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什麼時候種植的?如何栽培管理才能獲得高產?

農友君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向日葵:向日葵對收穫期要求較為嚴格,一般在正常成熟期裡收穫僅損失1.4%,如果延遲5天收穫,則損失達4.2%。當花盤背面已變成黃色,植株莖稈變黃,大部分葉片枯黃脫落,托葉變為褐色,舌狀花脫落,子粒變硬並呈本品種的色澤時,要及時收穫。也可在向日葵花期後36天左右開始收穫,此時可塑性物質已不增加,種子含水量已降到30%以下。


小二


問:向日葵是什麼時候種植的?如何栽培管理才能獲得高產?

向日葵傳統品種不適宜春天播種,傳統品種如春天播種,長勢很好,開花很好,但葵花籽都是癟籽,空籽沒有仁。

向日葵傳統品種進入六月份播種,結出的葵花籽才有仁,六月二十號以後播種最好。葵花籽在八月八號立秋時播種,到立冬之前也能勉強收穫。

新品種向日葵和油葵在春天播種能夠收穫,而且新品種春天播種,收穫的葵花籽都是滿仁,還不易著蟲害,因為蛾子產卵是在夏天。

春天播種葵花,四月份播種最適宜,行距一米,株距半米最好,每畝株數一千四五百株。

播種向日葵一次性施足肥料,半路不追肥,勤鋤草別荒地,在蛾子產卵時打藥,就能高產。


生產隊長老楊


向日葵在我們這裡叫葵花,由於其既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榨油的原料,並且味香可口,而且脂肪油中的亞油酸含量較高,還含有卵磷脂等,是很好的保健佳品,因此種植面積比較廣泛,比如在我們甘肅河西走廊就有大面積種植。

向日葵的高產栽培管理

向日葵的栽培,要想獲得高產,首先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種植土壤,然後根據其生長髮育特徵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進行恰當的田間管理。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下這些操作步驟:

1、整地施肥

向日葵不能重茬或迎茬,可選擇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左右的輪作,在前茬作物收穫後,用250克甲基異柳磷兌水30千克噴灑在土壤表面,然後進行秋耕,能收到較好地殺蟲除草效果。由於向日葵屬於深根系作物,因此在整地時一定要進行深耕,耕地深度要達到25~30釐米為宜,深耕後澆足水進行保墒。

向日葵的植株高大,而且根群深廣,因此,施足底肥是獲得高產的前提。中等肥力土壤可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千克左右,增施有機肥可以提高向日葵的產量,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5千克左右、硫酸鉀8千克,或優質氮磷鉀三元複合肥25千克左右,而且底肥的深度要達到15釐米左右為好。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在選擇品種時,要選擇外觀飽滿、抗逆性高、商品性好的優良品種。在選好種子後,由於近年來地下害蟲比較嚴重,還要進行浸種、拌種處理。具體的做法是:

在播種前2天左右,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將種子進行暴曬,可有效殺滅種子自身攜帶的病菌和提高種子的活性。然後用40%甲基異柳磷溶液噴拌種子,然後悶種6小時左右,等種子在陰涼處有七成幹後即可進行播種。

3、向日葵的播種時間

由於我國栽培向日葵的面積比較廣泛,各地的氣候條件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實際播種時間也不盡相同。

春播時間為10釐米土層地溫連續5天達到8~10℃即可播種。一般來說,常規品種播種時間在4月下旬,雜交品種的春播時間一般在5月中下旬。我們甘肅這邊主要根據清明節的節氣進行播種,基本在清明節前後進行播種。

夏播向日葵的播種時間一般在6月中下旬為適宜的播種時間。

4、播種密度

播種的密度要根據土壤肥力、當地氣候環境、目標產量等綜合考慮,土壤肥力好、矮桿品種可適當密植,反之則要稀植。一般油葵的株行距為35×60釐米左右為宜,食葵的株行距為70×80釐米左右為宜。播種方式有地膜壟作和地膜平作等,地膜覆蓋可在減少鹽鹼破壞和保墒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的整齊度。

5、出苗後的田間管理

向日葵播種後,一般經過10天左右的時間即可出苗,不同品種出苗時間略有差異。

(1)、查苗補苗

向日葵的幼苗生長較快,為防止發生擁擠和養分競爭,當長出一對真葉時就要進行間苗;當長至2對真葉時就要進行定苗。同時還要進行補苗,對缺苗較少的田塊,可在間苗或定苗時就近移栽,缺苗多的地塊,要儘快催芽坐水補種,從而確保苗全。

(2)、中耕除草

在向日葵的整個生長期,要進行2~3次的中耕。第1次中耕時間在向日葵長出1~2對真葉時,結合間苗和定苗同時進行,此次中耕應進行淺耕;第2次中耕在定苗後1周進行,深度以中度為宜;最後一次中耕在封壟前完成,可結合開溝、培土、施肥等工作一同進行,應深度中耕。

(3)、水肥管理

向日葵的全生育期一般要進行2~3次澆水。苗期一般不需要澆水,第一次澆水時間在現蕾前,第二次澆水時間在現蕾期,第三次澆水時間在開花期,澆水時要把握淺澆快輪,水過地乾的原則。

底肥施足的情況下,只需要在現蕾期澆第二水的時候隨水每畝追施20千克尿素或50千克碳酸氫銨即可。

(4)、病蟲害防治

向日葵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霜黴病,蟲害主要有金龜子、蒙古灰象甲等,各地要結合當地常發病蟲害,在當地植保部門的指導下進行集中聯防。

6、適時收穫

當籽粒變硬,莖稈、花盤背部變為黃褐色時要及時進行收穫。脫粒後晾曬,防止黴變、脫皮等,以免影響籽粒的最終品質。

在向日葵的栽培過程中,就要從上述的技術措施入手,加強田間的科學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最終的高產和優質。


新農鳴


你好,感謝提問。

選地整地。向日葵對土壤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一般pH5.5≤8.5,可種植重粘粒輕沙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每畝施用化肥30粒,碳酸氫銨3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15公斤,辛硫磷顆粒1.5公斤,改成耕地,防止地下害蟲發生。選址。選擇深厚土層,土地平整,排灌配套,要求輪作期3-4年以上,嚴禁重複種植。地肥:精細地肥,施用腳肥,播種前不需要根茬,再施用基肥,深施種子肥。秋季深翻20-625px,畝市農家肥1000-1500kg,在秋壓的基礎上對秋肥及時進行秋季灌溉。在冬春及時剷平的基礎上,實現了預播平地和圍堰凝結塊,地面水平、土壤碎屑、水分均。播種前緣葵花線施以磷酸二銨10-15kg、鉀肥7-8kg或氮磷三元鉀複合肥。

輪作倒茬。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消耗過多,土壤肥力難以恢復,病蟲害和雜草也會因連作而加劇。旋轉週期一般為3≤4年。豆類、穀類等都是向日葵以前的好收成。精選種子。食用向日葵品種主要有星火、向日葵、金葵3號等。選擇優質、高產、抗性強的品種.主要選擇淨化後還是農民自己選擇整潔、豐滿、形狀、大小、顏色三種眉毛、火花向日葵、dk119個向日葵品種。種子處理。選擇最佳種子後,應翻天2-3天,種子純度不低於97%,透明度不低於98%,發芽率應在95%以上。

播前準備。播種前,種子應曬2-3天,用40%的鋅、硫、磷150毫升,水5-7.5公斤,種衣劑25-30公斤,以防蟲害。將種子用500倍多菌靈溶液浸泡6小時,或將種子與菌核和甲基澆頭混合,多菌靈的用量為種子量的0.5-0.6%,以預防菌核病。播種時間及方法。早在時間。常規食用向日葵的最佳播出時間為4月15日至25日,dk119的最佳播出時間為5月下旬。播種法粘土播種深度為825px,砂土和沙地播種深度可達4~150px,採用鑽孔或鑽孔溝人工定距按需播種,粘土播種深度825px,砂土播種深度825px。

密度配置充分發揮邊行優勢,採用大、小行種植,三眉吃向日葵大排2.6英尺,小排1.2英尺,種植距離1.2英尺,畝葉2630株;星火線2.6英尺,小線1.4英尺,排距14英尺,每畝2000苗:dk 119英尺大行,1.4英尺小行,1米。每畝種苗2370株,相距3英尺。2.5英尺1。4英尺,1英尺。3英尺,14英尺。播種。向日葵播種期的確定一般在春播播種初期,播種方法主要以人工穴位為基礎。穴播方法可用於根據所需的植物間距播種,播種深度約為5釐米。一般來說,播種率為每英畝1-1.5千克,每洞4-5千克,並進行寬窄划船,行距大100釐米,行距小50釐米,植物間距為60釐米,每英畝幼苗約1400株。加強田間管理。

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結合苗木間伐,深3-4釐米,每畝追肥尿素10公斤。一週後,第二次中耕深8-10cm,第三次中耕深3-4cm,在收成時進行。配合中耕,每畝15公斤尿素,每畝10公斤硫酸鉀,配合生根栽培。人工輔助授粉,向日葵是一種異源授粉作物,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提高種子產量。方法是:花2-3天后戴上絲質手套逐一接觸。時間應為上午9時至11時及下午16時至19時,每7天一次,連續2-3次,可增加產量。

苗期田間管理。苗木再植,苗期應及時調查向日葵苗木,並及時進行大面積的苗木抽芽和再植。吃一對向日葵真葉時,在苗木稀少的地區進行帶土底水的移栽方法是先挖出苗缺處的洞,然後用苗挖土,在水還沒滲出來之前就把它放進坑裡,這樣的方法就是把秧苗挖出來,然後再把它放進坑裡,這樣的方法就是先挖出缺苗的洞,然後再用苗挖土,然後放入坑裡,這樣就不會漏水了。然後將土壤覆蓋或將土壤幼苗放入坑中以覆蓋土壤,然後澆水。

中後期田間管理。整個生育期可食用向日葵澆水2次,先澆水至芽前,6月初,後15畝尿素20 kg。第二次水在芽期,時間在6月底,一畝碳酸銨50公斤。七月中旬第三次水盛開.8月份前10天的灌水期取決於降雨和風,應該是淺水快輪的,地面上的水會乾涸。收穫。當葵花籽向日葵的背面為黃白色時,莖變黃,中上葉為綠色和黃色,果皮具有固有的顏色和標記,可以人工採摘;當植物的莖變黃,葉片枯萎或下垂或脫落,圓盤呈黃褐色,舌狀花枯萎脫落,當果皮堅硬時,可進行機械收穫,粒子返回倉庫。釋放後立即散開晾曬和勤翻了







鄉下曹十一


向日葵不能重茬或迎茬,可選擇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左右的輪作,在前茬作物收穫後,用250克甲基異柳磷兌水30千克噴灑在土壤表面,然後進行秋耕,能收到較好地殺蟲除草效果。由於向日葵屬於深根系作物,因此在整地時一定要進行深耕,耕地深度要達到25~30釐米為宜,深耕後澆足水進行保墒。

向日葵是需肥較多作物,每形成100千克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鉀86千克。播種前施足底肥,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每公頃施入有機肥30立方米,施磷酸二銨150~200千克和尿素100~150千克。

輪作倒茬。向日葵連作會使土壤養分特別是鉀素消耗過多,土壤肥力難以恢復,病蟲害和雜草也會因連作而加劇。旋轉週期一般為3≤4年。豆類、穀類等都是向日葵以前的好收成。精選種子。食用向日葵品種主要有星火、向日葵、金葵3號等。

向日葵栽培應選擇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對較小的地塊,不宜重茬。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害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



醉奶寶


向日葵可以在每年的四月的時候播種。向日葵要在氣溫比較穩定、溫度也比較適宜的時候播種,通常四月份左右比較合適。等到溫度升到二十度以上就可以準備開始種植,種下去後十到十五天種子就會發芽。它的生長速度很快,生長週期也比較短,一般春天播種,當年的夏季就可以開花。

向日葵想要高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選地整地

向日葵栽培應選擇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對較小的地塊,不宜重茬。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害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

二、適時播種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一般為3~4月,播種的適宜溫度為18~25℃,通常播種後5~7天左右出芽。播期選擇的基本原則是根據鹽鹼發生規律,適當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開鹽鹼為害。根據品種生育期進行春播或夏播。

三、查田補苗

向日葵是雙子葉作物,頂土出苗較費勁,再加上整地、播種質量不高或播後遇雨表土板結,或病、蟲、鼠、雀等為害,都易造成缺苗斷壟。為了保證一播全苗,必須在出苗期逐田逐行檢查,成片成行缺苗要及時補種。

四、間苗定苗

向日葵栽培要及早間苗,防止苗擠苗,影響培育壯苗,乃至以後的產量,至於鹽鹼地和蟲害重的地塊,定苗時間可適當推遲。同時,向日葵還要及早定苗,有利於培育壯苗,也有利於花盤發育,定苗應在2對真葉時進行。

五、中耕除草

向日葵一般中耕2~3次起除草鬆土、破除板結、保蓄水分、減少蒸發、減輕鹽鹼為害等作用,第1次中耕在1~2對真葉時結合間苗定苗進行,第2次中耕在定苗後1周進行,第3次中耕在封壟前結合開溝、培土、施肥完成。

六、開溝追肥

向日葵較喜肥,開溝追肥通常在第3次中耕時進行,以氮磷肥為主,每畝磷酸二銨5公斤、尿素10公斤,混合均勻後施入土壤。通過開溝培土能有效的保證次生根生長髮育,防止倒伏,減少子葉節以下基部分枝。

七、適時灌水

向日葵灌水採用溝灌方式,一般株高1.5米的品種,頭水應在花蕾期進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漿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種,頭水在開花前4~5天進行(旱情嚴重,灌水提前),二水在頭水後6~7天,三水在灌漿期。

八、授粉管理

向日葵自花授粉結實率低,異花授粉結實率高,栽培的時候要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用對花盤、粉撲子、棉線手套等方式進行傳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輕輕塗抹在母本的柱頭上,授粉在盛花期進行3~4次。





周扒皮的眯眯眼


小杰回答

向日葵高產栽培技術

一、合理輪作,選好茬口。向日葵不宜連作,也不宜在低窪易澇地塊種植,對前茬選擇並不嚴格,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外,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向日葵的前茬,向日葵的適應性較強,最適宜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PH值6—8的砂壤土或壤質土壤種植為好。

二、選優良種,進行處理。選擇產量高、質量好、品質佳、商品性好、抗葉部斑病、耐菌核病、空癟率低、發芽率高、發芽勢強的優良品種,並進行種子處理,充分發揮“種盡其用,地盡其力”的作用。

三、施足底肥,夯實基礎。向日葵是需肥較多作物,據調查,每形成100千克子實,需從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鉀86千克,播種前施足底肥,並做到有機和無機結合,每公頃施入腐熟、發酵的有機肥30至40立方米(最好是灰土糞),施磷酸二銨150—200千克和尿素100—150千克。施足底肥是夯實向日葵生長髮育的基礎。

四、搶前抓早,適時早播。適時早播,可防止或減輕葉部斑病和菌核病的發生,對向日葵的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向日葵生育期比較短,播期選擇餘地比較寬,在5月上、中旬播種,因此油料型品種應適當晚播;食用型品種應適當早播,以防止貪青晚熟而減產。

五、合理密植,有利通風。向日葵稈高、莖粗,要合理密植,有利於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原則是高稈大粒品種,宜稀;矮稈及小粒品種,宜密;油料型品種每公頃保苗25000—30000株,食用型品種18000—20000株為宜。

六、加強中耕,適時追肥。早疏苗、早定苗,當幼苗長到二對直葉時,進行定苗,出苗到現蕾期,進行2—3次中耕除草,最後一次應深耕培土,防止倒狀,但應該注意的是不能傷根。追肥既要適時,又要合理,向日葵現蕾至開花期,每公頃追尿素150千克,溝施或穴施,盛花期噴施0.2%—0.4%的磷酸二氫鉀,看長勢而定,追一次或二次。

七、根據長勢,及時打杈。在現蕾至開花期,向日葵常有分杈發生,一旦發現,立即除杈,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保證主莖花盤對養分和水分的需要。

八、因地制宜,科學灌溉。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和灌漿期,應適時、適量的科學灌水,尤其遇到乾旱,應及時灌溉,滿足向日葵在生長髮育階段對水分的需要。

九、預測預報,防病滅蟲。要搞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一旦發生,立即防治,力爭做到治早治小治了。當氣溫達到18—20℃時,每公頃用五氯硝基苯30—45千克,加溼潤的細沙土150—230千克,拌勻後撒在向日葵的地面上,抑制菌核病的萌發,15天后再撒一次藥,8月上旬,向日葵螟幼蟲發生期,可噴灑90%敵百蟲500倍液,防治2—3次。

十、輔助授粉,提高結實。向日葵是異花授粉作物,靠昆蟲、蜜蜂傳粉結實,儘管如此,還要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間每天上午10時左右(上午9時至11時),一般可授粉2—3次。






流浪外地小杰


選地 向日葵栽培應選擇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對較小的地塊。不宜重茬。 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害蟲,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

種子 培育種子先由溫水泡過,再以種子尖端朝下種植在土中,約4~5天即可發芽。

播種

1.播期 當125px土層溫度5℃即可播種。播期選擇的基本原則是:第一,根據鹽鹼發生規律,適當早播或晚播,使幼苗避開鹽鹼為害;第二,根據品種生育期進行春播或夏播;第三,根據發病規律調整播期,使其避開病害多發季節;第四,根據生長特性調整播期,使開花灌漿期避開28℃以上高溫天氣

2.葵的發芽率和出苗率低於油葵,頂土能力也不如油葵。為保證出苗株數,實際播量比計算播量應加大10—20%。食葵的自我調節能力很強,種植密度大則花盤小籽粒小;密度小則花盤大籽粒也大。在既保證產量、又保證商品性的前提下,667平方米保苗株數應保持在3000株左右為宜,行距60—1750px,株距30—875px。播量根據品種特性和栽培要求確定播量。一般人工點播每667平方米需種600克,機播需種700克。

  3.帶種肥 食葵生育期較長,而且植株高大。種肥用量每667平方米穴施或條施磷酸二銨5—8公斤,或三料磷肥10公斤。

  4.播種方式 播種時墒情要好,深度3—100px為宜。播種方式採用:

①人工或機力作畦,點播或開溝條播;

②精量點播,每穴1—2粒。乾旱地區可採取深開溝淺覆地的方法,將種子播在墒情較好的溼土上。

播種條件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出芽時間:5~7天

播種方法:點播,覆土約25px,播後50~80天左右開花,因品種不同各項略有差異。不良症狀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為了培育健壯植株,達到優質高產的重要環節。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

1、查田補苗 向日葵是雙子葉作物,頂土出苗較費勁,再加上整地、播種質量不高或播後遇雨表土板結,或病、蟲、鼠、雀等為害,都易造成缺苗斷壟。為了保證一播全苗,必須在出苗期逐田逐行檢查;如成片成行缺苗要及時補種,將種子浸泡催芽露白後,及時補種。缺苗少的要移密補稀,帶土移栽(注意幼苗的向陽方位),澆好定根水,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還可育一部分保險苗,以保證全苗的需要。

2、間苗定苗 要及早間苗,防止苗擠苗,影響培育壯苗,乃至以後的產量。據試驗:1對真葉及早間苗,2-3對真葉定苗的每個花盤有小花1200-1500朵,比3對真葉以後才間苗、定苗的,每個花盤多200-300朵,產量要高19%-26%。至於鹽鹼地和蟲害重的地塊,定苗時間可適當推遲。定苗 及早定苗,有利於培育壯苗,也有利於花盤發育,定苗應在2對真葉時進行

3、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中耕2—3次。第1次中耕在1—2對真葉時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深度250px。第2次中耕在定苗後1周進行,深度375px。第3次中耕在封壟前完成,結合開溝、培土、施肥,深度500px。主要是起除草鬆土、破除板結、保蓄水分、減少蒸發、減輕鹽鹼為害等作用。尤其是在苗期,由於株行距較寬,容易滋生雜草,土壤水分蒸發快、易生旱象。因此,必須及早動手中耕除草,鬆土保墒。

1-2對真葉期結合間苗、定苗,進行淺中耕8-10釐米,尤其要除淨幼苗四周的雜草;第二次中耕在定苗後7-8天進行,對保墒防旱促苗健壯有良好的作用;第三次中耕要在封行之前,這次中耕要深,並可結合追肥、培土進行。有的地在播種後、出苗前由於遇雨等原因造成表土板結生“硬殼”,影響出苗的,可進行苗前鬆土或中“鏟萌生”。鹽鹼地也易出現返鹽傷苗現象,可採用“悶鋤法”。在出苗前把種芽邊的鹽鹼土淺鋤推開,以利出苗。乾旱地要早鋤、勤鋤、雨後鋤,以利蓄水保墒;特別是鹽鹼地雨後中耕鬆土可減輕鹼害。有的地方定苗前採用耙地方法中耕除草;有的用深松犁在竹間鬆土,效果都很好。但天氣乾旱不宜採用。自2000年,向日葵產區正在逐漸推廣氟樂靈、撲草淨等除草劑,效果很好。如氟樂靈主要消滅單子葉雜草,每畝用藥300克加水20千克,在播種前10天均勻噴灑在地面上,耙入土中。如在播後施藥要減少用量,並在播後3天內噴灑,以免出苗後發生藥害。氟樂靈消滅列當(寄生草)的效果也是很好。鹽草淨消滅闊葉雜草效果好,每畝用藥200克加水20千克,播後3天噴灑,並耙入土中。當前除草劑型號較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施用,效果才好。

向日葵(6張)

4、開溝追肥第3次中耕時進行,以氮磷肥為主。每667平方米磷酸二銨5公斤,尿素10公斤,混合均勻後施入土壤。通過開溝培土,保證次生根生長髮育,防止倒伏,減少子葉節以下基部分枝。

5、灌水採用溝灌方式,減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遲灌頭水時間,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一般株高1.5米的品種,灌頭水時應在花蕾直徑4—125px時進行,二水在初花期,三水在灌漿期。株高2米左右的品種,灌頭水時間在開花前4—5天進行(旱情嚴重,灌水提前),二水在頭水後6—7天,三水在灌漿期。

6、授粉及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用“對花盤”、“粉撲子”、“棉線手套”等方式進行花盤間相互傳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輕輕塗抹在母本的柱頭上。授粉在盛花期進行3—4次。

7、防旱抗旱 根據向日葵的需水規律和耐旱性,一般在播種到出苗階段要掌握頂凌播種或搶墒旱播、播前浸種等都有 良好的防旱抗旱作用。從出功垤現蕾階段,這時幼苗地上部分生長較慢,根系生長很快,可不澆水,實行蹲苗。從現蕾到開花階段,此時需水量佔其一生總需量的43%,是關鍵時期。據試驗,在現蕾期澆水一次的畝產150.5千克,現蕾和開花期澆水2次的畝產180.6千克,現蕾開花灌漿期澆水3次的畝產205.6千克。沒澆水的畝產只有65千克。

在灌溉方法上主要分:播前的貯(蓄)水灌溉和生育期的灌溉兩種。貯水灌溉又分秋灌、冬灌和春灌三種。主要是在中國北方從11月上旬開始到地表結凍前為秋灌,水分入滲較深,保水性較好;結凍後為冬灌,有疏鬆表土的作用;3月至播種前春灌。水分蒸發損失大,表土易結松結在鹽鹼地實行秋冬灌的,水量不能太大,灌後採取拖、耙措施,避免鹽鹼為害。生育期灌溉,在畦種並澆地區採用畦灌法,小畦澆少水,大畦條灌進度快。壟作地區實行溝灌,灌水深至壟高的三分之二,讓水逐步滲透到根部。防止壟土板結。要克服大水漫灌現象,漫灌不僅浪費水、易灌不勻、使土板結,還會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鹽漬化。鹽鹼地灌水,一般採用大水灌、排結合的方法,起到淋鹽洗鹼的作用,灌後的地塊,地表快乾白時要及時鬆土保墒,壓鹽鹼上升。有些地方在旱季過後,進入雨季還要採取高培土、深開溝等辦法進行排漬防澇。抗旱灌水在有條件的地方要逐步推廣滴灌、噴 灌等節水灌溉的先進措施,效果將更加顯著。

切花采收

當外層的舌狀花開放時即可採收。在水中或保鮮液中瓶插壽命夏季為6~8天,冬季可達10~15天。一般在採收包裝中把葉片去掉,留頂部1片葉為宜。切花可在2℃~5℃下貯藏1周左右。 根據不同品種的特性,選擇不同的收穫方法:






農家慧慧


向日葵栽培,播種的時間,基本上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左右。一般根據當地的氣溫氣候特點,選擇合理種植時間。

向日葵要選擇合理的輪作方式,選好茬口,不應該連作,也不宜在低窪易澇地塊種植,除甜菜和深根系牧草,其他作物均可作為向日葵的前茬。

種植向日葵一定要選擇優良的品種,選擇產量高質量好品質佳商品性好抗病的優良品種。

向日葵是需肥較多作物,每形成100千克籽粒,需從土壤中吸收氮6千克,磷26千克,鉀86千克。播種前施足底肥,做到有機肥和無機肥結合,每公頃施入有機肥30立方米,施磷酸二銨150~200千克和尿素100~150千克。

播種時的密度要合理,植株高大的品種每公頃保苗2萬株左右。植株矮小的品種公頃保苗25000到30000株左右。

做好中耕除草鏟耕管理,並在開花前追施肥料。根據長勢及時打去多餘的杈子。

在向日葵花盤形成階段開花期和灌漿期,如遇到乾旱應及時的補充水分。

在氣溫升高時,做好菌核病的防治,還要注意向日葵螟蟲的防治。

形成產量的關鍵,還要進行輔助授粉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


暉言暉語


向日葵播種南方在34月,北方遲一點,種的時候基肥要充足,因為向日葵根系淺,地裡要深挖排水溝,必要時需要向日葵根部培土,以免雨水多的時節向日葵倒地。向日葵生長迅速,需肥量大,在苗期以氮鉀肥為主,基肥以磷肥為主。向日葵蟲害比較嚴重,需要定時殺蟲,苗期殺青蟲,出花盤以後,更要殺蟲。最後花盤大了,如果是矮向日葵,榨油品種,還要木棍支撐,不然盤子落地,裡面的瓜子全部會腐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