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浮沉录三

本土对手的全面围堵

政策的导向不再偏重外资,超国民待遇的风口戛然而止。躺着就可以赚钱的众多跨国公司们猛然间发现年年双位数的增长率不见了。伴随而来的是国内分公司不断汇报上来的客户诉求以及停滞不前的财务报表。海外的高鼻子蓝眼睛高管们对中国的客户表示很不理解,前几天还对你毕恭毕敬,怎么转眼就开始吹毛求疵起来。

可是在一线的中国员工早就经历了从天堂跌倒人间的痛苦,眼睁睁的看着曾经根本瞧不上的本土品牌杀入客户的供应商名录,再眼睁睁的看着市场份额的一步步被蚕食。刚开始只是觉得这是本土土鳖们惯用的低价竞争策略,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却没想到在不知不觉间这些土鳖企业竟然越做越大,甚至一些客户已经根本就不再考虑进口品牌。哪怕你用价值销售那一套理论说破天,客户依然不为所动。做业务分析的销售人员可为难起来,之前还可以说是因为某些客户的定位比较低端,然而慢慢的,这些所谓的“低端”市场却越来越大,客户群越来越大。销售人员自己都不好意思再用所谓低端市场用国产品来给自己不断下滑的业绩做遮羞布了。

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了,这是很多外资在华的感受。为什么资本要漂洋过海去一个陌生的海外市场做生意?因为那里生意好做,市场大。那么今天的中国是否依然遍地黄金?还是难度系数已经翻倍?正如宝洁的CEO公开表明的,过去几年来,他们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依然将中国看成一个未成熟的市场,而事实上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变得比其他国家消费者更加挑剔。

以前总想教育国内的消费者,结果纷纷被消费者教育。

外企浮沉录三


对于这些外资来说,是去寻找其他新兴市场,还是留下继续深耕细作?这是很多外资管理者近年来辗转反侧的问题。有很多撤离的,但也有更多的外资选择留下。这些留下来的公司通常会做几件

1,进一步本土化

不仅仅是生产加工,也包括各种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管理团队更不必说。高大上的叫法是全价值链的本土化。好处自然是多多的,摆脱总部的掣肘,决策再也不需要绕地球好几周。本土劳动力便宜又好用,不但工资相对欧美地区更低廉,还任劳任怨,996,007皆可。但凡事有利也有弊,虽说对资本来说是没有国界的,可是对不同国度的员工们来说,一个地区工作岗位的增加带来的是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相同岗位的消失,而这背后又波及了多少个体和家庭的命运。这其中的阻力和难度可想而知。

2,全面换血&大刀阔斧的改革

要想做事先搞定人,一个组织久了,总有各种各样的大公司病。掌舵一家公司真的非凡人可及。领导者的魅力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老的员工已经变成了绊脚石,思维僵化,固步自封,成为怎么煽动都动员不起来的一批人。这时候是否有魄力将这批人全部清理?哪怕留下不近人情的骂名?尤其是业务团队,固然需要大力改革,但短期业绩也是保障领导可以坐稳的重要指标。然而往往一些大的客户资源都掌握在老员工手里,他们不愿意突破。所以改革时就经常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从政策方面限制老团队的发展,不给任何资源倾斜,让旧的势力逐渐自我瓦解,而同时成立新的团队,表面上是说不会做内部资源的争夺,让新团队做新工作,但渐渐渗透老的业务,这样既不会太激进让老团队反抗而影响眼前的业务,新的业务也可以起到鲶鱼效应,让几个团队有竞争意识,而最终达到提高总生产效率的目的。但很多时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嘴上不说,却用脚投了票。任凭你口号喊得震天响,群众们往往做吃瓜状,表面附和,暗地里却开始了磨洋工。

也有激进派选择直接换人,毕竟与其花时间给你洗脑,不如重新招兵买马直接教育来的容易。外资很容易实现这样的换血,因为多年来就是靠着精细化的分工,标准化的流程走遍天下,大多数岗位的员工,只是把一件事情重复的做了很多年,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甚至某些团队的离开就无法运转。所以在改革时期,昨天还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天就被踹下船的事情时有发生。可惜的是很多公司仅仅止步于换人,结果发现人员来来去去,游戏规则却还是之前那一套。事情永远重头开始却总也看不到结果,往复循环。公司的运营就像一个王朝,玩游戏的人可以变,但是游戏规则却很难撼动,企业文化的变革就是游戏规则的变革,是一次涅槃的过程,搞得不好也无异于自掘坟墓。

3,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以前产品为导向的开始卖服务,从单个产品的博弈开始向客户兜售全套的解决方案以获得更多的增值溢价。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功者寥寥。原因无他,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只是解决客户问题的载体,也是公司曾经成功的原因,简单的拆分或者打包并不一定满足客户当下的诉求。所以很多公司仅仅抓住服务这个救命稻草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只看到了当年IBM从卖产品成功转型到卖服务,却往往忽略了当时它的客户群需求的变化以及IBM为此变化做出的改变。

4,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

很多外资在市场面前纷纷低下高傲的头,这也对其自身的价值观和设计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发达国家的很多设计理念都是以环保,耐用,少更换为技术趋势。而在持续的成本压力下,开始研究如何避免过设计,只要够用就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传统的消费者发现同一品牌的产品,以前用10年也不坏,现在一过保质期就小毛病不断。到底是资本去教育市场,还是市场教育资本,这个博弈一直没有停止过。也许真的没有放置宇宙皆准的商业准则,只有不断调整和适应的权宜之则。

外企浮沉录三


以上就是留下来的外资在华的常用战略,在这些改革和战略调整过程中,外企人也身不由己的跟着浪潮起起伏伏,有人乘风而起,也有人黯然离场,而更多的普通员工则因为失去了熟悉的规则而惶惶不安。就好像身在船上,自己在奋力抓紧桅杆,苦苦支撑,却见身边相熟的同事们或主动或被动的纷纷弃船,能支撑到何时,而海上的狂风暴雨还没有平息的意思。这些靠着努力学习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天之骄子们曾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一份让人羡艳的工作,而今,这些爱学习的人们第一个闪现在脑海中的办法依然是学习,然而就像老年人迷信保健品一样,那些付费课程,职场充电也只是这些外企人缓解职场焦虑的保健品,企图用这些换回曾经稳定而安逸的饭碗,现实却给了人们一记耳光。这让他们更加困惑和迷茫,外企人该何去何从?

其实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良方,每个行业都曾经历过类似的周期,早年职场小说的作者大多来自于快消品,IT行业。他们对前半生的外资生涯做过很多精彩的总结,有过非常透彻的分析,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会离开外企的圈子,开始后半程的精彩。有些在不同的平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也有一些抓住机会开创自己的事业版图。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破了很多外企人舒适的生活节奏,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民族品牌纷纷崛起的时候,这些品牌的管理和平台也在进步,平台之间的差距越缩越小,用工环境,制度体系也将不再因为是外资就一定高大上,民资就脏乱差。

资本没有国籍之分,胜负终究会通过先进的管理,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见分晓。作为打工者,有更多的选择是一件好事情。只是应该清楚的明白,在这样高效率的时代,中国这样的崛起,不再会给太多人躺着就轻轻松松的赚钱的机会,哪怕是欧洲这样躺在福利制度上的国家,也开始顺应时代的发展。过去外企那些黄金年代带来的超国民待遇也终将成为过去。对于个体来说,早一点认清这一点是必要的,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着警惕,用心的挖掘机会,不在暂时的安逸中沉沦。而如果你正经历着惊涛骇浪,也可以快速的从焦虑和迷茫中摆脱出来,重新审视行业的周期,公司的兴衰,以及个人的需求后重新调整方向。不要在惶惶不安和愤世嫉俗中浪费时间,那样对自己毫无帮助。因为你的经历并不特殊,甚至也不是外企的特色,哪怕是国企和事业单位,改革也是必经之路。生活本就不是一成不变,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在迎接下一个意外的到来。

勇敢,勇敢的接受各种变化,在逆境中找到解决方法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