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小小嬴政


真實歷史上,周培公唯一有跡可循的功勞就是“勸降王輔臣”。

1674年,三藩之亂爆發。吳三桂兵出三貴,耿精忠兵出福建,孫延齡叛於關係,羅森、鄭蛟麟、吳之茂叛於福建,臺灣鄭經兵出福建漳州、泉州等地,王輔臣叛於寧羌。此外,四川土司、察哈爾蒙古布爾尼、青海墨爾根臺吉等少數民族亦舉兵發清。



反叛之時,吳三桂曾意圖打通耿精忠、王輔臣之間的通道,促使三方的控制區域聯成一片,藉此迅速完成對清朝直隸地區的包圍。當然吳三桂的這個意圖,不久就被康熙所看透,他敏銳的意識到必須阻止吳三桂的戰略意圖。而此時能夠直接威脅到京師地區,就是王輔臣的軍隊,如果能夠儘快撲滅王輔臣的叛亂,此時清朝的處境將大為改觀。



於是,1676年康熙任命圖海為大將軍,統轄陝甘征討大軍,負責征討王輔臣。此時的周培公出現了,他因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涼策,被圖海收為幕僚。周培公向圖海說道“王輔臣謀反是情勢所逼,是捨不得高官厚祿,這好比眼盲者渴望重見光明,又好比癱瘓者渴望重新站立。所以如果朝廷派個能說會道的人前去勸誡,王輔臣必然會懸崖勒馬,投降朝廷。”。



就這樣圖海在聽取周培公的建議後,決定讓周培公前往勸降。而後周培公也不辱使命,讓王輔臣重新歸降清朝。

之後在平定王輔臣叛亂一事上有大功的周培公被康熙親自接見,並任命為參議道臺、銜一品,賜穿黃馬褂。同年,升任為山東登萊道,但由於其母孫氏亡,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1679年才去山東上任。



不過,周培公在山東登萊道的任上只做了三年,因與山東總兵官政見不和,又受到打壓,於是在1682年便辭官回到荊門老家。

1690年,噶爾丹舉兵反清,賦閒在家的周培公因不甘默默無聞的了卻此生,所以並向康熙上達平叛噶爾丹的計策。康熙看後,並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負責戍邊,同時防禦噶爾丹。



1701年,周培公病逝於盛京。

其實在正史中,周培公並非是被康熙處死的,而是病死的。即使是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也並非是被康熙處死的,也是病逝的。只不過在電視劇中周培公的死很大程度上歸咎於康熙。在當時周培公不但替康熙平定了察哈爾的叛亂,還解決了吳三桂,可謂是清朝平定三藩之亂最大的功臣。



但也正是因為周培公功勞過大,又是以漢臣的身份手握數十萬雄兵,這讓康熙起了忌憚之心,再加上滿臣的讒言,最終周培公被貶到了盛京。就是這樣一個在南方長大的周培公,到了盛京這樣的極寒之地,自然引起水土不服,也就是如此,周培公的身體越來越差,最終不堪重負,周培公走了。



當然以上只是電視劇中的劇情,並非是真實歷史。


澳古說歷史


周培公之死應驗了一句鐵的定律,這句話不論古代還是當代屢試不鮮,而且周培公在炮轟王輔臣管轄的十萬大軍和30萬平涼成百姓時,他已然預測到自己的下場,但是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

首先這個問題我要給大家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角度一:從《康熙王朝》電視劇角度來分析,周培公病死於雪國盛京,臨時前送給了康熙一幅《皇輿全圖》,此圖前無古人,堪稱大清最全最精準之圖。

周培公為什麼會死在雪國盛京呢?

注:《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是病死在滿人的老家盛京的,而非被處死,周培公的病源於對康熙的不滿,也是給漢人爭了一口氣,以命證忠心。

周培公病死盛京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 周培公生不得時→其為漢人,不是滿人,如果其為滿人則可如日登天,稱王封侯,指日可待,

  2. 小人陷害→背後受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等人的彈劾,兩人多次在康熙面前提及,周培公如脫韁野馬,與圖海武將,強強聯手,氣吞山河,恐其有成為第二個吳三桂的趨勢,多次給康熙煽風點火,康熙基於其為漢人的基礎,只能退而求其次,以防萬一,把周培公“關押候審”,把其發配至滿人的老家盛京雪藏,秘密監視其一舉一動,

  1. 周培公被康熙從“九層妖塔”根部推崇到塔尖,在其春風得意之時,臨門一腳,將其再次踢到塔底,換個說法就是把一支在油鍋中活蹦亂跳的魚蝦,瞬間撈起,放入低溫零下100度的冰箱裡雪藏,魚蝦會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和心情?

相信此時的周培公和這個狀態的魚蝦一語同態。

角度二:正史上週培公的到底死於何時?

正史上的周培公有兩大作為:

1,勸降陝西提督王輔臣

三藩叛亂期間,以吳三桂為首的三反叛軍想與王輔臣等人聯合抗清,康熙派遣周培公和黃錫袞一併阻止王輔臣等叛軍,不料王輔臣被周培公勸降,康熙甚是欣喜,於是封其為議政道臺,賞黃馬褂,但其上任後因與“領導”不合,主動辭官返鄉。

2,周培公可以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葛爾丹叛變之時,周培公再次獻良策,被康熙二次啟用,但是不幸的是周培公在剿滅葛爾丹的行程中死於任中。

以上,兩個角度都證實一句定律: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皇家慣用的伎倆,不論古代還是現代,均是如此。

新官上任三把火!

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清朝康熙年間,周培公文武兼備、剛正毅勇、才智過人,他深諳治世之策,深知為人之道,是康熙身邊重要的謀士,然而這樣的一個人,在官場上如此知進退,如此為自己保身,但還是落得了貶謫的下場,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生於公元1632年,他自幼喪父,隨母親一起生活,雖家境貧寒,但也能勉強度日,但好景不長,在周培公十歲時,母親在李自成作亂時喪命,自此周培公無依無靠,在衙門中做一名小吏。

後來周培公依附進入京城,結識了康熙的老師伍次友,伍次友很賞識周培公的才華,就把周培公引薦給了康熙。


康熙實行削藩引發了吳三桂起兵反清,吳三桂策動陝西總督王輔臣在北方反叛呼應,康熙認為陝甘地區為西北邊防重地又近京師,對朝廷構成直接威脅,因此康熙把主要精力放在西部戰場。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大將軍,統轄陝甘征討大軍,,王輔臣擁兵自重,以驍勇善戰聞名,清將都有點怕他,不敢輕易出兵,王輔臣也沒把清兵放在眼裡,對10萬清軍圍困毫無懼色,沒當一回事。


圖海一到平涼,諸將勇氣頓增,紛紛請命攻城,周培公是圖海的副手,還是重要的幕僚,他挺身而出向圖海提出“說降”之策,由圖海上奏康熙,並因此得到了康熙的召見。

周培公看準了王輔臣反叛乃形式所逼和被利所誘,他憑自己三寸不亂之舌單槍匹馬孤身入敵境,最終勸降首鼠兩端陝西總督王輔臣,王輔臣一投降,清廷西北大患消除,局勢轉危為安。


平定王輔臣陝甘叛亂,不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脅,還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對有功將士論功行賞,委以重任,周培公對獎賞只有一個要求,希望皇上能為母親請旌,其父母親都得到了朝廷的追封。

周培公就回家為亡父亡墓守孝三年,期滿後到山東任職,在山東任職期間與山東總兵意見不合,只幹了三年,就辭職歸隱。


公元1690年閒賦在家的周培公仍不忘朝中大事,他得知西北蒙古噶爾丹反叛,便主動向康熙提出鎮守邊疆的任務,其實他還是最想到前線戰場上效力,康熙同意了太多請求,只是封他為盛京提督,調到東北去任個閒職,盛京也就是滿清的老巢,連他滿清的將領都不願意去的地方,肯定是條件相當差的地方,周培公心灰意冷,硬著頭皮就去了。

由於水土不服,又身患重病,周培公在那裡苦苦支撐了十一年,於1701年病逝,享年69歲。


周培公之所以不被康熙重用,這樣的原因就是周培公是個漢人,周培公很有才華,有勇有謀,本來是一個很好的謀臣,但康熙還是對漢人有不相信的原因,因此周培公在立了大功之後就棄用了他。

其實在電視劇《康熙王朝》裡,誇大了周培公的功勞,在征討王輔臣的過程中,圖海本來就是撫遠大將軍,而周培公是圖海的副手,在七進七出招降王輔臣的過程中,周培公確實有功,全國的地圖也不是周培公所繪,康熙就是一個滿人,對漢人就是不信任。


周培公一生勞苦功高,在大清風雨飄搖的時候,挽救大清於危難之際,在清朝的歷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頁,只可惜鋒芒過盛,兔死狗烹,最後被打發到寒冷的盛京,而周培公一心為了滿清就這樣死在了寒冷的邊疆,一個賢臣間接地死在了一個賢君之手,確實叫人哀嘆不已。



遺產君


《康熙王朝》裡的周培公通古博今,智慧超群,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卻落得個淒涼的下場。不過,歷史上的康熙並沒有處死周培公,頂多只是苛待了他,因此用“兔死狗烹”來說就不太合適了。


史書記載,在清朝爆發三藩之亂時,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在南方造反,而西北軍閥王輔臣則在北方響應,試圖對清朝形成南北夾擊。值此危急時刻,大臣周培公主動請纓前往平涼城勸降了王輔臣,因此為清朝立下大功。消滅了王輔臣後,清廷便能集中力量對付南方的吳三桂等人了。


不過,歷史上功高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是很常見的。康熙皇帝的氣魄未能超過漢高祖、明太祖,而周培公的結局與韓信、傅友德相比,也僅僅是保住了性命而已。

三藩之亂後,康熙皇帝遠調周培公到山東任職,其實就是不太信任他的表現。後來,周培公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主動辭官回了鄉。直到康熙29年,周培公才被重新啟用為盛京提督,遠離朝廷中心,只是負責守衛邊疆而已。此後他便一直留在邊疆,直到去世。

其實歸根結底,康熙薄待周培公的主要原因無外乎有兩點。第一是認為周培公功高震主,所以需要加以鉗制。第二則是因為他是漢人,因此清廷對他有所保留。



世界人文通史


周培公之所以被後世人經常提起,除了他在康熙年間作為康熙身邊的重要謀士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他的死因。周培公曾在平定三藩之亂時,勸降過王輔臣,後來又被康熙委以重任,可是事情的蹊蹺之處在於,王輔臣最後死在了去赴任的路上。有不少猜測說周培公的死與雍正有關,但是真相究竟是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真實歷史如何?

周培公的出身並不是太好,自幼喪父,周培公和母親相依度日。在李自成進攻荊郢間,母親殉難,至此之後自己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沒有依靠也沒有負擔。後來的一次契機,他跟著富貴人家來到京城,又因為種種契機,他走上了仕途之路,最後還擔任了內閣供奉,這是他在悽苦的童年從來沒有奢望過的。

康熙年間,因為康熙的廢三番的決定,激起了吳三桂發動叛亂起兵造反,並且要求在陝西地區的王輔臣在北方接應他,在接到消息之後,耿精忠和王輔臣先後發動叛變,然而康熙為了不讓他們有聯繫的機會,委派周培公帶領軍隊從多個地區阻攔吳三桂的軍隊。但是康熙後來意識到其實王輔臣在陝西的人馬才是對京師威脅最大的,於是開始征討王輔臣。

但是王輔臣可不是那麼好征討的,他一直以驍勇善戰戰場殺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而出名,清朝的帶兵將領都很怕他,在攻城前夕,周培公突然想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也許可以不用費一兵一卒便可以拿下王輔臣。周培公深知王輔臣的叛變無非就是因為自己的利益受損,但是如果清朝承諾他消藩之後仍然能夠給予他高官俸祿,那麼王輔臣肯定會投降。於是周培公自動請纓前去做說服工作。康熙知道之後對周培公的勇氣膽識和精幹非常佩服,隨後他被封為參議道臺,前去招撫。果然不辜負康熙的期望,一番勸說之後,王輔臣竟然接受了清朝的招撫。

在那之後,周培公在老家為母親守了三年的孝,孝期滿後覆命去山東任職,但是很快因為與當地官員意見不合產生矛盾,周培公覺得不能在繼續赴任因此決定辭職回荊門老家,但正好遇到西北蒙古族首領噶爾丹率眾反清,周培公請命自己前去平叛,康熙任命周培公為盛京提督,可是在周培公拿著任命書去上任的途中竟然去世了。至於去世的原因,在影視劇中表現的是他因為被康熙調往盛京,最終病故。但就是事實是怎樣,顯然影視劇和歷史記載以及野史傳送都有所不同,而我們作為後代人,逝者已矣,我們只需將他的功勞銘記在心,永傳後世就可以了


月夜羽夕


周培公幫康熙平定三藩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自古以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朋友們,對其中一個劇情印象特別深刻,一代名臣周培公為康熙出謀劃策,平定了三藩之亂,為平亂治國做出了貢獻,但仍免不了發配邊疆、客死異鄉的結果,但周培公死後,一代皇帝康熙竟又為其守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周培公為什麼會落得如此下場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周培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生於1632年,湖北荊門人。幼年喪父,十歲時,李自成進攻荊郢間,其母孫夫人殉難而死,周培公落魄無依,成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顯赫者進入京城,擔任內閣供奉。其智商超群,情商高配,人情練達,談吐儒雅,不卑不亢。是康熙帝身邊的重要謀臣之一,官至參議道臺、山東登萊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亂時,曾勸降割據平涼的王輔臣。

1、周培公勸降王輔臣,憑三寸不爛之舌拿下平涼。

康熙十三年(1674年)臘月,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策動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反叛呼應。在耿精忠、王輔臣先後發動叛變後,吳三桂曾試圖應援、打通與耿、王的聯絡,使叛亂地區聯成一片,迅速壓縮對清軍的包圍圈。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任命圖海為大將軍,統轄陝甘征討大軍。王輔臣擁兵自重,以驍勇善戰聞名,清將都有點怕他,不敢輕易進兵,他也沒把清兵放在眼裡,對10萬清軍圍困毫無懼色,目空一切。

周培公向圖海上取平涼策,被召為幕僚,他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陝西關中地區是天下脊樑,吳三桂這次造反不及時從雲南取道四川進取陝西,而盤踞在湘鄂之間與荊襄官兵對峙,實在太不會算計。現在,王輔臣起來造反,舉足輕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勢所逼和捨不得高官厚祿,這好比白內障患者渴望重見光明,又恰似半身不遂者企求站立行走。如果朝廷派個能說會道的人前去勸誡,王輔臣必然會懸崖勒馬,投降朝廷。這樣也就用不著興師動眾與他們硬碰硬了。圖海聞周培公之言,正中下懷,可是眼前並無合適的人可派。

周培公與輔臣手下參將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周培公奶孃龔嬤嬤的兒子)均是同鄉,曾屢勸王輔臣歸降,王舉棋不定。他們設法將內部情況寫成文字,用蠟丸封閉,密送周培公。周培公利用這一有利條件,自告奮勇,主動請纓,願冒死進城勸降,說:“如果前去說服了王輔臣,那是大學士的福份;如果遭到不測,自己則死而無怨。”

圖海聞聽此事後十分高興,星夜趕寫奏本送至京城。康熙皇帝當即傳諭周昌進京,並親自在乾清宮召見。聽完周培公的設想後,康熙帝嘉封周培公為參議道臺、銜一品,賜穿黃馬褂,攜帶諭降詔書,前往平涼招撫。

圖海命周培公攜帶康熙帝赦詔,再次進城撫慰。王輔臣派龔榮遇率士民代表出城,向圖海獻平涼名冊,其子王吉貞及總兵等上繳吳三桂投遞的函札及“平遠大將軍印”、“陝西東路總管將軍印”各一顆,接受清廷招撫。

2、周沛公被委以重任,意見不合辭官歸家。

平定王輔臣陝甘叛亂後,朝廷對參戰的漢將分別論功行賞,委以重任。周培公對獎賞只有一個要求:母親孫氏以父死殉節,望皇上能為母請旌。圖海奏請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為山東登萊道,並對周培公母親孫氏予以嘉封。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誥封其母孫氏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封贈為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康熙皇帝還親自御筆為孫氏撰寫祭文,規定了祭祀規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參政吳毓珍辦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後到山東任職,因與總兵官意見不合,難以繼續共事,僅在任三年,便辭官回到荊門家鄉。

3、周培公被貶盛京,死於苦寒之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領噶爾丹率眾反清。賦閒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時關注朝廷政事,希望復起,聞訊後連忙趕寫平叛“條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採納,任命周培公為盛京(今瀋陽)提督,負責戍邊。

後來葛爾丹叛亂,周培公又寫平叛條陳,康熙帝採納後,封周培公為盛京提督。盛京就是今天的瀋陽,當年可是絕對的苦寒之地。周培公被貶盛京11年,這11年周培公盡忠職守,守護邊疆安寧,並且在這11年間收集史料,繪製了一幅大清全輿圖,臨死前周培公不僅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還把這幅大清圖上呈給康熙,正因為有了周培公的大清圖,康熙才知道了葛爾丹覬覦清朝國土的野心,也就有了後來康熙三徵葛爾丹,平定準噶爾叛亂;也知道了臺灣雖然只是彈丸之地對清朝來說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國土,所以在施琅成功收復臺灣後將其納入福建省來管轄。1701年,周培公死於任上。

4、周培公多次立下戰功,為何仍被處死?

周培公雖然多次立下大功,但其終究是漢人,在當時的朝廷中,滿人和漢人勢如水火,畢竟清朝是滿人的江山。當時的滿清大臣嫉妒周培公的功績和才能,況且周培公又是漢人,沒有背景,再加上週培公掌控幾十萬大軍,達到了功高震主、擁兵自重的地步。有人向康熙諫言,說周培公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吳三桂。即便是英明的康熙皇帝也不得不順水推舟,貶謫周培公,將周培公發配盛京任提督。這是一個一石二鳥的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周培公的才幹對抗羅剎國,另一方面盛京是康熙的老家、大清龍興之地,可以牢牢地監視周培公。使得無論是滿族大臣還是康熙自己都覺得合情合理,不過周培公就悲劇了!周培公被調往東北,因是南方人水土不服,身患重病。被康熙發配到盛京11年,周培公受不了那裡的嚴寒的天氣,半年沒有下過炕,就病死了。

可憐一代名臣就這樣死在了酷寒之地,小編認為:周培公的死也是康熙皇帝所不願看到的。康熙表面上是發配周培公到盛京,實則是為堵滿臣之口,暗中重用周培公。在清朝歷史上,盛京提督都是八旗將軍承擔,而周培公作為一個漢人能夠得此重任,可見康熙的信任。這個重要的職位能夠委任的人,首先得是放心的自己人,其次要有統兵之能才行。所以周培公擔任此職位,表明了康熙對其能力和忠誠的絕對信任。另外,盛京雖屬苦寒之地,卻是清朝的大後方和龍興之地,康熙將盛京留給周培公,是將自己的命脈起源放到周培公手中,所以罷黜、流放一說子虛烏有,晉升、提拔、重用才是真,康熙為其守靈就是最好的證明。可能是因為其年老體衰,水土不服而最終死於任。





葛大小姐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出身寒門,才華極高,既有很高的戰略眼光,又能上馬馳騁疆場。然而周培公的結局並不好,雖然談不上兔死狗烹,但他的貢獻與獲得並不匹配,最終身死寒冷的北國。周培公有這樣的結局,與滿清高層長期以來對漢人的防範與猜疑有關。

清朝靠馬上起家,後金時實行的是奴隸制的漁獵傳統,十分羨慕中原文化,入關以後,在對待漢文化問題上,除了保留少數的服飾、頭髮等本民族特色外,基本上一邊倒地學習和融入漢文化。政治上主要沿用前明的制度,同時也吸收各朝代部分好的制度。

然而,在對待和使用漢人的問題上,滿清統治者基本上既用且疑,採取各種措施進行防範。

一是用八旗貴族全面取代漢族地方勢力。吳三桂等三藩起兵失敗後,漢人地方勢力不再佔有優勢,特別是負有掌兵之權的全國八大總督中,大部分為滿族勢力所佔。這一狀況直到太平天國以後才有所改觀,此時因鎮壓太平天國,漢族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滿清想除之而不得。

二是在滿漢通婚問題上,對漢族女子進入後宮有嚴格限定。滿清皇室在對待蒙古族和漢族女子上有很大區別。雖然康熙及後繼的帝王也陸續聚漢族女子為妃,但在後宮的地位是比較低的,她們的兒子沒有皇位繼承權,永遠只能當庶出的皇子。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在平三藩過程中立了大功,但卻在最後關頭被康熙用圖海取代他,隨後又貶到東北去。雖然周培公死是康熙為他守靈,但這僅僅是電視劇情而已,現實中不可能這樣的。


華哥雜談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這一角色被二月河先生刻意誇大了,其實真實的歷史上週培公只是一個小人物,他的一生基本可以用三件事來概括:一是說降王輔臣,二是為母親請旌,三是任盛京提督,其餘都沒有什麼光彩的事蹟,更沒有什麼獻地圖、病死盛京等事蹟,甚至有學者懷疑周培公並未就任過盛京提督,因為在《清史稿》上並未有過這樣的記載。

那二月河先生為什麼要如此誇大周培公呢?我分析有二個原因:

第一:清初時期的朝廷漢臣並沒有多少存在感,而二月河的小說必須要體現漢臣的作用,不然小說的定位就歪了。從清順治時期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亂之間,清廷是對漢人防範非常大,漢臣根本進不朝堂核心,如果小說寫出來的都是滿人的奮鬥史,那讀者第一反應就是懷疑這一小說的定位問題了,而這顯然不符合小說對讀者群體的期望。

第二:小說必須要有主線和輔線,相比於康熙這個主角,估計讀者更喜歡裡面的伍次友、周培公、姚啟聖等人,他們或大才隱士,或令人惋惜,或大氣晚成,相比於枯燥的歷史和皇帝,有血有肉的人才更吸引讀者。


三多學歷史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名叫周昌,字培公,生於1632年。周培公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十歲的時候,母親在闖王李自成作亂中不幸喪命。從此以後,周培公成了孤家寡人,無依無靠。長大後,周培公從小吏坐起,一步一步開始在官場顯露頭角。



清軍入關明朝滅亡之後,周培公開始為清朝效力。 當時康熙帝認為藩王權勢巨大,如果不及時剷除,恐有後患,於是下令削三番,不料此舉逼反了吳三桂等人,他們發動了三藩之亂。吳三桂還說服了陝西提督王輔臣一起跟他造反,並讓王輔臣在北方與自己呼應。康熙帝憂心忡忡,心神大亂,這個時候,周培公挺身而出。於是康熙任命圖海為大將軍,讓周培公隨他一起去剿滅王輔臣。然而王輔臣驍勇善戰,絲毫不畏懼清兵。周培公審時度勢,認為此時最好的計策是勸說王輔臣投降。周培公主動請纓,冒死進人城勸降了王輔臣。平定王輔臣的叛亂,不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違危機,也為剿滅吳三桂等奠定了基礎。然而康熙帝論功行賞時,卻出乎意料的把功勞都給了圖海。



康熙為什麼會這麼做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清朝是滿人入關,奪取的天下。他們自然不會給於外族人過高的官位。在當時,滿族人的身份是最為最貴的,其次是蒙古族等族,最後才是漢人。所以在朝廷需要滿足權貴團結一致的情況下,康熙不得不選擇犧牲周培公。縱然他有著很高的功勞。



2. 因為潔身自好,周培公從來不結黨營私,更不屑諂媚與當朝大學士明珠等人。而明珠素來就對周培公不滿,在這次周培公平定王輔臣叛亂之際,因為害怕康熙重用周培公,於是接二連三在康熙面前說了很多周培公的壞話。一面是剛剛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一面是權傾朝野不敢得罪的大朝大學士,權衡再三,康熙再一次放棄了周培公。



3. 第三個原因是說因為當時周培公手上有三十萬的軍隊,四十門紅衣大炮,康熙非常懼怕,而且周培公不像吳三桂等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文武全才,害怕周培公一旦造反自己也不是其對手。所以沒有給與他更高的官階和相應的賞賜。

最後周培公是在憂國憂民中病死的,不是康熙處死的。但周培公晚年過的不如意也是拜康熙所賜。可惜一代忠臣,終究沒有落得一個很好的結局。


三七的歷史書屋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其實也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伍次友的學生,一個才華橫溢的落魄書生,可是科考卻不順利,因為沒有再考試中避諱康熙之名“玄”字而被趕出考場,卻在流落街頭給一個賣豆腦的小丫頭伸冤的時候撞上了微服私訪的康熙,一步步得到了康熙的重用。

周培公成了康熙的重臣,謹慎的他提前發現朱三太子和太監要作亂,更是勸降王輔臣,又為康熙平定三藩籌謀劃策立下戰功,但是結局卻不好,因為是一個漢人,受到不信任和排擠,被貶到了盛京,在盛京抑鬱而終,周培公並不是康熙處死的,但是死因或多或少還是和康熙有關係的。

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也還有一定的道理。

周培公在平定三藩快成功的時候被召回去。

周培公是伍次友的學生,比伍次友更能觀察人,第一次遇見微服私訪的康熙就認出他的真實身份是皇帝,可惜他沒有伍次友看得深刻,伍次友知道滿漢不能通婚,更不敢和皇帝爭搶女人,他不敢要蘇麻喇姑,一個人輕輕走了,沒帶走一片雲彩,但是一生也活得逍遙自在。

周培公是他的學生,拿著他的舉薦信去了京城,科考不順利可是遇見了微服私訪的康熙,康熙知道自己老師伍次友的厲害,欣賞周培公的才華就重用了他,把他帶回去進了上書房,直接可以和明珠、索額圖、陳廷敬等人一起出謀劃策,商定大事,做最漂亮的就是商討裁撤三藩的大計了。

可是周培公終究只是一個漢人,受到排擠,康熙也在平定三藩快要成功的時候把他召了回來,周培公沒有任何抱怨,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我終究只是一個漢人。”周培公被康熙任命為盛京提督,其實就是貶去了盛京,對於一個南方人來說,冰天雪地可不是一個好地方了。

周培公給康熙獻上《康熙皇輿全覽圖》。

可憐周培公這樣一個大功臣就去了盛京,可是他去了之後卻沒有任何怨言,還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用十年時間繪製了《康熙皇輿全覽圖》,就是清朝疆域圖。周培公把皇圖獻給了康熙,說只是自己的一幅畫,還舉薦了有才能的漢人姚啟聖,康熙被震撼了,同時也覺得非常內疚。

康熙聽信滿族大臣的話,不敢繼續重用周培公,誰知道周培公對自己這麼忠心了,他非常內疚,重用了姚啟聖,也親自給周培公守靈。

周培公始於康熙,死於康熙。


周培公原本是一個落魄的書生,他所有的輝煌都是康熙給的,但是說他死於康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周培公對大清大康熙是忠心耿耿,油盡燈枯,耗盡心血,卻被康熙隨意就貶去了盛京,一個南方人很難適應,雖然沒有抱怨還在畫皇圖,但是內心肯定不舒服,最後是抑鬱而終。

個人覺得有一句話很適合形容這件事:

伯仁非我所殺,伯仁因我而死。

周培公非康熙所殺,周培公因康熙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