾隆的,如果你当民国的买到,那就是漏,天漏。但是堵漏的人太多了。光我在纽约的朋友就告诉我起码有二十多个人看到是乾隆的,而且大家心照不宣。那件藏品最后拍出了一亿多的天价。你看上的东西很多人都在抢,虽然自己的财力没法跟大藏家和机构比,但是很开心,毕竟是对自己眼里的一个肯定。

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家居挂画 蒋伟山水画聚宝盆《富山居图》

记者:现在全民收藏热已经实实在在的到来了,收藏变成了继买房、炒股、买黄金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许多白领都在讨论要不要买副画投资。您有什么建议吗?

王刚: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人民手里有了闲钱,而房地产、黄金、股票风险加大,艺术品尤其是古代艺术品成了许多人的投资选择。现在人民谈到古董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值钱,而不是它的艺术价值,纯粹是作为一个投资收藏,令财富保值升值的方法。但是古代艺术品95%以上都是假的,并不适合普通大众投资,还不如选择一些当代作品。当代作品掺假的机会不多,或者说造假的收益太小,假的作品较少,买的时候防假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作品和艺术家的合影、艺术家的签名或者要求机构提供一周左右的自由鉴赏期,这样可以找当地的鉴定机构鉴定,一定要找一些大的商城购买,信誉度更高。

王刚谈收藏:捡漏已成空,当代保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