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古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不好,好不容易才能吃飽,所以現在人們打招呼,還經常用

“您吃了嗎”作為招呼語,此外,人們還根據“吃”這個詞組合出了好多新的諺語,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暖飽思淫慾”這個詞,而這個淫的用法與“奇技淫巧”一樣,都代表著無用、不正當的意思。

就像我們現在吃飽了飯,有時候就會拍著肚子,愜意的感嘆一句:暖飽思淫慾。因為人在滿足了自己的溫飽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一些別的勾當。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這個諺語其實是有典故的,當時明代的戲曲家沉採的《千金記》,說的是一個千金大小姐飽讀詩文,不像隨隨便便就找個人嫁了,當時的年輕男女能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很少,而這位小姐也想找一位有文采的人相濡以沫,於是就打算用一個對聯招親。

這位大小姐的對聯方式很奇怪,上聯是“暖飽思淫慾”,而下聯卻遲遲未有人能對出來。

結果到了最後一天,一位才子對出了“飢寒起盜心”四個字,這幅對聯也就變成了當時人們口口傳頌的一個俗語了,你像當時的張恨水《最後關頭·飢寒起盜心》、《雪月梅傳》、《閩都別記》等等有用到了這句話。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的確,暖飽思淫慾,飢寒起盜心。這句話其實就對應著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來過,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也就是最底層的要求,就是吃飽穿暖,第二層是是安全需求,需要找個房子住,第三個層次是歸屬需求,需要組成家庭,第四個層次是尊重需求,需要別人尊重自己,第五個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需要實現自己的理想。

“飢寒起盜心”是第一、二、三層次的需求,“溫飽思淫慾”是第四、五方面的需求,所以老祖宗的觀點跟馬斯洛的需求對應起來了。

而馬斯洛的這個觀點是在1943年提出來的,而中國古人卻早早就瞭解了,只不過是後半句並不多為人所知道罷了。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這個觀點在西方也有這樣的一個經典故事:

說是有一個大善人,家裡住著城堡,十分有錢。有一天下著大雪,他的城堡來了很多乞丐,請求給他們口吃的。於是這位富豪發了善心,把他們都迎了進來,讓他們烤完火之後,讓女傭給他們上了熱騰騰的飯菜。

剛開始的乞丐還很拘謹,結果這些乞丐烤著火爐吃著飯,越吃越放鬆,吃到最後要求主人給他們換上精緻的銀餐具,並且想要品嚐雪茄與紅酒。

富豪迫不得已滿足了他們,結果乞丐們在抽完雪茄、喝完紅酒之後,竟然對富豪的女傭打起了心思,再到後來乞丐們貪圖富豪的錢,直接敲詐勒索了富豪......

所以說,暖飽思淫慾,飢寒起盜心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這句話就是告訴了我們人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人性永遠是貪婪的。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尤其是現在的社會,也之後看透了人性,才能更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其實看人性,曾國藩在《冰鑑》中就有提及,說是人性這種東西,其實他看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就能看的大差不差,當時李鴻章給他推薦了3個人,他只看這3個人的動作神情,就能看出這幾個人的性格特點。

就憑這有點,曾國藩從一個腦子笨、脾氣差的鄉下泥腿子,成長到了晚清四大名臣、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地步。

而曾國藩能有後來的成就,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努力,還有靠的是他背後的男人——馮夢龍。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馮夢龍和曹雪芹、施耐庵齊名,國人卻罕為人知。

馮夢龍是一個奇人,一生創作、編撰、輯錄的書籍相當豐富,至今傳世的代表作有小說《三言》、《東周列國志》以及紀史之作《情史》、《笑府》……門類之廣、數量之多,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囊全集》了!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人人讚揚曾國藩的人生大智慧,卻罕有人知,曾國藩的智慧就是來源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就連馮夢龍自己也說:"天下無餘智", 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康熙、乾隆將它稱為"國之利器", 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智慧,倍加珍愛,只准內部傳閱;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讀此書,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機智過人、妙語連珠。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曾國藩自己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 ,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如果說只讀一本書 ,能讓你變的通達明智,非《智囊全集》莫屬。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這本書裡面,還把陳夢龍的點評都完整的收納,註釋詳盡,更容易讀懂。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它裡面的每個故事,都取自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蹟,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

故事都非常精悍,多則幾百字,短者按文言文字數算還不到100字, 短短几分鐘,便可輕鬆閱讀數則古人智慧典例。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如果你人生路上遇見了什麼不順心的地方,或者是想要成就大事,不知道如何做的,又或者是你現在深處迷茫,遇見了給你使絆子的小人,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

合上書籍,似乎對人生釋然了,因為讀懂了人性的複雜,讀懂了人生的智慧

俗語:“墳上無草少家資”,前面還有一句,注意一下你家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