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文字最能直抵人心

歲末將至,這一年,最值得品讀、最值得關注的華語原創文學作品都有哪些?12月24日,2019年收穫文學排行榜在安徽蚌埠龍子湖畔的古民居博覽園舉辦頒獎儀式。阿來的《雲中記》、萬方的《你和我》、田耳的《開屏術》和遲子建的《燉馬靴》分別摘得本年度長篇小說榜、長篇非虛構榜、中篇小說榜和短篇小說榜的榜首。

連續舉辦四屆的收穫文學排行榜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的一份精神圖譜。今年的榜單更全面地體現出當下文學創作的成績與探索:世界範圍內的華語寫作受到關注;跨界作家作品的文學品質備受肯定;中短篇小說榜單強手如林,大家出手不凡,年輕的面孔亦展現出清新與活力;長篇榜和長篇非虛構榜凸顯作家們在處理歷史與現實題材時具備的開闊胸襟與真摯情感。

感官全開,發掘語言的力量

“我親歷了汶川地震,目睹過非常震撼的死亡場面,見證過最絕望最悲痛的時刻,也親見人類在自救與互救時最悲壯的抗爭與最無私的友愛,因此常常產生書寫的衝動,但我多次抑制這樣的衝動,是因為我沒有找到恰當的語言。為此,我常常承受襲上心頭的負疚之感。”阿來這樣說道。

所幸,他完成了《雲中記》。這是阿來第三部關於汶川大地震的長篇小說,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阿巴祭祀亡靈的過程,重述發生在汶川的地震災難。書寫災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阿來選擇將語言作為出發點,建立一種語言的調性——“不是沉溺於淒涼的悲悼,而要寫出生命的莊嚴,寫出人類精神的崇高與偉大。在至暗時刻,讓人性之光,從微弱到強烈,把世界照亮。”

阿來相信,“要寫出這種光明,唯一可以仰仗的是語言,必須雅正莊重,必須使情感充溢飽滿,同時又節制而含蓄,必須使語言在呈現事物的同時,發出聲音,如頌詩般吟唱”。他說,在書寫過程中,古典中文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一個人的生命與周遭事物相契,物我相融的偉大時刻。是“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那樣的時刻,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那樣的時刻。這樣偉大的時刻,身心俱在,感官全開,語言、情感和意義相融相生。

“這是一部超越災難文學的祭祀詩。”阿來的努力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認同。頒獎詞寫道:“生與死、歷史與現實、自然災害與生態關切、傳統禮俗與現代更新等諸多命題交織隱現於作品之中,為行將消失的村莊立傳,為已然逝去的生命招魂,在生死的燭照下重新考量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反省的方式讓災難變成民族精神重建的獨特骨骼,確立了健朗的災難書寫倫理,歌吟一支浩瀚肅穆的安魂曲。”

在評論家何平看來:“尤其重要的是,《雲中記》作為一個開始:災難成為關涉國家、民族和國民心理建設和生命成長的精神性事件。災難不是僅僅作為人與事的佈景、場景和裝飾進入我們的文學轉換機制,而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精神資源、成人禮和心靈史的一部分。《雲中記》確立了健康正派的災難書寫倫理,讓我們看到中國當代作家直面巨大災難,也看到漢語書寫巨大災難的可能和力量。”

滌盪心靈,探尋時代的真實

評委們認為,今年的長篇榜和長篇非虛構榜,尤顯突出的是作家們在處理歷史與現實題材時具備的開闊胸襟與真摯情感。不僅阿來的長篇小說《雲中記》讓人看到面對巨大災難時,中國當代作家用漢語書寫災難的倫理與能力,萬方的長篇非虛構《你和我》回憶父親曹禺與母親的故事,回到那些劇作的寫作現場,在諸多個人史與家族史的梳理與追蹤中見證著時代的發展。

“仔細回想,寫這篇非虛構長篇的念頭是大約十年前出現的,動念的原因很單純,就是想寫我媽媽。”萬方說,十年後,她終於開始了這段心靈的探尋。評論家王春林認為,在《你和我》這部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中,萬方巧妙地設定了三條時有交叉的藝術結構線索,通過對以自己的父親曹禺和母親方瑞他們兩位為核心的一眾知識分子命運歷程的真切書寫,一方面儘可能地逼近歷史真實,另一方面也對那一段前前後後長達百年之久的中國現當代歷史進行了足稱獨到深入的反思,是當下時代難得一見的文學佳作。

鄧一光的《人,或所有的士兵》、徐皓峰的《大地雙心》、蔣韻的《你好,安娜》、格非的《月落荒寺》等長篇小說及葉兆言的《南京傳》、袁凌的《寂靜的孩子》、盧一萍的《祭奠阿里》、曾維浩的《一箇中國人在中國》等非虛構作品,無一不閃現著個人在現實與歷史之中探尋求索的勇氣和力量,也延伸出了中國當代文學與人們心靈之間深邃、厚重、密切的關聯。

遲子建的《燉馬靴》居於短篇小說榜榜首。她說:“作家就像廚師,針對不同食材,採取不同的烹飪方式。或煎炒烹炸,或熗燜蒸煮。這次我面對的食材是戰爭年代敵軍的一雙馬靴,我在寒夜燃起篝火,用雪水和松枝燉它……”在評論家孟繁華眼中,這是遲子建在新時代講述的“林海雪原”。小說的年代只是背景,要講述的還是與人性有關的故事。小說結構奇崛,文氣貫通,意味深長不露跡。

讓驕傲的孔雀應聲開屏,這樣的奇巧淫技,現實中未必有,小說中不妨在。田耳憑藉《開屏術》捧回中篇小說榜榜首。小說以工匠精神緩慢穩實地鋪展想象空間,基於寫實、間雜誇張因而略顯荒誕,又時時透露出人世的溫暖。

守望精神,為文壇注入清新活力

收穫文學排行榜由《收穫》文學雜誌社創辦於2016年,以其權威、多元、公正與客觀在海內外聚集起重要影響。舉辦四年來,這一榜單沒有錯過王安憶《考工記》、李洱《應物兄》、徐則臣《北上》、賈平凹《山本》、蘇童《瑪多娜生意》等諸多名家力作,也留出足夠的空間讓班宇、林森、張忌、胡遷、王佔黑、王梆等文壇新生力量脫穎而出。

此次榜單中,以導演和編劇身份為人所知的徐皓峰,一舉拿下長篇小說榜第二和中篇小說榜第四的“雙黃蛋”。中篇小說這一強手如林的文學體裁中,出現了陳春成、丁顏兩位90後作家的身影,並且陳春成的作品選自年輕人閱讀社區“豆瓣”——這些年輕的面孔,為文壇注入清新與活力。

2019年正值巴金誕辰115週年,由巴金和靳以創刊的《收穫》雜誌也已走過62載春秋。秉承巴金提出的“文學雜誌就是出人、出作品”的宗旨和主張,《收穫》雜誌始終堅持格調、守望精神,努力傳承“把心交給讀者”的精神,將更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呈現給讀者,向不斷變化的時代延伸文學的生命力與感召力。

本次頒獎典禮由《收穫》文學雜誌社、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延芳《收穫》文學專項基金理事會、安徽省蚌埠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上海湘江實業有限公司承辦,合作方有上海文藝出版社、閱文集團。據介紹,《收穫》雜誌正積極發揮自身影響力,在長三角公共文化領域交流合作、聯動發展中作出貢獻。

2019收穫文學排行榜榜單

●長篇小說榜

1.《雲中記》 阿 來 《十月》2019年第1期

2.《人,或所有的士兵》 鄧一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3.《大地雙心》 徐皓峰 《收穫》2019年第3期

●長篇非虛構榜

1.《你和我》 萬 方 《收穫》2019年第4期

2.《南京傳》 葉兆言 譯林出版社2019年8月

3.《寂靜的孩子》 袁 凌 中信出版集團2019年6月

●中篇小說榜

1.《開屏術》 田 耳 《鐘山》2019年第4期

2.《鮫在水中央》 孫 頻 《收穫》2019年第1期

3.《青黴素》 尹學芸 《收穫》2019年第3期

●短篇小說榜

1.《燉馬靴》 遲子建 《鐘山》2019年第1期

2.《遲到的青年》 黃錦樹 《天涯》2019年第6期

3.《天台上的父親》 邵 麗 《收穫》2019年第3期

(本報記者 顏維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