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近日,網傳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即將進行拆遷改造,華商體育從相關渠道獲悉確有此事。據介紹,拆遷改造相關手續正在進行,改造後的市體將成為一座新的現代化運動公園。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承載幾代老西安的記憶

  這座位於明城牆內唯一的綜合性體育場,承載了老一輩西安人的記憶。

  體育場建於1952年10月,是在原革命公園體育場基礎上建造而成,在68年的歲月裡,先後經過三次大的提升改造。

  新中國解放初期,西安市人民體育場建於革命公園遺址上,1951年開始修建工作,於1952年完工,內設跑道田徑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並在當年舉辦了陝西省暨西安市首屆人民體育運動大會,正式命名西安市人民體育場。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1952年—1966年,西安市體育場增建游泳池,體操房,燈光球場,溜冰場,這些設施承載著老一輩西安人的回憶。也正是那個時候,創造西安體育史一大奇蹟,平均每年120萬人次在場內進行比賽。

  1980年足球場建成,至今還被業餘足球愛好者利用。90年代,市體承載著陝西職業足球的火苗正式起航,原八一隊、陝西國力隊的金牌球市從這裡走向全國。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如今,市體已成為市民晨練、業餘足球愛好者的根據地。但因設施配套陳舊老化,功能欠缺,佈局散亂等原因將被拆遷改造。

  陝西職業足球誕生地

  對於陝西足球來說,市體有著特殊意義。陝西職業足球就是從這裡起航走向全國,95年的八一隊,隨後的陝西國力隊、西安安馨園都將主場設立與此。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懂球帝/圖

  1995年,中國足球職業化第二年,西安商人李志民承接了八一隊在西安的主場比賽,當時主場設立在市體,從此,職業足球的種子在三秦大地生根發芽。同年,八一隊最後一場對陣北京國安,終場結束,八一隊一比零戰勝國安,全場1.8萬人跳下看臺慶祝球隊保級成功,場面火爆。

  時至今日,擔任八一隊比賽現場播報員的柯興平都難掩激動。“八一戰旗火樣紅,歡迎子弟兵到古城!八一隊,加油!”這句口號響徹西安市體育場,柯老回憶說。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國力隊徽

陝西國力夢開始的地方

  1996年,看到職業足球潛力的李志民勵志打造一支陝西隊,於是放棄了原有的八一隊,保留了教練班底後開始打造屬於陝西本土的球隊,自此陝西國力誕生,主場定為西安市體育場。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時任國力主帥賈秀全

  西安市體育場舉辦的“國內四強邀請賽”,這也是國力成立的第一場比賽。

  國力初期因是乙級球隊,加之未能有亮眼的成績,所以起初西安市體育場的上座率並不高。直到1997年,全國乙級聯賽四分之一決賽,陝西國力1:0長春亞泰成功晉級甲B,作為國力主場的市體上座率陡然攀升。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時任球場播報員柯興平1996年3月在市體育場主持國力成立全國四強足球邀請賽

  據柯興平回憶,每到比賽日都有2萬多球迷湧進市體看球,國力主場比賽,場場爆滿,這讓原本只能夠容納一萬八千人的市體育場顯得有點“擁擠”。場地的侷限絲毫沒有阻擋球迷熱情,陝西球迷開始將市體育場定為聖地。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因省體落成國力搬遷 市體擱置

  1999年,省體育場建成,隨之國力主場搬至新球場,完成歷史使命的市體育場便一直擱置,隨後成為西安市群眾足球發展的起源地。群眾足球聯賽一直在市體開展。後來為了適應群眾比賽的需求,也進行過簡單的翻修,更換過草坪。

  無奈相關設施的老舊和人員集中地安全問題,此後沒有在舉辦過職業足球比賽沒,更多時候舉行一些演唱會和“古文化藝術節。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陝西省體育場

  如果要用一種比喻,西安市人民體育場更像是陝西職業足球的一片沃土,在這裡誕生了職業足球的種子,慢慢發芽,無意間發現這粒種子已成長茁壯時,滋養陪伴它的市體也慢慢變老...

  如今的市體要迎來拆遷改造,很多次經過西五路的球迷都感嘆這裡曾經熱鬧非凡的日子。它早已不在充滿生機,更算不上美觀,但屬於這座體育場的記憶,從不會被人們遺忘。

西安市體育場即將拆遷 承載幾代老西安記憶 見證陝西國力隊誕生

  改造後的西安市體育場將是一座新型現代化的體育公園,期待未來。再見,老市體。來源:華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