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方面相較兩宋是一種倒退?

樓外斜月


【注:明清都不喜歡。】

1,稅制和經濟的退步

明朝的稅收中,農業稅是絕對的地位,同時商品經濟也被嚴重的破壞,如果說明朝是資本主義萌芽,那宋朝的萌芽程度更高,而且能為國家提供稅收。

後期的明朝,土地被大量免稅階級佔據後,明朝的稅收問題一直相形見絀。雖然數據上,明朝偶爾還有幾千萬兩,但是明朝因為歐洲大航海帶來的大量白銀貿易,導致白銀迅速貶值氾濫。明朝的一兩代表的價值,遠不如前朝。

還有,明朝相對於宋、元,稅收收的是實物,而不是兌換成金錢,直到張居正改革時才有所改觀。明朝還要求農民自己運到官方指定倉庫。這導致了明朝農民為了交稅,路費消耗巨大。根據學者統計,距離最近地區,路費都要以所繳稅的一半,重災區甚至『率六、七石而至一石』。導致農民付出多,但是朝廷收到的少。

明朝沒錢,對科研投入很少,明初的三眼銃,到了崇禎年間,還佔據火器軍隊的絕大部分。

2,權力結構的退步

皇權高度集中,導致每一個皇帝,只要不是在位不到一年的,都是實權在手,皇帝的意志和能力嚴重影響了國家走向,原本繁榮的行業,只要皇帝一句話,不管好壞,直接全盤覆滅。

比如海禁、禁止養豬等……

要不是1600年以前,明朝的北方一直沒有什麼及其強大的敵人,要不然明朝可能撐不到1644年。

3,科舉制走向末路

明朝雖然是科舉制最繁榮時期,但是明朝時期誕生的八股文,也標誌著科舉制偏離原本的目的,走向末路

雖然不可否認,八股文寫得好的,的確有能力。但是對誰提總體的文化的危害十分嚴重。要不是明朝之前沒有長篇小說,就不止四大名著了。

4,探索精神的退步

從朱元璋的《皇明祖訓》裡,已經有天朝上國的意思了。唐朝開始,宋元走向成熟的海上絲綢之路也變成了,明朝不出去,歐洲過來貿易。變成了歐洲的東方尋寶之路。

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久的海禁【注:清朝閉關鎖國的影響更加惡劣】。明朝自己開始停止探索,還不給華人探索,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就是打擊華人勢力!甚至幫土著國家消滅華人勢力。

科技開發上,也止步不前。明粉引以為傲的火銃,還是宋朝和元朝繼續不斷的開發結果,到了明朝,除了孤本上留下的猜想,明朝本身沒有主動開發過武器。鳥銃、佛郎機炮、紅夷大炮,都是直接或間接仿製歐洲的。《天工開物》也是總結農業手工業的經驗為主。

偶爾有民間自主研究出的東西,也人走茶涼。

5,繼承自元朝的種種陋習

明朝限制人口流動的戶籍制,絕對是退步。元朝為了區分龐大控制區的人口而設定的,明朝也保留了!

臭名昭著的活人殉葬在明朝時期死灰復燃,還走向檯面了,實行了近百年才停止。【元朝多是秘密下葬,所以沒有證據表明元朝皇帝是否活人殉葬。】

侮辱性的跪拜禮,元朝挖出來,明朝繼承,清朝越加變態。

繼承自元朝的不降襲制度,明朝王爺為害一方的問題很嚴重。


黑眼歷史觀


其實我真的很想知道,明朝有哪方面比宋朝進步了呢?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之後,為了維護穩定而採取了一些極端的手段,整個明朝的倒退,都與朱元璋指定的“祖宗之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並且規定,以後不論是哪個大臣上書請求恢復宰相制度,都要“論以極刑”。自此,從秦朝便開始輔佐天子處理朝政的宰相徹底消失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徹底進入君主獨裁的局面之中。

另一方面,從朱元璋開始,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士大夫尊嚴掃地,他們除了時時刻刻有性命之憂以外,還經常當眾被打屁股。有的官員上午還在處理政務,下午就帶著枷鎖搬磚去了(真的是搬磚啊),這就是“今內外百司,捶楚屬官,甚於奴隸”。這也就導致了明朝的官員、百姓沒有一絲人性,徹底淪為奴隸。

一個政權的倒塌,往往就是源於制度的腐敗。朱元璋以個人意願而制定了不允許任何人逾越的“祖宗之法”,讓明朝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個人認為,明朝之所以能夠苟延殘喘近三百年,完全是因為官員、百姓對暴政的忌憚。

名粉可能不願意了,但是我也確實想請教,明朝到底哪裡比宋朝進步了呢?


國史通論


明朝相比較宋朝而言,基本上是除軍事,戶籍等以外各方面的全面倒退。

明朝和宋朝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兩個朝代,明朝作為古代最後一個漢人政權,普遍感情較深,有一定的同情心,而宋朝則是一直以積貧積弱展示在大家面前,普遍不太看好宋朝。

如果讓行話用一句話來比較這兩個朝代,宋朝好比是走上了一條新路,這條路前期比較曲折,但前景美好,明朝好比又重新走回了老路,筆直順暢,但前面是圍牆。

明朝的軍事實力總體強於宋朝,這點毋庸置疑,另外由於朱元璋的設計,明朝的戶籍制度尤其規範,黃冊和魚鱗圖冊的發明幾乎可以清楚瞭解王朝,當然這僅僅是前期,後期這兩項制度形同虛設。而明朝則在更多的方面落後於宋朝。

經濟方面的大退步

明朝相比較宋朝而言,退步最為明顯的就是在經濟方面。

首先是經濟的總量,這點明朝總體是強於宋朝的,因為人口和控制區域的大小不同,但明朝的經濟體量並沒有超越宋朝多少,基本上明朝最高的財政收入也僅僅2300萬兩白銀左右,發生在萬曆年間,宋朝也有2000萬兩左右,沒有拉開太大差距,那麼這個gdp一平均以後,明朝甚至是落後宋的。

其次是經濟的構成,總量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構成才決定經濟發展的潛力,宋朝後期稅收中超過半數來自於農業稅之外的商品稅和服務業稅收,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現在的比例構成都十分相仿,但是到了明朝,卻又完全拋棄了商業,將財政收入重新全部依賴沒有發展潛力的土地稅,將人口全部限制在了土地上,海關稅收更是因為海禁的措施無從談起,這點完全落後。

最後是金融工具,張宏傑先生評價朱元璋不懂經濟,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最突出的一點——他玩不轉紙幣。交子會子,鹽引等等都已經出現多年,但是大明寶鈔還是迅速崩潰了因為明朝對紙幣的運轉方式不理解,重新退回到鑄幣時代,是一次極大的倒退。

文化方面的大退化

文化方面我並不想採用退步這個詞,用退化這個詞來說更加的合適,因為這是一個形態的整體退化。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人們能說話,才能創造新理論,新思維。雖然相對於宋朝的程朱理學,明朝也有陽明心學,我也非常欣賞,可是並不能掩蓋明朝整體的文化退化。

因為專制的加強,學校,尤其是官辦太學的學習內容除了極為固定之外,要接受朱元璋本人的嚴格審核,連《孟子》都是刪節以後才允許閱讀觀看,朱元璋寫的東西就是所有學習的根本內容,這完全破壞了多元性。

而最關鍵的則是這種文化氛圍對人格養成的極大破壞,從明朝開始,清朝鼎盛,整體而言士大夫階層的素質是走下坡路的,優秀品質也在一點點消失,明朝的文字獄同樣駭人聽聞。許多人因為觸及朱元璋名諱就被殺死,後期的方孝孺,更不必多說。吳三桂最後的故事,是否和這種因素有關呢?大家自己理解

政治上的腐化

我的觀點是,分權就是比集權更加的先進,更加的具有活力,如果加強集權專制,就是一種倒退。

宋朝重文輕武,政治體制上也是非常的冗雜,繁瑣,但總體而言宋朝皇帝的權力達不到觸及各個地方的能力。而明朝則因為宰相的廢除,內閣的設立,皇權基本上是沒有任何約束的,官員幾乎對皇權沒有什麼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萬曆可以那麼多年不上朝。只有在張居正馮保時期,這種情況有所改觀。

再加上朱元璋要求自己所有的遺留政策不允許改動分毫,又使得明朝的政治體制沒有任何的靈活性,明朝官員俸祿極低不能變,很多舊制已經不合時宜也不能變,可以說,最後明朝是僵死的。

明朝還有非常多的退步點,限制人口流動,連村與村之間的來往也必須經過政府審批才可以實現,強行進行階級分層,對每個階層的衣著甚至帽子都進行了嚴格規定,監察制度幾乎完全退化,卻讓農民承擔起監督官員的責任導致基本上地方政權崩潰。

朱元璋創立的明朝,幾百年都有朱元璋的影子,而朱元璋本人,更適合當一個老村長。

文\\行話歷史


行話歷史


事物發展的規律的不斷前進的,但歷史的發展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有時會出現開歷史的倒車。明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漢人封建王朝相對於兩宋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上卻有了倒退,下面我們來逐條分析。

(宋朝繁榮的市井圖)

經濟上,從繁榮多樣的商品經濟倒退到單一的小農經濟

中國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重農抑商”一直是基本的經濟政策。而宋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工商業的鼎盛時期,另闢蹊徑的鼓勵工商業的發展。在商場上,打破坊市分離。在交易方式上,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樣極大促進了商品交易和流通。並且其當時的手工業生產發達,各種手工業作坊規模和內部分工細密。再加上造船業的發達,指南針在航海中的廣泛運用,“海貿”更是空前繁榮。這種種措施,都讓大宋成為經濟發達的國家,就連當時的小國國王都感慨到:我的財富都比不上大宋東京一個看城門的小吏!

(交子)

而明朝由於封建專制的空前,對商業和手工業採取了諸多嚴厲的措施。並且商人的地位較之兩宋大大下降,商人在明朝被塑造成與民爭利、不事生產、投機倒把的社會敗類。而且明朝發行的“大明寶鈔”更是淪為廢紙,再加上“海禁”政策,閉關鎖國。宋時繁榮的對外貿易停滯,商品的生產、交易和流通都從種種方面受到諸多限制。單一脆弱的小農經濟成為基本國策,最終明也自食惡果。

政治上由兩宋的開明政治到明朝的皇權專制

宋朝可以說是士大夫最嚮往的朝代,這個時候的皇帝和臣工更想是一種合作關係。宋朝的皇帝對待大臣的懲罰方式多是貶謫,少有恐怖的血腥鎮壓和屠殺。而且宋朝採用先進“高薪養廉”,對士大夫階層的待遇那是優待有加。

(胡惟庸謀逆案)

而明朝自朱元璋借宰相胡惟庸謀逆案廢除了宰相制度,封建專制達到頂峰。再加上錦衣衛、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的設立,讓整個朝廷籠罩在一個白色恐怖之下。而且由於出身的原因,朱家的皇帝對待官吏極其苛刻,工資待遇低,動不動還會被監視和秘密抓捕和屠殺。

思想上的更加保守,文化上的基本淪喪

著名史學家陳寅恪先生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朝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化名人和文學作品,科學技術也隨著經濟的發展有了諸多成果。四大發明更是廣泛運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但是南宋後期的思想亦趨保守,“程朱理學”開始大行其道,但整體來說整個社會的學術氛圍相當濃厚,思想上也不是滿腦子三綱五常。

(四大發明)

而明朝,由於皇權專制的加強,思想控制逐步加深,王陽明“心學”的流行,“八股取士”的唯一性,使讀書人漸漸失去了創造性和思想上的獨立性,眼光只知道緊緊盯著四書五經,每天之乎者也。這就導致,明朝除了幾部市井白話小說流傳後世,科學文化鉅著簡直乏善可陳。

(王陽明)

總的來說,處於封建社會末期的明朝沒有走好兩宋打下的像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道路,反而讓封建專制達到了頂峰,錯過了全球經濟發展的浪潮,再加上後面清朝的變本加厲,導致了中國近代落後捱打的局面。


好史不死


個人認為明朝相較於兩宋經濟、制度和文化不僅僅是倒退,而是斷崖式的下跌。

1、文化

中華文明的頂點在宋朝,這一點自陳寅恪論定之後,幾乎為所有研究中國史的學者們所贊同。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年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我們常說唐詩宋詞元曲,可見宋朝的文化處於一個歷史的頂峰,而且兩宋思想開放,出了不少有名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有六個是宋朝的,繪畫和詩詞的成就也是鮮有朝代可以比肩的,反觀明朝大興文字獄,相比宋朝的文化開放程度,明朝相差十萬八千里。

2、經濟

中國歷史上,農業稅一直是國家收入的主體,但是宋朝時,工商稅收佔財政收入的70%,農業稅只佔30%。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宋朝巨大的財政收入不是靠加重對農民剝削,而是由於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活力水平提高的結果。

明朝農業稅佔總收入的81%,工商雜稅只佔總收入的12%。從這一點,可以明顯看出,相對宋代,明朝商品經濟是何等落後。

3、制度

明朝設立錦衣、東廠兩大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特務們為了整肅異議份子、政治犯或者其他罪犯,可以依據偵查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必經由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甚或處刑;最後明朝也因此而走向了衰敗。


柿子殿下


明朝和宋朝作為我國兩大漢族王朝,都代表了漢文化的繁榮,他們都屬於一個時期的代表。

先一句總結一下,再逐一分析:宋朝除了不能打,什麼都行。

明朝在軍事上收復幽雲十六州,自南而北的統一了中國。軍事上相較宋朝要厲害的多,但是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的軍事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明朝的軍事採取多方制衡的手段,但是相較宋朝要好的多。宋朝的軍隊完全由文人管轄,導致戰爭時期出現重大問題。因此,明朝在軍事上是優於宋朝的。但是,除掉軍事之外,明朝在文化上要稍損於宋朝。原因在於:

1宋朝對文人近乎於一种放縱,導致宋朝的文化較為繁榮燦爛,宋朝出現了很多優秀的詞人,留下了很多優美的詞句和詩句,而縱觀明朝,拿得出手的人大概只有那麼幾個,當然王守仁很厲害,除了王守仁之外,幾乎沒人能與宋朝的詞人相媲美,且王守仁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在詩詞上的造詣並非太深;

除了文化方面,宋朝在經濟方面也比明朝強。宋朝的經濟水平是我國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所無法相比的,而明朝的經濟水平太差,明朝最後滅亡也是因為缺錢,國家每年的稅收太少,軍費又太多,導致被滅。宋朝,由於工商業的發展,經濟水平空前發達,還出現了紙幣(交子)。

除此之外,科技方面,宋朝也發展的很不錯。因此,一句話歸納就是:除了不能打,什麼都很強。






小王的一日一練


我個人認為有兩方面明朝相較於兩宋有倒退。一是商業的倒退;二是造船業的倒退。

商業

兩宋時期由於北方和西北方的戰爭威脅,宋朝不得不在邊境和京城大量駐守士兵,使得軍費開支居高不下,加上宋朝版圖先天不足,傳統的農業賦稅不足以支撐龐大的財力消耗,所以統治者鼓勵商業的發展,以此來增加稅收。


而明朝時期由於對蒙古大都處於相持狀態,再加上財政支出處於平衡,傳統的農業足以支撐國家的有效運轉,於是明朝恢復了中華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鼓勵農業的發展,打壓商業的發展。

造船業

兩宋時期商業高度發達,刺激了東南沿海地區造船業的蓬勃發展,宋朝商船遠達朝鮮、日本甚至整個東南亞地區進行貿易。

明朝時期由於東南沿海地區倭寇越來越猖獗,明朝統治者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自兩宋以來大力發展的造船業遭受毀滅性打擊。雖說有鄭和七下西洋,但也是為了宣揚明朝的統治及其國力,於開放海禁和造船業沒有實質性幫助,自鄭和後大明的造船技術越來越弱,再也造不出龐大的寶船了。


六等三侯


個人認為,主要的倒退是明代宗室的分封導致的嚴重的社會經濟負擔。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分封諸子為王,後續永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且不可參合四民之業(即士農工商),爵位還能世襲罔替。

宋朝分封諸王不裂國土,而且王侯之後還要自創功業或勤學苦讀考取功名,換取安身立命之本。

所以等於明朝的宗室就成為了社會的寄生蟲,給明朝的財政帶來了毀滅性的負擔。

明朝總共冊封了八十六位親王,各親王府又衍生出九百二十五位郡王,還有不計其數的鎮,輔,奉將軍中尉的爵位和郡,縣,鄉主,君的皇女爵位。

明朝末年,宗室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而且全是遵照祖訓養尊處優,什麼都不幹的大爺,而明朝宗室的俸祿是親王祿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鎮國將軍1000石,輔國將軍600石,鎮國中尉400石,輔國中尉300石,奉國中尉200石。公主及駙馬2000石,郡主以下逐級遞減。

可以算一算需要多少來養活宗室,這還不包括宗室圈佔的莊園和兼併的土地(不上稅賦)到了萬曆年間,全國賦稅的一半都要用來給宗室開支,到最後“揭天下之賦而不能給。”正如當時人王世貞評價明朝的宗室時說,這也是“千古所未有也”。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元朝這個朝代僅僅存在了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它在歷史上存在了97年。在歷史上的朝代中,97年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與哪些亂世比起來,元朝存在的時間也算可以。

宋朝和明朝在歷史上各有優劣。縱觀中國歷史,戰國到漢朝,中間隔了一個秦朝,才19年,東漢到兩晉,中間隔了三國,才46年,唐朝到宋朝,中間隔了一個五代十國,才53年,清朝到新中國,中間隔了一個民國,才37年。明朝建立以後,雖然延續了中華正統,恢復了被元朝割裂的眾多華夏風貌。但是,由於明朝直接得國於元朝,很多方面還是受元朝影響更大,而與宋朝的差異已經非常明顯。

最典型的就是在對王朝的管理方面,始於元朝的行省制,以及在加強中央集權方面,明朝還是放棄了兩宋的做法,而照搬了元朝的經驗。在文化界和商業方面,宋朝的時候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而明朝由於皇權的加強,對文人的禁錮與監視加強了宋朝文人的清高與閒適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由於明朝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教訓,明朝尤其重視農桑,而重農桑導致的間接結果,就是抑制了商業的發展。

這一系列情況,都使明朝與宋朝在各領域出現了完全不同的狀態,因而看上去差異巨大。

宋明兩朝對比可以發現,在宋朝皇權並不能達到專政的程度,多數情況下朝廷事務是處在集體決策的狀態下,宋朝的皇帝可以貶斥大臣,但幾乎沒有殘殺過大臣。

在明朝朱元璋借鑑了元朝末期的悲慘,堅決廢除宰相制度,加強君主專制統治,雖然設立內閣,但是明朝君臣意識逐漸演化成對立狀態,內閣及內閣大學士不過是起一個緩衝作用,但是君主一句話,該怎樣還要怎樣。

宋朝1279年滅亡,明朝1368年建立,中間只有短短的89年。但是古典中國已經不存在了。明朝建立在宋元的廢墟下,其實已經更像元,而不是宋。文化、價值觀都倒退很多,不可同日而語。

這幾乎就是兩個文明。蒙古人入主中原取代南宋後,中華文明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文化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深刻的斷層,雖然僅僅只有98年的斷層時間,不過,這種斷層卻是致命性的,後來朱元璋創立明朝後以行政強制命令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才撥亂反正,但明朝也殘留了大量的元朝遺毒,可以說蒙元的入侵於宋於明都是一場巨大的浩劫,這種浩劫既是文化斷層的衝突,也是文明風向的不可逆轉。

我們都知道宋朝和明朝都是漢人建立的王朝,而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朝代,兩個漢族王朝中間夾雜著一個短命的異族王朝,因此,無論是從地域角度來審視,還是從文化價值方面來考量,或從政權的民族主體來分析,元王朝明顯有別於宋明兩朝。

元朝雖短,但是它把宋朝的政治經濟制度衝的一乾二淨,導致明朝和宋朝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制度。宋朝雖然挨各種少數民族的打,但你還是會想到什麼經濟發達,政治開明,文化發達等等。而明朝就總是朱元璋殺功臣,皇帝中央集權,廢除丞相,在朝堂上直接打板子的廷杖。朱元璋搞得錦衣衛,朱棣搞的東廠。完全和宋朝搞的哪一套不一樣啊!從而顯得時間很長。在不同的制度下,不管多少年也是相距甚遠。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宋朝和明朝之間失去了連續性,這種連續性在制度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宋朝的制度官、職、差遣分離,設計精細而繁瑣,之後的元朝繼承的是金朝,金朝沿襲的多是遼,北宋的少。至於明朝,雖然說是恢復漢唐舊制,但說白了,用的就是元朝的那一套。所以呢,比起其他的時期,宋朝和明朝確實相距是比較遠的。當然我們之所以會產生心理距離遠的感覺絕不僅僅是因為這種客觀上的距離,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睿睿美食記


儘管這麼說會被明粉噴,但我還是得說一句:相比於宋朝而言,明朝的整個軟環境都在大倒退。

儘管明朝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並且在其立國始終都保持著相對強大的軍事實力,但這並不能掩蓋它的自身問題。相比於宋朝,它缺失了太多。

首先一點,就是在政治上明朝的君主集權得到了空前的加強。

這一點是君主集權的“前進”,卻是整個政治發展的大倒退。有宋一朝,皇帝都能也必須做到“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彥博語),這在封建君主制的國家已經是難得;但是明朝不然,整個國家機器都必須隨著皇帝的意志來運行,哪怕是內閣其實都只是皇帝的秘書機構而已。

這造成了兩個直接結果:一是明朝昏君、庸君迭出;二是宦官干政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一點,是文化上思想受到了極大的禁錮。

出身貧農的朱元璋看不慣宋儒的嘰嘰歪歪和繁文縟節,直接勒令天下士子讀書考試都只能按朱子的訓詁標準,作文也只能寫八股文。這樣刻板的體例直接導致有明一朝的思想界受到了極大程度的打壓,某些學者甚至認為這是造成中華民間文化從士大夫文化轉向流氓文化的重要原因。

最後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經濟活力的喪失。

我們總說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但那也只能是萌芽。為什麼?還是因為朱元璋。出身農民的他根本不懂什麼叫商品經濟,更對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深惡痛絕。在他的鐵腕之下,中國的經濟從宋元時期發達的商品經濟退回到了自然經濟之中,並且保持了很久。

更要命的是,由於濫發紙幣,明朝的貨幣體系又回到了貴重金屬本位制,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銀進口國。不得不感嘆,如果老朱能懂點經濟學常識,按經濟規律辦事,也許中國真就能早於西方建立起一套現代金融體系也未可知。

總的來說,中華帝國的發展,在經歷唐宋的鼎盛以後,到了明清開始衰落,這是史學界的共識。而這種衰落雖然滿清要負絕大責任,朱明王朝尤其是朱元璋本人,卻也難辭其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