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分布地区及成因(地理知识)

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遗漏的请留言区补充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干热河谷的成因主要的影响因素被归结为:“焚风效应”和“山谷风局地环流效应”。

干热河谷分布地区及成因(地理知识)

“焚风效应”是说,横断山区的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截留较多的雨水,背风坡少雨,风在背风坡的下沉还具有增温效应,致使河谷干旱。

山谷风理论是说,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成为一只小小的“加热炉”,空气增温较多;与山顶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因离地较远,空气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在山顶近地面形成低压,并在上空从山坡流向谷地上空,谷地上空空气收缩下沉,在谷底近地面形成高压,谷底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这样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底吹向山坡,称为谷风;到了夜间空气环流反转,下层风由山坡吹向谷地,则称为山风。在干热河谷,经常可看到两侧山腰有一条云带,这就是谷风 气流上升而形成的。

我国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元江、怒江、南盘江等沿江地区,金沙江干热河谷如此诠释“干热”:山体上植被很少,呈现黄褐色,侵蚀强烈, 时有轰然作响的滑坡、塌方、泥石流发生;整个河谷炎热干旱,降雨量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