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創造力的誕生

前文說到了,創造力的奧秘,在於碰觸你所從事領域的存在本身,而不是用你的頭腦去套用認識。前者是臣服於存在,後者是陷入頭腦自戀中。

創造力和創造本身是很偉大的事,它們會讓你意識到臣服是一種根本動力。然而為什麼人容易陷在頭腦自戀中?

因為頭腦和意識層面的自我1,是一種自我保護。當我們覺得活在一個不夠安全的世界時,就得構建一堵防護牆,將自己與外部世界給切斷,也因此切斷了與其他存在乃至根本存在的連接。

相反,當外部世界讓我們覺得安全、值得信任時,我們就會願意把自我保護拿掉,那時,“我”願意臣服於“你”,這就是依戀。

自戀是依戀的對立面,人本能上追求一出生就有的全能自戀,但當自己真能控制一切時,其實會很累。

所以,一旦遇到值得信任的“你”,我願意把自己交付出去。這時,自我保護的這堵牆就沒了,一個人就容易碰觸到存在本身了。

創造力還有另一種常見的可能,你的自我1太破爛了,構建不了一套完整的自我保護系統,這個時候你很痛苦。但你的自我有裂痕的地方,能量可以噴濺而出,而光也可以照進來。

我們當然希望創造力是前一種可能,作為內部世界的“我”,能充分信任外部世界的“你”,這時,當我卸掉了自我保護,而創造力也由此而來。

這部分重點介紹了羅伯特迪爾茨分析的迪士尼的策略,我們都知道,迪士尼公司的出品和遊樂園項目,都是極具創造力的。

而這些創造力的產生,和創始人華特 迪士尼開創的工作方法有很大關係。在迪爾茨分析的迪士尼的天才策略中,武老師認為關鍵的是迪士尼的工作方式,在很長的階段裡將批評的聲音拿了出來。

調查:你什麼時候體驗過沒有批評的感覺?在這種狀態下,你產生了什麼樣的狀態?希望在留言區中看到你的分享。

被批評的時候挺多的,尤其是在小時候。但從我學了心理學之後,發現自己在慢慢的掙脫那個時候的束縛。我選擇了讓自己更自由,而不是在痛苦中掙扎。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寫作最開始,我全部都是抄的,沒有自己的想法。但一直在寫著,一個人寫,沒人關注,也就沒人批評,自己生長。

在這種狀態下,因為恐懼和焦慮,督促自己必須要做點什麼,然後就一直寫到現在。

分享一段魯米的詩:

你是我眼神中的疑惑,

你是我眼神中的靈光,

你是萬事萬物,

但我卻像想家一樣想你。

迪士尼的策略

這部分的內容,介紹一下武老師在美國培訓師羅伯特迪爾茨的“天才的策略”課程上學習到的,並加入了他自己的一些理解。

關於迪爾茨在前面內容中介紹過,他是國際NLP大師,NLP是神經程序學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關於人類行為與溝通程序的一套詳細可行的模式,雖然它本身並不是一套心理療法,但常常被用來了解人類的行為和經驗。

將創作過程切割

迪爾茨分析了很多天才,認為他們的創造力是有跡可循的,那就是他們的工作模式。

迪爾茨認為迪士尼的創始人華特 迪士尼,他的策略是“將創作過程切割”,給每個關鍵部分一個單獨的空間。

接下來具體講講,迪士尼將他和迪士尼團隊的創作過程分割成三個階段,夢想家、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

在夢想家階段,大家天馬行空地啟動想象力,並且不必考慮能否實現的問題,也不允許有批評;

到了現實主義節者階段,開始考慮如何實現的問題,同樣也不允許批評;直到批評家階段,才開始有批評。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思維過程都包含著這三個部分,只是普通人的這三個部分常常是混在一起的,這導致每一個部分都沒有充分發展的空間。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例如當你展望一個夢想時,你的現實主義者的部分同時會擔心,這能實現嗎?甚至乾脆在就調動批評者的部分說,你根本實現不了你的夢想。

同樣你也很難做一個盡興的批評家,因為這時你的夢想家角色可能會跳出來說,你怎麼可以這樣做,你這個沒有想象力的傢伙,你知不知道你才給我潑冷水;

而現實主義者的角色,也可能會跳出來說,你除了批評你還會做什麼,你知不知道我有多辛苦等等。

這三個角色混在一起,一個人的思考就會變得混亂,一個團隊的集體思考也會混亂。

而將這三部分切割看,給每個部分單獨的空間,這種混亂就會大為改觀,並且在每一個單獨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所負責的那一部分就會充分展開。

現實中,迪士尼公司也是這樣工作的,專門設置有一個“夢想屋”這個房間裡工作人員可以盡情想象,而不允許有任何批評。

“迪士尼的策略”練習

迪爾茨把迪士尼的策略進一步細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操作性的工作方式,也非常簡單。

這裡要介紹一下迪爾茨的基本工作方式。作為一個培訓師,他在做培訓時的技術,可以說是把我們內心抽象的東西,投射到空間裡,然後在這個空間探索內心,並得以改變。

這裡說的空間,是實實在在的物理空間。他的工作中,常用紙巾來標記空間的名稱,之所以用紙巾,是因為紙巾到處都有,很好找。

例如上課時,在“迪士尼的策略”這個練習中,如果有人要接受他的訓練時,他會選一塊空曠的空間,然後拿四張紙巾,放在地上,並且紙巾之間都有大約一步遠的距離。

第一張紙巾放在學員一開始站的位置上,這叫“後設位置”,而在對面一步遠的地方,左中右分別放著,放一張紙巾代表著“夢想家”、“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

接下來的操作步驟是這樣的: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1.在後設位置,讓學員閉上眼睛,感受身體,然後張開雙臂說,我是敞開、專注和放鬆的;

2.問學員,你這個練習具體想處理什麼夢想或計劃;

3.進入夢想家的位置,讓學員充分表達他的夢想,並詢問他有什麼體驗,然後回到後設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4.進入現實主義者的位置,讓學員制定實現夢想的計劃;和剛才一樣,再回到後射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5.進入批評家的位置,讓學員從多方面去發現夢想和計劃中的不足;然後還是一樣,回到後設位置,澄清一些問題;

6.讓學員繞著“夢想家”、“現實主義者”、“批評家”和“後舍位置”這個圓圈多走幾圈,看看還會有什麼感受和體驗自動浮現出來。

武老師是在2008年參加這個課程,當時他通過寫心理專欄和出書,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然後各種資源開始湧來,很多人想和他有各種合作。

而他對自己將來該是什麼角色,也有了一些複雜的思考。在這個練習中,他找了廣州一位資深的培訓師,做他的搭檔,結果收益很大。

在練習中,他檢驗的是自己關於心理學的一個夢想,最終讓他放下了疑慮,因為通過練習他相信,只要他能全然投入到這個夢想中,他的一切疑慮主要是來自於頭腦自我的恐懼,都會自然化解。

他深深體驗到,當這個夢想徹底成為自己靈魂深處的呼喚時,現實層面的疑慮都將不存在。

這並不是說,他不需要任何現實層面的考慮,而是說他越全然地投入到這個夢想中,把這件事做的越專業,現實層面會收穫越多。

但這些收穫只是一個自然而然的副產品,而如果他試圖把它們變成主要目標,而不再是副產品,他會覺得他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就會被卡住。

他越是在現實層面掙扎,被卡住得就越嚴重。同時,他的天分也會發揮得越困難,這進一步會令他在現實層面更加掙扎,最終發展成一個惡性循環。

對他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練習,它讓他徹底安下心來,繼續聽從他內心的聲音,從事心理學和寫作的工作,而不必太去考慮那些現實的東西。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現在10年過去了,回頭一看,事實也的確如此,他投入到自己的夢想中,而現實層面的東西,例如金錢名利,都像副產品一樣自動湧來。

在迪爾茨這一週的培訓課程中,每個練習都需要找到一個拍檔,輪流做培訓師和被培訓者。

通過這些練習他發現,當我們的人生目標主要是自我1層面的需要時,這種掙扎和焦慮就會產生,並且還非常普遍。

坦白說,這一週的時間內,他都沒發現一個拍檔,他的夢想是真發自內心深處的呼喚的,有人直接想要金錢和名譽,有人則是繞了個彎子,表面是做慈善和奉獻。

可練習中卻發現背後都是一個孩子在渴求得到父母的認可。這對具體某個人或某些人的認可的渴望感,限制了他們,像是一個牢籠。

引用愛因斯坦的名言:將我們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數和我們親近的人當中。

武老師去湖畔大學講課時,作為學員,聽了幾位老師講課,他們大多是阿里巴巴集團的高層領導者,他們都非常強調使命。

結合今天的主題,也許可以說。最重要的一環還是夢想家這一角色。如果我們的夢想,真正能與更大的存在相連,那時便會產生匪夷所思的動力。所謂創造力,也會由此而生。

現在10年過去了,武老師對迪士尼策略有了新的認識。前幾天他們談到迪士尼的策略時,他認識到關鍵:

不是迪爾茨的這種風格,而是這種做法,把批評者的聲音給分隔開了,特別是在夢想的環節上,批評者這個聲音退位了,這樣一來夢想才會得到充分允許。

他也想到在迪爾茨課上,他的那些搭檔,他們多數還在渴求父母的認可。原因或許是他們的父母太喜歡使用批評了,這導致他們喪失了讓自己夢想展開的空間。

父母批評的聲音,就像一把把利刃,將他們的夢想,切得七零八落。

在這種情形下,父母就很難被孩子感知為可以充分依戀的“你”,孩子不得已要打造一堵牆,把自己和最初的外部空間,也就是父母的空間給切割開:後來,到了更大的外部空間,也一樣抱著這種態度。

至於武老師自己,之所以有些創造力,首先是因為幸運,他沒有捱過父母哪怕一次打罵,而父母也從不要求他聽話,雖然他們誇他時會用聽話這個詞,可那只是一種習慣用語而已。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前文和今天介紹的迪爾茨的兩個練習,是非常棒的練習,如果你是一名培訓師或者老師之類的角色,你可以試試去做這兩個練習。

我們也可以掌握其中的精髓,今天的精髓就是,如果在夢想的階段,把批評的聲音徹底拿開,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迪士尼公司有一個“夢想室”,這個辦法你也許可以借鑑,例如給自己一個“夢想日”,在夢想日裡,你不允許任何批評,就是天馬行空地去放縱你的夢想。

總結

1.迪爾茨認為迪士尼的創始人華特 迪士尼的策略是“將創作過程切割”分割成夢想家、現實主義者和批評家三個階段,給每個關鍵部分一個單獨的空間。

2.全然地投入到自己的夢想中,現實層面的收穫,如錢權名利,就會像副產品一樣自然而然湧來,而如果試圖把它們變成主要目標,就會感覺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被卡住了。

3.最重要的一環是“夢想家”這一角色。如果我們的夢想真正能與更大的存在相連,便會產生匪夷所思的動力。創造力,也因此而生。精髓就是在夢想的階段,把批評的聲音徹底拿開。

思考

當發現門被鎖著,不要對著門找鑰匙,鑰匙一定在其他的地方。如果你追逐金錢,名利,地位,太用力的追逐,可能會導致一場空。

那與其這樣,不如把眼光和注意力放在手頭的活兒上,事情上,工作上,把它用心用力做到卓越,這也許就是困境的鑰匙。尊重自己的感覺,找到自己有感覺的地方,然後投入地去做。

情感和欲求限制在少數幾個親近的人當中,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而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孩子。有極少數的人可以掙脫這個牢籠。遺憾的是,其實很多人都沒有看到。

少年時的我,其實充滿了各種夢想,不切實際的幻想,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監工,時刻監視著自己,不要脫離現實,不要胡思亂想,要腳踏實地。

那是一幅多麼令人神往的景象——迪士尼的策略


等到現在,追求錢,在現實層面,被卡住脖子,然後感覺卡的越來越緊,越來越緊;與之相對的是,天分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進入惡性循環,如果你把夢想搞丟了,可能就會迷失了原本最好的自己。

謝謝你的欣賞,觀點來自《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對於本文內容,你有其他觀點嗎?歡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