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在數字經濟波瀾起伏的今天,關係著民生大計的大宗商品產業成為了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跨的橋頭堡。為了探索區塊鏈在大宗商品行業的應用與創新,共商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2019年12月18日,螞蟻區塊鏈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協同峰會在上海隆重召開。


三大價值推動大宗商品交易領域全面革新

在大宗商品貿易產業領域,由於其業務領域廣,涉及組織成員多,交易流通環節存在大量弊端和冗餘。從上游生產企業、到倉儲物流再到貿易商,層層壁壘之下,行業內缺乏簡單明瞭的可信數據,虛假貿易、內幕交易、商業欺詐等諸多不規範交易行為更增加了市場風險。

這些問題不僅使得許多民營企業長期面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困境,同時桎梏了大宗商品產業與實體經濟發展。隨著區塊鏈、IoT、人工智能等技術蓬勃發展,創新科技賦能產業變革成為大宗商品貿易行業騰飛的契機。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螞蟻區塊鏈總經理 李傑力


業界普遍認為,區塊鏈技術最有可能在大宗商品、貿易、供應鏈、倉儲物流等領域率先取得突破。針對這樣的前瞻趨勢,螞蟻區塊鏈總經理李傑力表示,區塊鏈術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是有三個層面的價值:

第一

由於區塊鏈的特徵是多方參與、不可篡改的特徵,讓大宗商品交易過程中的數據和存證更加真實可信,將全面促進在商品溯源、司法存證保護方面的深入發展;

第二

基於更加可信的數據,將有效地促進大宗商品資產的交易和生產資料的流轉;

第三

當大宗商品交易過程中,生產、物流、金融等過程全面升級為可信的數字化資產之後,勢必將催生出新型的資產形式,如期貨交易也將呈現新的面貌。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上海市黃浦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 王峻

在這次峰會上,上海市黃浦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峻也深度剖析了數字經濟時代大宗商品貿易行業要面對的風險以及應當及時抓住的機會,並從國家戰略的角度深刻分析了區塊鏈技術的現實意義。她認為:“要從戰略高度認識發展區塊鏈的重要性,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需要對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創新突破的情況有所瞭解,而區塊鏈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代表。”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交易所:構建大宗商品價值鏈,打通實體產業和金融機構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上海期貨交易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首席技術官 鄭仕輝


大宗商品產業作為鏈接實體經濟和金融行業的樞紐,引入區塊鏈等最新科技,必將讓這一產業的價值有了新的定義。對此,

上海期貨交易所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首席技術官鄭仕輝先生髮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對於實體企業而言,主要六大需求:

  1. 採購原料時——市場穩定可靠
  2. 銷售商品時——利潤有保障
  3. 簽訂合同時——定價有參考
  4. 資金短缺時——籌措資金門檻低
  5. 資金盈餘時——投資風險低收益高

為了滿足這一系列需求,標準倉單解決方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通過標準倉單與倉庫比對,交易參與方可以確保貨物與倉單相符,保障貨物的真實性。同時,標準倉單也證明了參與交易的實體企業具有真實的貿易背景,信用經過長期的檢驗。再加上交易所作為信用中介,標準倉單可以有效解決大宗商品流通和交易的問題。

“然而,當倉單向場外延伸時,我們無法確保倉單的真實性以及倉單與貨物的一致性,物流、資金流難以與信息流保持一致,企業在有融資需求時往往面臨困境。而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能夠跟蹤商品的流向、穿透監管整個過程的特徵,將成為解決行業困境的有效抓手。”鄭仕輝先生說。

要解決大宗商品貿易向外場延伸時的困境,資產標準化是第一步。藉助區塊鏈技術對每一筆資產做到有效識別跟蹤與資金比配。緊接著,資產數字化也將水到渠成。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 董峰


前海聯合交易中心總經理董峰表示:“交易所是市場基礎設施天然的提供者,可依託區塊鏈技術,推動傳統基於主體信用的中心化體系轉型升級為產業鏈企業、倉庫、貿易商、銀行、保險公司共建共治的去中心信用體系,打造金融級的標準化資產,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切實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電子倉單體系。通過科技賦能和系統對接實現商品現貨全生命週期的可視化及可追溯,發揮要素平臺功能,以真正市場化的方式為實體行業提供建設標準化資產體系急缺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講到區塊鏈倉單的重要意義時,董峰說:“以區塊鏈倉單為載體的可信資產體系,將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貿易商解決資金鍊的後顧之憂,使企業能夠專注於技術研發與產品迭代升級,有助於提升中國實體制造業的競爭力,這有可能成為產業區塊鏈重要的切入點和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具有重大市場價值與社會意義。”


同樣,大連商品交易所也在數字倉單上有了可喜的實踐,大連商品交易所市場發展部總監蔣巍表示,今年9月,大連商品交易所上線了級差交易平臺,推出了會員制度,其本質與區塊鏈相同。蔣巍相信,今後在中國區塊鏈技術如果能夠真正與大宗商品交易以及主體信用相結合,必將大幅度降低融資成本,從而降低全行業的成本。鄭州商品交易所易盛副總經理張卓亞也透露,鄭商所正在投入力量研究區塊鏈在期貨等領域的利用。

大宗商品的貿易生態涉及到產業的多個環節,包括倉儲商、貿易商、交易所、銀行等,其中關鍵一環就是構建可信的數字化倉單,這一點不僅需要各個環節的企業通力協作,更需要從產業協會和政策法規方面整體發力。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中倉協倉單信息登記服務有限公司總裁 馬令海


可喜的是,中倉協倉單信息登記服務有限公司總裁馬令海先生在演講中透露:中倉協倉將在四大銀行的指導下出臺體系大綱,在體系大綱下面基於體系大綱生成所有的倉單進行登記,在登記平臺建設過程將針對不同的品類制定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實施規則,並提供相應的列技術服務。目前,已經在一些銀行進行了試點。


多鏈聯動,構建產業協作的數字網絡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螞蟻金服首席區塊鏈解決方案架構師 馬世韜


“一條鏈不是網絡,構建一個產業協同的數字網絡,需要許多鏈產生效應。”螞蟻金服首席區塊鏈解決方案架構師馬世韜說。


針對於大宗商品期貨的價值鏈角度、區塊鏈角度及體系規劃角度等不同視角下,馬世韜從技術層面分享了螞蟻區塊鏈在一年多的探索後,針對大宗商品倉單提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框架和產品框架。


我們希望在區塊鏈上,在不同業務領域裡面,在行業聯盟裡面,都能夠在鏈上形成標準化數字的資產。當有那麼一天的時候,在區塊鏈承載數字資產有希望通過鏈和鏈之間交互的形態,聯盟和聯盟之間協同的形態產生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價值的流轉,產業協同過程當中居高不下的成本將大幅降低。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螞蟻金服區塊鏈產品總監 彭玉軍


螞蟻金服區塊鏈產品總監彭玉軍針對大宗商品區塊鏈倉單宣佈了螞蟻區塊鏈的具體服務內容和產品詳細信息,並希望能夠通過物聯網、AI等技術的加持,配合區塊鏈技術,實現業務模式創新,完成倉單的流通和變現。


他說:“不管從倉儲角度出發,還是從貿易商角度出發,還是從交易所,銀行角度出發,我們搭建基於不同行業的倉單聯盟,但這個都是孤立的。最終我們希望這些倉單聯盟能夠形成真正的協同網絡。”

產業對話:區塊鏈賦能大宗商品產業數字協同

區塊鏈推進大宗商品數字化的應用和創新


在峰會最後的圓桌對話環節中,商品交易所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產業客戶代表中國燃料集團、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貿易商代表浙江明日控股集團、華泰長城投資公司以及倉儲企業代表GEK等各位業界同仁坐而論道,從交易所、供應商、投資方等諸多維度對大宗商品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提出了許多期待和願景。圓桌論壇的頭腦風暴讓區塊鏈技術和大宗商品的融合出現了新的活力和更多可能性。


大連商品交易所市場發展部總監蔣巍指出區塊鏈的發展尤其必要性:“區塊鏈技術會大幅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會降低整個全行業的成本,當然過程中可能會影響一部分利益,但是從社會進度角度來看這個是必然要走的。”


鄭州商品交易所易盛副總經理張卓亞說:“區塊鏈在未來能夠讓整個行業更加開放,基於開放的架構做到數據共享,這樣才能更加建立信任。最後一定要和智能結合,讓行業能夠智能化。”


中國燃料集團董事長賀民強認為:“ 互聯網科技在消費領域確實發展得不錯。這些技術如果真正推進到產業去,中國必然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水平。希望把實體經濟作為手段,只有實體經濟強大了,整體國家的實力,包括在世界的地位才會真正奠定。”


GKE北亞區總經理袁炯也對區塊鏈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如果螞蟻金服通過區塊鏈的技術,讓金融機構或者資金方不要以現在中信倍書,大國營企來倍書提供資金,而是以技術本身提供資金,看貨不看人,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區塊鏈的重要性就非常關鍵了。”

產業協同將是大宗商品交易的重點所在。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倉海幫事業部總經理張帆提出,產業互聯網如今已經進入到下半場,目前最需要多方協作實現行業變革。“我們希望,讓石化行業的生意變得簡單、高效。”



浙江明日控股集團副總經理李葉萌也提出產業信息化的重要性:“在企業數字化的方面,我們仍侷限在內部的信息化。而區塊鏈這樣的技術背後本質是更多資產增性,讓更多人協同進來證明自身更有價值。”

“通過區塊鏈的徵信能加速大宗商品的流轉,這對大宗商品的貿易生態是有變革意義的。”華泰長城投資總經理萬紅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