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學習高手的3個超有效祕訣

一、持續保持高強度的內容輸出

因為我自己也是一個自媒體人,雖然沒什麼名氣,但在這個圈子也認識了不少有名氣的作者。

17年認識了一位自媒體大咖朋友,聊熟了時常向他請教一些問題,每次給他打電話問他在幹嘛,他都說自己在看書。

我說哥們有必要麼,天天看那麼多書,你自媒體都做的很成功了啊。他說了一句瞬間改變我的話:“不看書怎麼輸出?”

如何成為學習高手的3個超有效秘訣

我當時一下子被這句話給點醒了,我是從16年底就開始寫文章,但寫的比較隨意,想到啥就寫啥。也沒有刻意的說去系統化的輸入知識,然後系統性的輸出。

自那以後,我就開始為了寫一篇文章,時常去閱讀查看相關的資料。久而久之,主動學習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因為不學習無法持續輸出。

去年,有一位新人,在自媒體界迅速崛起。相信很多朋友也讀過他的文章,他叫盧克文。

我也是他的讀者,他寫的文章很有可讀性,類型是國際形勢時事分析的。他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他自己說過一點,有時候為了寫好一篇文章,要提前閱讀學習一百多萬字的材料!

試問這一點一般人如何能做的到?

這就是你能夠迅速成為學習高手的一個秘訣,持續保持高強度的輸出,以此來倒逼自己高強度的輸入。

寫作無非就是一件輸入與輸出的事情。

如果你沒有持續的學習,很快你就會被掏空,寫無可寫。為什麼很多人寫不下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持續輸入,不知道寫什麼了。

所以,如果你想逼迫自己持續性的學習,很簡單,像我一樣,開個公眾號持續寫文章輸出。這樣有一個輸出的要求與壓力,你就會主動大量的去學習。

只有保持飢渴的狀態,不斷的掏空自己,才能做到比常人更快的積累,更快的進步。

二、主動找大神碾壓自己

人性決定了人只喜歡去碾壓別人,很難忍受被別人碾壓。很多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區,在舒適區內跟自己玩耍,從來沒想過打破慣性,把自己的舒適區不斷擴大。

高手呢,往往與此相反。他們享受被別人碾壓,他們會主動尋找一些大神來碾壓自己,加入大神們的圈子,與比自己強的人呆在一起,暗中觀察與學習別人的優勢。

我所認識的朋友,能夠稱得上牛逼的,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年都要加入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圈子。去鏈接不同領域的大神,大咖,大牛們。


如何成為學習高手的3個超有效秘訣

他們說,不被別人碾壓,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裡,也不能學習到別人的長處,別人為什麼能夠做到那個程度。他做對了哪一步,為什麼我們就無法做到呢。

雖然我們不一定可以趕上人家,但起碼要弄明白,人家是怎麼做到的。一旦弄明白這套思維,就可以實現跨界的降維打擊。

所以,你要想成為一個持續高效的學習高手,就必須要找到在某一個領域能夠碾壓自己的朋友,跟他交流,感受這種差距。也許會很不爽,但這種不爽能夠令你快速成長。

如果你一直只跟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這種感覺雖然很爽,但請問,這些人能夠教給你什麼東西?他們能夠讓你有一種持續學習成長的動力嗎?

三、寫我所做,做我所寫

有這麼一個現象,有一些公眾號,他的閱讀量其實並不大,但一旦作者開始推產品,轉化率大的驚人。為什麼?因為作者在踐行“寫我所做,做我所寫”這麼一個秘訣。

他們的文采也許比不上那些大V,但這個時代的文字已經不看重文采了,而是看,你的文字有沒有個性與情緒。

我們說同類相吸,只要你的文字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你的個性,你就會吸引到跟你同頻的人,或者說欣賞你這種個性的讀者。


如何成為學習高手的3個超有效秘訣

人都喜歡自己,自然也會喜歡與自己相似人,特別是那種言行一致,寫自己的創業故事,把自己所做所想大膽寫出來的人。

當你這樣做了,讀者就是你的一個反饋表。你可以從讀者的反饋中,洞察出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然後進行策略性的調整與修復。

有一點很多不寫作的人是體會不到的,那就是寫作就是一個深度自我反思的過程。有一些自己怎麼想也想不透的問題,通過寫作這個過程,反而能找到答案。

我們知道,學過的東西很容易遺忘,但通過寫作輸出,去分享給別人,這就是一個強化與內化的過程,這是一種高效率的學習方式。

高手,要麼能說,要麼能寫,還有一種,那就是像葉問一樣,能打,我要打十個……

關注我,開啟成為高手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