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吕梁东与太行并驾,西携黄河奔流,

生生不息的黄河水,

不仅孕育了吕梁这座大山巍峨雄耸的形体、高迈博大的灵魂,

更赋予了千姿百态、绚丽斑斓的历史文化。

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吕梁人代代传承,

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民俗传统。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吕梁地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带。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多种文化交融,

黄河沿岸独具特色,成为山西黄河文化的代表性地区。

曾经商贾云集的碛口古镇,至今古风扑面而来,被称为“物阜民熙小都会”。

各地习俗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明,

丰富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交城·卦山庙会

庙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

交城县较多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寺庙,

如创建于南北朝北魏的玄中寺,创建于唐代的卦山天宁寺定慧寺、阳渠永福寺、王山圆明寺,创建于宋代的狐侯祠离相寺惠众寺等,都有一千余年历史。

这些寺庙庙会在交城民间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是历史上地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精髓。

无论是信佛者与否,

通过一年一度迥然不同的卦山庙会为平台,

通过体验大自然与宗教艺术的险和美,来洗涤心灵的污秽,化解心中的烦恼。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柳林·礼生唱祭文习俗

礼生唱祭文习俗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一带的民间礼俗。

当地老人在去世后,子女为其送丧,

要聘请当地有学问、有威望的人充当礼生,俗称礼教先生,

礼教先生主持悼念仪式,编、唱祭文。

祭文紧密结合逝者的生平,声情并茂,押韵上口,有着很强的劝世功能

丧事请礼生唱挽歌的习俗起源于周代。后来,周公旦修订周礼,形成了“婚、丧、冠、祭”的基本礼仪。

据《永宁州志》记载,永宁州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都要在大成殿举行祭孔仪式,所行之礼及礼生唱赞的仪式载于其中,与今流传于柳林县一带的丧事唱赞的仪式基本相同。

柳林·盘子会

柳林盘子会,又称天官会会、小子会会,

是流行于山西省柳林县县城及城郊穆村一带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

"盘子"是一种制作精美的组合型阁楼式仿古建筑模型,被人们称为"放大的神阁子"

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六,以元宵节为高潮。

活动期间各街巷分段轮值,张灯结彩、高搭彩盘、遍点社火,

或配以秧歌、弹唱;或佐以转九曲、斗活龙,

汇聚十里乡亲,载歌载舞,共庆节日,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表达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盘子会是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百科全书",

以"盘子"为核心和载体,

不仅保留和传承了众多民间艺术和技艺,

通过祭盘的相关活动,能够化解纠纷,增强民众团结与互助。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孝义·贾家庄婚俗

孝义市贾家庄,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文人辈出之乡。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这片土地上婚俗礼仪代代兴盛,辈辈传承,

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孝义市贾家庄婚俗是沿袭古代传统婚嫁六礼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婚俗礼仪文化现象,

它产生于宋元时期,发展定型于明清时期。

贾家庄婚俗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体。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孝义·苏家庄年俗

孝义市苏家庄年俗,

以物事操办、庆禧纳福、祭祀神祉、祭奠祖先、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时间流程长,二是年俗文化内涵丰富,三是演绎了历史文化与农耕文明的人文古韵。

早在光绪十三年,到二十二年已比较盛行,

民国年间到解放以后新中国成立一直传承。

年俗的开幕式,从过冬节就开始年俗的脚步,

通过年俗活动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看一看吕梁人家的地道风俗!打开山西吕梁民俗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