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一条约后,各国列强按奈不住瓜分大清

1896年6月,已过古时的李鸿章有机会公费出国。他的目的地是俄罗斯。参加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举行的加冕典礼。4月30日,李鸿章抵达圣彼得堡。尼古拉斯二世亲自接待了他,并给了他最隆重的礼遇。

在中国,特别是近几年,都是骂李鸿章的声音。当他突然听到他很久没见到的赞美时,他怎么会不高兴呢?谁知道,俄罗斯利用他快乐的精力,在他头上泼了一盆冷水,问道:“你的领土辽阔,人口数万万,日本只是一个弹丸岛国。怎么能输给一个身高不到1.6米的群体?

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一条约后,各国列强按奈不住瓜分大清

李鸿章听到这话,脸色立刻变得僵硬,极为尴尬。他愣了半天,说:“可能是意外!”

俄罗斯摇摇头说:“世界上没有事故。凡事都有原因。清朝大而弱,日本小而强。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你需要堤防到日本有一天会突发神经,再次来和你作战”

李鸿章想了一会儿说:“你说得对,但根据我的经验,如果你这样问我,你一定有办法。”

“和聪明人交谈就是容易,我不用绕弯子。”俄罗斯说着,从他腰间拿出一份文件,“你最好先看看这个。”

这是一个关于“共同防御日本”的条约。李鸿章看了看说:“这是一件大事。恐怕我做不了主。”

俄罗斯说,“应该说你害怕承担责任,但这是一件伟大的好事。你能为什么负责?此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赚钱,可以分担你的烦恼。”说着,他在李鸿章眼前挥舞着一张300万卢布的支票,塞进了李鸿章的口袋。

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一条约后,各国列强按奈不住瓜分大清

李鸿章笑着说:“你讲得很有道理。”

从李鸿章的微笑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某些人来说,所谓忠君爱国,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6月3日,李鸿章与俄罗斯代表签署了《中俄互助条约》,即《中俄秘密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

如果日本侵占俄罗斯远东或中朝陆地,中俄应相互协助,动用一切海陆空力量;战争开始时,中国所有港口对俄罗斯军舰开放;未经两国协商,缔约国之一不得与仅敌人一人;为方便俄军运输,中国允许俄罗斯修建一条经黑龙江、吉林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公路建设和运营由中俄道盛银行承担;俄罗斯平时或战时均可在铁路上运输军需物资,本合同自铁路合同批准之日起15年内有效。

从表面上看,该条约是一个军事联盟。事实上,俄罗斯打着“共同防御日本”的幌子,通过修建中东铁路,将其势力扩展到了中国东北地区。俄罗斯财政部长维克托说,中东铁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使俄罗斯能够以任何时候最快的速度将其军队运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或集中在满洲、黄海沿岸和距离中国首都很近的地方”。后来,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逐步将中国东北地区纳入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这刺激了列强为中国而战的欲望。

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一条约后,各国列强按奈不住瓜分大清

首先是德国。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巨野县遇害为借口,派出军舰占领觊觎已久的胶州湾,占领青岛要塞。德国的举动实际上得到了俄罗斯的默许,俄罗斯在12月中旬占领了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俄罗斯也对德国表示感谢,说如果你不占领胶州湾,我找不到这次军事行动的可靠借口。

此后,法国、英国和日本联手,用庖丁解牛的方法肢解中国的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