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日劇名字大致分三類,要麼很長很複雜(《我們從未知道那天所見過的花的名字》、《byplayers~如果這6位名配角共同生活的話~》…),要麼很短很敷衍(《溫室裡的加穗子》、《孤獨的美食家》…),要麼很怪很隱晦(《絕叫》、《洗屋》…)。這名字,屬於第二種,很敷衍,很直白。原版日劇劇情如劇名,就是一個女人到處賣房子的故事。一看,重點就在“女人”。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安家》一開始也叫這名兒,看上去似乎不準備費什麼心思。確實就衝這,當初很多人還沒看,就挺失望的。實則不然。據說,片方找到了《蝸居》的編劇六六,對原作的劇情進行了全方位的本土化設計。以一個名為“安家天下”的街頭連鎖房地產中介為據點,兩個處事風格南轅北轍的雙店長為主線,幾個各有性格特點的職員為副線,帶觀眾領略房產行業裡的方方面面。

劇情原創,名字自然要換。《賣房子的女人》變成了《安家》。一看,重點就在“房子”,直擊國人買房痛點。這不,一下子就有國產劇那味兒了不是?雖然背景和角色,基本延續了原作《賣房子的女人》的設定。比如優哉遊哉的房地產公司門店,因為業績不好,迎來了準備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的新店長。比如羅晉飾演的佛系店長徐文昌,和他那群或混吃等死的老油條,或能力不足的廢柴手下。再比如孫儷飾演的金牌房產中介房似錦,依舊從總公司空降而來,仍然有著和原劇女主同樣的口頭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自此,“安家天下”門店迎來雙店長制度,一個佛系,一個狼性,理念難以調和的兩人,引出了之後種種雞飛狗跳的賣房日常。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可除此之外,《安家》中具體的情節設置,則進行了本土化的改編。比如房價上漲,即使是博士學歷的夫妻倆,有一方還是醫生,可在大上海打拼七八年,依舊負擔不起一套兩居室。比如養兒不防老,賣包子的老夫妻辛苦大半輩子買了一套房,被忽悠添上了兒媳婦的名字,自己卻無處可去。比如老洋房案例,現代版“農夫與蛇”的故事,明明是借給你住的房子,怎麼住著住著就成了你的呢?再比如夫妻倆為了購房名額假離婚,結果一方人財兩空;難產客戶看房,要求準備幾十套房源最後一套都不買;奇葩客戶想買兇宅,竟是聽信風水大師的保命之道……形形色色的客戶,全是編劇團隊對真實案例的取材,看,這樣寫實的行業劇,和同樣賣房子的“真朋友”一對比,質量是不是一下子高了幾個檔次?

我承認,這部劇在國產拍拍劇中真不算差,可也沒那麼優秀。你問原因?成也本土化,敗也本土化。《安家》的故事從一開始就引出觀眾的兩點期待:行業挖掘,現實刻畫。可事實上,這兩點回答得都不夠好。國產行業劇最令人詬病的是什麼?不專業。雖然在《安家》裡面,我們看到了很多真實的房地產銷售的狀態——野雞中介扎堆,而且緊貼正規中介;穿制服排排站,公司門口跳抓錢舞;吃飯狼吞虎嚥,隨時關注房源信息;客戶消息秒回,每天堅持問候客戶;自備陽傘和水,客戶需求一定滿足……甚至為了凸顯房似錦“銷售冠軍”的身份,還整整花費了三集來刻畫。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最精彩的,就是那套“組合拳”。一邊是博士夫妻想買房,可是看了近一年都沒看中滿意的。又想要周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滿足老中幼三代需求,又希望價格不那麼貴,而且他們得把手中的一居室賣了才能買得起新房。明明勉強才能買個小兩居,卻還奢望能有個小雜物間做書房,躲在洗手間趕論文、頭上內衣褲滴著水的經歷,實在是再也不想體會。另一邊是開發商委託的跑道房,價格低位置佳,就是格局怪了點兒,十多年都沒賣出去。

還有一邊則是包子鋪老夫婦,願意全款給兒子買一套一居室。這不巧了嘛??房似錦立刻抓住客戶痛點——博士夫婦需要“私人空間”,包子鋪夫婦重視“子孫發展”。於是,改造跑道房,兩室一廳的房子隔出三室兩廳,滿足了博士夫婦的需求,還給人造了一個“詩與遠方”的夢。而包子鋪夫婦得知要買的房子,不只住過倆博士,還能便宜八萬塊,一下子就看對了眼。房似錦作為空降兵,首戰大捷。

《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

精彩嗎?可前十幾集的精彩也僅止於此,之後的故事中,真正與買賣房子有關的情節,佔比絕對不超過半數。大部分劇情都在主角私人生活、門店八卦日常,以及房客相關雞毛蒜皮的小事之間來回掰扯——徐文昌為買房假離婚了,結果發現自己被綠了,還被前妻賴上喜當爹了……房似錦和徐文昌合租了,房似錦被小三了,房似錦被勒索了,勒索她的人原來是她親媽……老公給小三買房,原配卻掌摑賣房中介;員工上班兩年一單未開,上司分派任務還強行diss;為了方便帶客戶看房,小區物業竟敢貪汙高額回扣……最新的劇情還有徐文昌前妻和房似錦媽媽聯手,房似錦幫弟弟還貸才罷休;房似錦發現上司送自己假包,原來這些年的信任都錯付了;徐文昌陪房似錦進醫院,恩人變仇人再變情人的劇情即將上演……職場成了八卦修羅場,而職業本身,則被潦草描繪成用來忽悠人的噱頭。故事的重心,更是變成了“賣慘”。有的人撬下屬單,是因為她是個“賣房子的樊勝美”,原生家庭壓得她喘不過氣;有的人讓同事“被”小三,是因為他媽媽被綠跳樓自殺,他自己又被綠覺得丟人;有的人天天吃同事剩飯,不找招呼就拿人吃的,是因為他有個嗜賭的母親,攢不了錢;有的人上班渾水摸魚,是因為她從小住在壁櫥裡,只希望工作中遇見有錢人嫁了……

沒有最慘,只有更慘。可這跟賣房子有什麼關係?原生家庭也好,童年陰影也罷,這些確實是本土化的內容。可過分本土化的結果卻是,過多的生活、情感、家庭支線,讓故事淪為主角的個人秀,丟掉了原版的精髓:“借房子展示日本社會不同形態的生活方式,以及表達對其的包容與理解,允許並尊重一切看似邊緣、奇葩、不正常的生活方式的存在。”在《安家》中呢?恕我直言,除了販賣焦慮,我什麼都沒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