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孩子孫楊,被孫媽媽給毀了

孫母:“即便全世界都要與你為敵,我也站在你這邊”

孫楊:“我不想與全世界為敵”

孫母:“我幫你”

在被CAS(國際比賽仲裁庭)仲裁委員直言,出席聽證會作證的孫楊媽媽起到了最幫倒忙的作用後,網友發出這樣的對話來調侃孫楊的媽媽。

關於2018年9月4日晚,孫楊涉嫌“暴力抗檢”事件的真相是什麼樣的;對被禁賽8年上訴的結果會是如何的,我先不站隊也不忙著去批判。我想說的是,當孫楊一次次在國際舞臺上讓五星紅旗升起、國歌響起的時候,無論是誰也否定不了孫楊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否定不了孫楊媽媽愛孫楊的一顆心。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只是孫楊媽媽,你的愛在成就泳壇孫楊的同時,也毀掉了孩子孫楊。

小時候的孫楊有深水恐懼症,在他第一次去大池子訓練時,無論怎樣他都不敢下水,後來在教練的“幫助”下,孫楊緊抱著浮板飄在大池子裡,一邊小心翼翼地練習打腿,一邊聲嘶力竭地害怕大哭……後來,孫楊一聽到要游泳就發憷,可爸爸媽媽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只要孫楊有不想訓練的想法,爸爸媽媽就輪番上陣勸孫楊,實在不行就直接下狠手,把小孫楊直接丟進泳池,任他哭隨他鬧,只要能好好訓練,甚至還用打的……

有次孫楊沒有達成訓練,縱使知道孩子小正是調皮貪玩,孫楊媽媽也還是氣得讓孩子自己跑步回家,大夏天的,頭頂大太陽,孫楊跑了半個多小時自己回了家。孫爸爸看著小臉紅彤彤的兒子很是心疼,而孫媽媽卻說:“你不要去管他,否則我就動手打他了,自己做錯了就是做錯了……”連當時孫楊的教練都說:“楊明(孫楊媽媽)挺狠的,也算是孫楊的半個教練了!”

從此,孫楊往後的日子就永遠與游泳掛上了鉤——白天上學,下午放學就接著訓練,沒有周末沒有假日。這樣“全封閉式”、“被包辦”的生活,造就了孫楊在私下的孩子氣:採訪時經常哭鼻子,特別容易害羞,情商低。也難怪在被宣佈禁賽8年後,外教絕交,明確表態不支持上訴;媒體痛批,各種黑料;朋友失聲,艱難時刻竟沒有真正的朋友為他鳴冤。真是“成也孫媽,敗也孫媽”呀!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中國“神童”,也被這樣的媽媽毀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另一位被媽媽毀掉的中國“神童”——魏永康。一位13歲上大學,17歲進入研究所博碩連讀的孩子,讀高中時還需要媽媽來給自己餵飯,大學要媽媽陪讀、洗頭,但凡自己想做點別的事情,媽媽就會大聲制止,並且聲色俱厲地告訴他:“學習就是你全部的任務”。所以除了學習,魏永康沒有其他的“瑣事”,包括與同學往來、培養自己的興趣。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在讀研究生期間,魏永康覺得自己長大了,不需要媽媽來陪讀了,之後卻發現自己沒辦法安排學習與生活,甚至連吃飯、天冷加衣服還需要教授的提醒。因為自己只管讀書,不與人往來,就連考試時間變了也渾然不知,甚至連碩士論文最後的提交日也錯過了,3年後,他被勸退回家。

魏永康的媽媽怎麼也想不到,曾經被所有人視為神童的兒子現在卻淪為了笑柄,變得這麼沒用,她又是打又是罵,當孩子哭著叫她媽媽時,她才停下手來,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還有許多媽媽像這兩位媽媽一樣,對孩子事無鉅細的照顧著,而等孩子進入社會,在面對各種各樣的難題與挑戰時,孩子通常會選擇“哭鼻子”或“找媽媽去解決”,這時候媽媽們又會批評孩子不爭氣、沒用。

可孩子的不爭氣、沒用又是誰造就的呢?在國外,孩子滿18歲後就要自己養活自己了,相對比在中國,哪怕已經結婚成家了,還有不少孩子在接著“啃老”,貌似中國的家長更有責任感,可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當孩子走路摔倒,要媽媽扶起來時,媽媽每次都懶得動手,只是告訴我:“加油寶貝,你可以自己站起來”
  • 當我不小心把衣服撒上果汁時,媽媽不幫我洗,還勸爸爸不要幫我,沒辦法我只好自己學著洗了
  • 當我綁不上鞋帶向媽媽求助時,媽媽幫我綁上讓我看過後竟又將其解了下來,還告訴我說:“寶貝自己試試”
  • 後來我喜歡上了拆玩具,我想知道為什麼小汽車會跑、青蛙會跳……雖然我拆壞了許多,但媽媽並沒有責怪我,還與媽媽一起指導著讓我裝好。
  • 與小朋友一起玩小汽車時,小夥伴的小汽車突然不動了,他急得直哭,我就拿起來試著修了修,試了好多次,終於將它修好了,小夥伴也笑了。

一位曾經覺得媽媽很懶,有些不喜歡他的孩子,在他修好小夥伴的小汽車時,他突然明白了,是媽媽的“懶”讓他學會了知識,增長了本領,有了獨立性。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是讓孩子終身受益的事情

在孩子3歲左右,許多孩子都喜歡說:“我來”“我可以”。家長要抓住這個關鍵期,引導孩子學會獨立。具體可以這樣做:

1.自己會做的事情要自己做

孩子自己會做的事情,媽媽們就放手讓孩子儘量多的做——自己脫衣服、洗手、洗臉、大小便、綁鞋帶……這些事情在大人看起來很小很簡單,但卻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內容。灌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家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指導,才可能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魏永康當初要是獨立了,那真是前途無量;孫楊要不是被孫媽媽包辦了生活,其他的不說,恐怕禁賽8年的判決也會改寫了。

2.引導孩子學會自己不會做的事情

誰都不是生下來就會做所有的事情的,無論什麼事,都要有第一次,要做一下才可能學會。孩子第一次獨立入睡,第一次自己吃飯,第一次穿衣服……這些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對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積極鼓勵孩子嘗試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鼓勵孩子說:“寶貝,你可以的”。

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積極開導、鼓勵、支持孩子。不能因為害怕飯弄髒衣服,而永遠給孩子餵飯啊!

3.能做的事情要堅持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是朝夕之間就能養成的,也不是會做幾件事情就代表孩子獨立的。獨立性是一個要長期培養、不斷內化的過程,需要家長的積極引導及強化。所以,當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要督促孩子反覆練習、長期堅持,最終才可能內化於心養成習慣。

抱歉孩子,我的愛毀了你!孫楊媽媽給媽媽們上的一堂課

結語

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做的既不是接手代勞,也不是大聲制止,而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問題。

獲得成績固然重要,但獨立性也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呀。願中國今後少一點像魏永康、孫楊這樣的孩子!

最後用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的話結束本篇文章:“凡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由他自己做;凡兒童自己能想的,應該由他自己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