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疫情以來,戴口罩已經成為了第一防護要求,但對於戴眼鏡的小夥伴來說,就很難受。

因為無論口罩壓得有多緊,眼鏡都一樣會起霧。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對於已經復工返崗的我們來說,口罩+眼鏡=無法工作。

因為眼鏡起霧意味著打字看不清、走路摔跤、騎車撞人、工作效率低下……

一天戴8個小時眼鏡,實際體驗如下: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上帝在我面遮住了眼……

於是眼睛黨們只能頻繁地摘下眼鏡擦拭或者不斷捏口罩的金屬條讓口罩更貼合。

網友們不由吐槽:“什麼時候才會給眼鏡搭配雨刷器啊 ?”

然而與其期待這些不切實際的發明,不如學幾個如何讓眼鏡不再起霧的小妙招。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那麼眼鏡為何會起霧?

眼鏡起霧本質上是人體不斷通過口腔鼻腔排出溫暖的水蒸氣,而戴口罩的時候這些水蒸氣被口罩阻擋,無法順利釋放到空氣中,只能通過口罩邊緣來釋放部分水蒸氣,而這些水蒸氣的溫度要高於眼鏡的溫度,就會由於溫度降低而凝結成小水滴。

所以,當鏡片溫度升高至等於水汽溫度或者高於水汽溫度時,起霧的現象就會消失。比如很多酒店浴室的鏡子不會起霧就是由於鏡子的後面安裝了加熱裝置。但是對眼鏡而言,這樣做顯然是不現實的。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相較於試圖提高眼鏡片溫度的方式,我們不如用表面活性劑塗抹鏡片,這種方式更加現實可行。

那麼什麼是表面活性劑呢?

簡單說,肥皂水、洗髮水、沐浴露、洗潔精、洗手液,這些都是常見的親水性表面活性劑。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它們起作用的原理是,當眼鏡片上塗抹了親水的表面活性劑後,水汽冷凝成小水滴不會再成霧阻擋我們的視線,而是鋪展成小水膜。均勻的水膜不同於水滴,可以大大減少光線的滿散射,從而保持鏡片的高透明度。

但是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千萬不能再眼鏡片上塗抹太多的洗滌劑,塗抹太多之後只會影響眼鏡的透光性,加重眼鏡黨的痛苦。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先戴上橡膠手套,用一根手指蘸一丟丟洗手液均勻塗抹在鏡片上,再用一根手指沾一點點清水抹勻稀釋,邊抹勻邊把泡泡向中間聚攏,抹兩三次之後鏡片會變得透明,最後把泡泡用紙擦掉,這樣不僅不會影響眼鏡的透光性,而且可以持續一整天不起霧。

需要提示大家的一點是,如果佩戴的是氣密性較好的N95口罩,建議壓緊口罩的上緣金屬邊框,起霧往往是由於佩戴不標準。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如果使用的是普通醫用口罩,可以嘗試在上緣金屬條處壓一張紙巾增加密封性。

有些小夥伴為了避免眼鏡起霧會選擇在疫情期間佩戴隱形眼鏡,但其實小編不建議大家選擇佩戴隱形眼鏡。因為在戴隱形和摘隱形的過程中很可能會造成我們的手部和咽部黏膜的接觸,方法不當的話極易造成感染。

眼鏡+口罩=騰雲駕霧?一篇教你拯救起霧的眼鏡


如果一定要戴隱形眼鏡的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儘量選擇日拋。

2. 佩戴眼鏡前後都要認真洗手。

3. 先摘口罩嚴格洗手後再摘掉隱形眼鏡。

希望這篇文章對戴眼鏡的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