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控制幼儿接触的媒体内容?

shaolina


是应该控制。毕竟孩子还在发育阶段,一直盯着屏幕看对眼睛不好,而且网上鱼龙混杂,有些内容不适合孩子观看,这些都要做家长的控制。

可以给孩子规定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看,看多长时间,建议跟孩子沟通好,并按照约定坚持下去。当然也要有惩罚,如果观看超时或者在没有完成作业的前提下看的话,就要给予惩罚。

提醒家长不要体罚打骂孩子,我们可以减少下一次的观看时间,比如原本可以看20分钟,违反约定后,就让孩子看十五分钟,或者取消这次的观看。

如果孩子哭闹,家长也要温柔但语气坚决的拒绝,可以说,我知道你想看,可是你违反了规定,要得到惩罚,下次只要不超时,你还可以看20分钟。

记住,温柔但不妥协。


我是经纬有度


肯定是要控制的,只是都需要一个平衡,完全不接触也是不行的。

我自己是两岁之前基本很少看,要看也是偶尔平均一个礼拜不到一次,一次不超过半小时。

然后2岁以后就也适当放宽,偶尔可以看看动漫,但也是不超过半小时。2岁半后基本上每天还是看线上英语多,虽然是启蒙学习,但也是不超过半小时,总得一天不超过一个小时。

我的引导方式是讲道理,懂得事情之后说看多了会伤眼睛,再加上方法,比如我们家的电视偶尔会停电😂他已经习惯有电和停电的方式了,也不会吵闹。但每个宝宝不同,方法也就不一样了。

理由:1.个人觉得看的多,一个是伤眼睛,一个是诱惑太多,以后容易成瘾。

2.不看也不行.现在本身都是屏幕社会,干什么事情都需要屏幕,学习很多时候屏幕也很有帮助,也要了解一些。还有以后上学和同学之间也要有话题,电视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话题。

总结: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我们往往缺乏度的控制,所以适度就好。但有一点需要强调,不是要强制,而是要自觉。在这方面一定不要发脾气,只能讲道理用合适的方式引导。


呕嘛私享铺


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我也很认同需要控制幼儿接触媒体内容,原因如下:

1,近距离接触屏幕损伤孩子的眼睛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媒体内容主要包括:视频、图片、电子书等等,因为需要与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看见,因此非常伤害孩子的眼睛,幼儿往往是因为看电视、手机、平板,导致的近视、散光,在这里我不再多加描述,总之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2,容易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 现在很多幼儿对电子产品甚至出现了依赖症情况,吃饭要看、睡觉前要看,不看不吃饭、不睡觉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家庭把电子产品当成哄孩子的手段和方法,孩子会产生依赖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3,容易引发不良情绪 孩子还小,不能正确的分辨对与错,有时如果孩子家长不让孩子继续看电子产品,孩子会非常反感、抵触,从而影响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会埋怨、哭闹、乱发脾气。

4,失去培养其他兴趣爱好的最好时间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幼儿期间,尤其是3-5岁,是孩子头脑发育最好的时间段,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学什么东西会非常快,学习效率也很高。但是如果长时间对着电视、电脑、平板,孩子就失去了很多学习其他兴趣爱好的时间,对孩子成长不利。

5,缺乏与父母互动 孩子盯着电子产品,很多时间得不到与父母的互动时间,导致孩子可能会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都比父母多,这得不偿失。

6,有可能会造成孩子自闭、不和同龄小朋友沟通 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孩子缺乏互动、沟通,又没有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有可能造成自闭。

(图片选自网络)

欢迎大家一起学习讨论。


南京小露


是否应该控制幼儿接触媒体内容?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两方面看,既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端!现在有的课程网上都有,孩子看着比较生动,例如麦田认字,叽里呱啦英语,孩子一边玩,一边看,很快就学会了。这是它的好处。

那么弊端是什么呢?孩子长期接触电子产品会增加孩子眼部疾病的风险,令孩子的眼部过于干涩。所以即使电子产品中的一些场景、声音、画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长期下去也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危害!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可以给孩子定时间看,每天最多一小时!





乐乐妈820


是否应该控制幼儿接触的媒体内容?

答案是肯定的。去年带我家大宝去了一趟医院的眼科,检查视力。好家伙,戴眼镜的大部分是五六岁的小孩子,大人反倒没有几个。

在2018下半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同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开展的近视调查,总筛查人数为111.74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总近视为53.6%,形势非常严峻。其中,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高中生则达到81%。

关于孩子近视的话题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甚至很多人不知不觉地把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体视作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

环球时报这篇关于玩手机导致孩子近视的微博,一时激起千层浪,有马上把手机收好的,也有质疑其科学性的。

诚然,面对大量家庭对孩子看电视、手机等数字媒体不加克制,环球时报的提醒一定是出于好意。最新的研究表明先天遗传和户外运动才是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也相信,减少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一定有比不切实际的危言耸听更好的方式。

电视对孩子到底有没有危害?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尽管这句话不是十分严谨,但在看电视这件事上,绝对适用。

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确实危害很大,有研究表明,如果只把孩子放在一个开着电视的环境里,孩子都会被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有智力发育迟缓的症状(频繁更换玩具、游戏时间不能集中精力等)

看电视,不是洪水猛兽。电视产品在早教方面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宝宝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如果没有机会亲眼所见,那么通过视频会比静止的图像要形象直观得多。还有很多与音乐结合的内容,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比视频更合适的办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电视和电子产品是让孩子与世界连接的快速通道。

不赞成简单粗暴地拒绝孩子接触屏幕,比起严厉不近人情地控制,我觉得掌握“剂量”才能有的放矢。

关于媒体的内容和如何控制剂量,建议如下:

一、看什么

1、暴力、血腥、三观不正含成人情节、不雅用语或性题材的内容不适合给孩子看

2、不拘泥于儿童节目或动画片,很多家长爱看的电视节目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看。比如《跑男》《王牌对王牌》里面的游戏环节,可以设计亲子游戏和孩子一起玩

二、怎么看

不要想着图方便,把孩子一个人扔在电视机前,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促进亲子交流。

三、看多久

在时间控制上,严格遵守约定,建立契约精神。看一集就是看一集,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妥协如同出轨,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另外对于还没有建立时间观念的孩子来说,约定时间不如约定看动画片的集数。给孩子看电视之前约定只能看几集,看完就关掉。时间一长,孩子自然能够遵守约定。


lia香


鉴于国内目前并没有对影视作品进行非常明确的分级制度,就只能家长来人为把控幼儿接触的内容了。

2013年4月,看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后,江苏连云港9岁男童模仿其中“灰太狼烤全羊”的情节,将同村5岁、8岁两名小伙伴绑在树上,点火烧成重伤。2014年3月20日,江苏宿迁一个两岁半的男孩,模仿动画片《熊出没》里的光头强,结果用斧头把自己的两根手指砍伤。

2016年2月15日,大年初八,汉中西乡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郑鲁玉他们接诊了一个被电锯锯伤的小女孩。10岁的姐姐翻出了一把电锯,“学着光头强在妹妹脸上锯了过去。”

2018年4月15日,安徽芜湖繁昌县某小区内,一名年仅6岁的女孩撑伞从6楼跳下。幸运的是,小女孩仅受皮外伤。据了解,小女孩可能是受动画片影响,撑着伞从窗户往下跳。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表示:“这样的悲剧屡次出现,表明了动画片分级机制建立的紧迫性。”

以上这些新闻都是因为孩子模仿动画里的情节酿成的悲剧,我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就足以说明媒体对幼儿的影响有多大了。

现在的动画也好影视作品也好,充斥着很多暴力情节和不文明用语,还有一些耸动的情节。幼儿最大的特点就是认知能力有限而模仿能力又特强。他们是无法分辨真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如果家长不进行人为干预,不限制幼儿观看的内容,长期以往就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懵小姐


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的孩子,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低,自我控制水平低、意志力薄弱,且易情绪不稳。过早、过多接触电脑、电视,还有导致多动症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能。但专家也指出,电脑的普及和流行,至少说明电脑、网络在共享资源、扩大知识面上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且将孩子完全隔离在电脑等电子产品之外,毕竟不太现实。因此,父母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样让孩子合理地接触电脑。

0—2岁,不接触

美国一项2007年的调查显示,约有90%的儿童在2岁前就经常在电脑或电视上看各种智力开发的节目。父母对此的解释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其实,孩子的大脑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地发育。比如学爬行、走障碍等活动不仅能锻炼宝宝的身体,更多的是让他在立体环境中感知真实的三维空间。孩子需要触碰、感觉、观察和移动真实事物,用对真实世界的基本了解,训练他们的神经和认知系统。因而,在这个阶段,买些开发智力的光盘,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做游戏来得更实际。

2岁至学龄前,少接触

在这个孩子能力迅速增长的时期,如果父母想让他更多地学习知识,购买专业出版社出版的认知小读本是最好的选择,经济实惠,且这样的认知,比通过电脑进行更快,更不易伤害眼睛。此时的孩子已经可以开始接触电脑了,比如家人自己摄录的各种照片、短片,大人孩子一起欣赏,就会觉得其乐融融,只是上网冲浪、游戏等内容,还是应该杜绝。

上学后,控制使用时间

随着现代教学课程的多媒体化,孩子接触电脑的机会越来越多,此时,父母可以允许孩子用电脑完成作业,游戏则要先经过父母的筛选,提早帮孩子树立是非观念,提高对不良事物的“免疫能力”。此外,要对孩子的游戏时间进行强制性限定,以保证他们的休息和户外活动时间。不妨每天限定几个可以玩的时间段,每次不超过半小时,同时让孩子养成用电脑10—20分钟就休息一下、望望远处的习惯。








视光师白冰


大人必须要控制幼儿接触不适宜的媒体内容,小孩还不具备分辨内容好坏的能力,容易被影响,大人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下载不必要的APP ,多陪伴孩子。3岁以下尽可能不要给宝宝看电子产品,对宝宝的视力发育有影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吉赛兒


首先我们知道幼儿阶段属于0-3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和期待、心灵都是清纯无杂,而且不具备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好坏。

所以,控制这个词究竟是用来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还是控制孩子不去观看糟粕内容?

其次,媒体视频中五彩靓丽的镜头正是吸引孩子们好奇心的原因。父母更应该支持孩子对自身好奇心的满足和探索行为,而不是去指使他怎么走。这样就会无形中造成孩子以后缺乏探索求真的精神。

如今互联网信息时代,内容丰富多彩、虽然很多人担心孩子会接触到不良内容。但这更能体现出家庭的教育方式。

与其说控制,不如说合理引导孩子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重申一下此问题,是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孩子的行为,还是媒体的内容。

欢迎大家交流自己的看法


顽皮爸爸


我们正处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男女老少都在接触网络,所以大家也会有苦恼是否该拒绝孩子接触自媒体,作为幼儿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间解:

1.需要控制,幼儿辨别是非能力差,避免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2.幼儿使用自媒体时可以选择青少年浏览模式。

3.控制好使用的时间,避免伤害眼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0e4e8f1e6a1429a9d9f151c2a36b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