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對於黑人多有歧視性政策,從聯邦到州,都是合法的。(這部分在電影《綠皮書》裡有深刻描繪。)

如果你是黑人,在60年代以前出現在美國南部,那麼你的命運就是悲慘的。餐廳不能進、酒店不能住、連在街上游蕩的資格都沒有。如果你是一個黑人孩子,那麼你連和白人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的資格都沒有。

在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年見,是美國曆史上著名的南北戰爭時期,而在1862年,一紙宣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因而推動了北方美利堅聯邦獲得戰爭的勝利。戰後的美國進入了快速的重建時期,在南方由於種植園經濟基礎的存在,上層思想並未解放,在白人重新掌握國家權力後,為了延續白人的優越主義,公然違背聯邦政府,在南部各州以及邊境各州推行對於以非洲裔美國人為主的有色人種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法律,吉姆·克勞法 (Jim Crow laws)並不是一部法律的名稱,而是泛指從1876年至1965年間各州制定的相關法律制度。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的1870年後,南方各州政府、立法機構及法院通過了以種族隔離為目的的一系列法案,並稱之為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

吉姆·克勞法從法律上規定了“公共設施必須依照種族的不同而隔離使用”。吉姆·克勞法對黑人在交通運輸、異族結婚、教育、住宅、休閒娛樂等方面都有嚴格的限制。他們連最基本的權利都沒辦法享受。

在這89年期間,各種法案層出不窮。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佛羅里達州制定的法律禁止異族通婚,有色人種和白人間的婚姻被認定無效,如果因為同居就會被處以12月以下監禁或者500美元以下的罰款。除此之外,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公共餐廳、運動場所、學校等應設置隔離區,黑人和白人不得同乘一輛車,不得互相佔用球場,不得進入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廁所,不得居住於同一住所,違反者將會受到嚴懲。在電影中,音樂家唐即使是人前受到上流社會的追捧,光鮮亮麗,在舞臺下依然是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被迫住破落旅店,上戶外茅廁和被片警隨意抓捕。在白人眼中,唐不過是一個有才華的劣等種族人而已,這就是《吉姆·克勞法》對於美國南部地區的荼毒。在種族隔離政策實施的幾十年間踴躍出的一系列著名的抗爭故事,此間最著名的先鋒人物便是馬丁·路德金,但是即便是作為反對種族歧視運動的領袖人物,最後也是不免遭人暗殺的悲慘結局。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1963年8月,馬丁-路德-金在華盛頓二十萬人的集會上,發出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在佐治亞的紅山上,昔日奴隸的兒子將能夠和昔日奴隸主的兒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情誼。

我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這個正義匿跡,壓迫成風,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將變成自由和正義的綠洲。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生活。

1963年11月,積極推動《民權法案》在參眾兩院通過的肯尼迪總統遇刺。總統的遇刺使得國會對《民權法案》有了更多的共識,1964年夏天,參眾兩院順利通過了《民權法案》,美國在法律上真正實現了完全的人人平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體現人人平等!

黑人一直承受著歧視、侮辱,這也是後來美國轟轟烈烈的“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的導火索。直到1964年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及《1965年投票權法案》,禁止法律上有任何形式的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吉姆·克勞法在法律層面上正式退出歷史。

1968年馬丁·路德·金身亡引發全美騷亂

1968年4月9日,馬丁·路德·金在演講的時候遇刺身亡,觸發了全國範圍黑人暴亂和縱火。在芝加哥,美國政府派出5000名聯邦部隊去遏制騷亂;在巴爾的摩,6000名國民警衛隊員奔赴騷亂的中心。在這場全國範圍的暴力騷亂中,總計有31人死亡,首都華盛頓的騷亂有8人死去。在辛辛那提市,一名白人在駕車穿過的一個黑人地區時,被從汽車裡揪出並用刀戳死。

可以看到在這期間,黑人和白人之間的歧視和矛盾在當時有多麼的強烈!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綠皮書》就為這樣的歧視而誕生。它的全稱叫《黑人駕駛者綠皮書》(The Negro Motorist Green Book),它詳細標註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許”,幫助黑人同胞們規避風險。作為年刊,從1936年一直髮行到1966年。

它最初的作者叫維克多雨果·格林Victor Hugo Green,Green作為姓氏叫格林,而Green常用含義是“綠色”。這是綠皮書含義的由來。

電影《綠皮書》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展開,講述黑人鋼琴家與白人司機之間的珍貴友誼。兩個人因為一趟南方之旅,看到了黑人生活的不幸、也看到了跨越人種的人性光輝。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懂《綠皮書》你要知道當時種族歧視的大背景


看過了這些電影題材背景的情況下,估計你會對看懂《綠皮書》有更深刻的認識,瞭解在這樣的背景下,你一定會更容易去讀懂這個電影。其實,關於人種平權的話題還遠遠沒有停止,到今天我們仍然要面對諸多的不平等。電影《綠皮書》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對世界報以溫柔,也希望被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