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换房,自愿退掉宅基地可获几十万赔偿,为啥有些农民不愿意?

瓶子里的女人


假如把我代入这个角色里,我想想:用宅基地换一套房,然后再由几十万的赔偿,我觉得我可以接受。只是对于有一定年纪的人就肯定接受不了的,比如我爸这个年纪的人。

去年,我叔恳求我爸把老家那所旧屋拆了,给他盖红砖小洋房。我爸死活不同意,即使他从不回去那里任其调荒也不同意把那块地给到叔叔。我很纳闷,老爸就说,你现在口口声声说以后都不会回老家,但是我真过地给了你叔,你以后需要的时候都不知怎么骂我呢?呃,我会是那样的人吗?但老爸他就是这么想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在我们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有一个思想那是渊源流传着的:落叶归根。老人觉得自己老了就要回到土生土长的地方,最终归去。同时,也愿望着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点什么东西,这最好的东西就是宅基地了。

不管我们儿孙辈怎么想、怎么做,老人家就是铆定了老家的宅基地就是根,子孙后代无论繁衍多少代,这就是根源。我的十二叔公,解放前去了台湾,一家人在台湾已经繁衍生息了三代了,前年特意跟老兄弟们聚聚旧,还给自己找到了风水宝地,说是自己百年之后会回到这个小山村的。

也许是千百世来受够了封建社会地主的压迫,农民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特别是宅基地,轻易不让人给抢走了,甚至政府收归国有也得废很大功夫才能说服。例子不少。中国人讲究的是传宗接代,传承的不仅仅是血脉,还有这块宅基地。可以想象这块地在一个家族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分量了吧。

浮萍无根随流水,落叶有情做春泥。像我等游子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无不想念着家里的老槐树,想念那一口凉凉的井水,想念那一个承载了欢乐童年的家。有了这个家,就是有根的浮萍,走到哪里,都是有根之人,心里淡定了,也勇敢了。

多少个夜幕降临之后,我们都带着疲惫的躯壳回到所谓的家,盼着有一碗热面,一口热饭。闯荡社会,多少辛苦都可以埋在心底,多少心酸都藏着面具下面。只要想着远方还有一个归宿,就无所畏惧。大不了,回到那个地方,重新再来。

在我的印象中,无论哪个在哪里买了多少房子都好,都会在老家的旧房子上盖起一栋新房,象征着我还是这里的人,象征着我的根就在这里,象征着我在外边多么失败、多么成功,这就是我的根本。这是一种无法明志的精神所系。

我们可以出卖肉体,变卖任何东西,但不会变卖精神灵魂。

退出宅基地获取几十万的赔偿,这是一锤子买卖,谁也不傻,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魄力没有十足的把握,谁都不愿意赌博自己离开了宅基地,还能长远地发展。

正如自己的手臂值几十万块钱,但没有人会为了几十万块钱卸了自己的臂膀,除了赌徒。况且这块宅基地是一个家族传承的象征,是一个家族的精神所在,没人愿意放弃,也没人轻视。

这就是为什么不愿意用宅基地换钱的原因了吧。



大棚守望者


我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我家就在农村!至少我没有听到消息!今年刚完成宅基地确权测量登记前期事项!真正大证还没发到手!不说消息真假了就说补偿退出,老宅毕竟祖上一辈一辈留下来的,里边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我们今天是有在城里买房上班上学去了!但总觉得农村那几间房子才是真正的家!而且往后农村政策会越来越好!如果不是遇到太大的坎我觉得不会有人单单为了钱把祖宅卖了!毕竟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


高碑店小马哥


告诉你我是不愿意换的!以后你花一百万也买不了一处大的宅基地了!我老家徐州农村。我们院子比较大,可以种菜,种南瓜葫芦,可以做大锅饭,可以...宅基地退了就没了,永远没了!子孙后代怎么看你的行为?

何况有些地方是宅基地退出是无偿回收的,或者有限的,比如徐州新沂5000块一处,不论大小。徐州丰县政策是一亩宅基地退出一亩奖励60000元!一亩地多大,有几家达到一亩地大?所以一般只能得到三万块就不得了了!


东野洛


宅基地换房,自愿退掉宅基地可获几十万赔偿,为啥有些农民不愿意?

的确,一些地区自愿退掉宅基地有可能获得几十万赔偿,比如重庆垫江是按12万/亩的退出价格来补偿的。但是大家需要想明白的是,假如您的宅基地和院子加起来有4亩地,也不过48万元的补偿款。看起来是不少,但是您把宅基地退出了您的补偿款在市里能买到一个楼房吗?

所以说,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很多农民都不愿意。而且,毕竟像重庆垫江这样的补偿力度还是比较少的。再比如安徽宁国,对于法定范围内的面积,每亩补助4万元~6万元。也就是说,对于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各个地方都有其地方制定的补偿标准的。

虽然说有补偿。但是您卖了宅基地,您去市县里能干什么?别忘了您还有土地在村子里呢?距离耕地那么远,种植业不方便。如果您买房子,可能还要承担住房贷款,这个贷款对于没有固定收入的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的。很可能让您在十几年的时间还是解放前的生活水准的。

更何况,还有的补偿标准远远达不到重庆垫江和安徽宁国的。因此,卖了宅基地但是不能在市县里安居,这样的宅基地退出对于农民来说没什么实际性的意义。不如自己守着宅基地,如果以后有进城发展的想法在退出吧。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宅基地换房,自愿退掉宅基地可获得几十万赔偿,为啥有些农民不愿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出现大量“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等现象,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的严重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农村现行宅基地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2010年,《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通知》提出,允许村自治组织开展宅基地有偿使用试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目前,全国还没有制定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价格标准, 33个地区和33个县率先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开展宅基地有偿退出工作,如西安市政府就规定:“对全家进城落户并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每亩补助22-25万元”。在可以获得几十万赔偿的情况下,为什么还有很多农民不愿意退出退出宅基地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民“以土为本”的情节严重

很多农民都有“以土为本”、“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认为农村是生养自己的根,在举家落户城镇后,不愿将原有宅基地交给村集体,认为有偿退出宅基地后,就失去家乡这个根,就失去了几十年培养的乡情,从而导致了农村严重的 “空心房”“空心村”等现象。

(2)农民工的市民化能力越弱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很多农民受年龄、培训经验、知识文化水平和资历证明等因素限制,进城务工后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谋生,累死累活才赚到微薄的薪水,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后已经所剩无几,早就做好了混不下去回农村的打算。而宅基地永久无偿使用的特性,使其具有较强的福利保障功能。

(3)城市商品房价格过高

当前农村人很多都是男的在城里打工,老人、小孩和老婆或者在家务农,或者在城里跟着坐吃山空,一个人赚钱要养活全家老小,去掉小孩的上学费用和生活开支,根本就剩不下多少钱。城市里面的商品房价格太高,西安市房价均价已经突破10000元/平,农民进城打工的微薄收入加上宅基地退出的补贴20万元,估计付个首付都很难,买套房就是天方夜谭啊。

(4)宅基地有偿退出价格过低

西安市宅基地有偿退出补贴20万,看似很高!但是与拆迁补偿的利益相比,那点钱就是九牛一毛。我们简单看看西安最大的城中村鱼化寨拆迁后,拥有一院合法宅基地的农民可以补偿多少钱,保障吓你一跳,根本就没有任何退出宅基地的愿望了。

鱼化寨街道鱼化寨村拆迁安置补偿方案为:每户房屋综合补偿40万元+10万元签约奖励;每院宅基地使用权补偿为:人均5万元安置补助费+20平门面房+70平安置房,每户最低保证333平安置房,安置房货币化基准为9775元/平,另外奖励12%的装修费用;门面房货币化基准为16344元/平。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鱼化寨村每院宅基地的拆迁补偿金额最低400多万,最高能达到800多万;每人补偿金额最低120多万,最高可以达到450多万,这是西安多少市民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到的资金。西安市政府给宅基地有偿退出补贴的20万,与村民房屋拆迁获得的收益相比,简直就是毛毛雨。


才华有限菇娘


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是他们赖以劳动的生产资料,更是他们今后人生的安全感所在。所以,他们自然不肯轻易失去宅基地和其他土地资源。

说一个真人真事。十年前,我舅舅所在村庄被征收土地,每家每户都在城里分到一套安置房,然后还有几十万的经济补偿。大多数年轻人都对此感到十分满意,认为这是他们跃出农门、到城市安家的一条捷径。但是,很多老人却很不情愿,他们觉得自己已经不能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地过完后半辈子。

当然,征地工作还是有序地推进了,该村所有村民都逐渐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年轻人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并找到工作,但年纪稍微大点的,都莫名感到一丝惶恐。虽然征地补偿款有好几十万,但在城市里生活开销很大,而自己除了耕地种菜便没有掌握其他技能,现如今也没有能力学习其它技能了,每天除了看电视、打牌、闲聊也无所事事了,长此以往只能是坐吃山空。

那几年,很多人都购置新车、沉迷赌博,很快就把钱挥霍一空,然后迫于生计便四处拉横幅闹事,大声吼着“移民要吃饭”。就这样,他们的整个人生就变成了一出悲剧。

我想,这就是很多农民不愿离开农村、不愿失地的原因之一吧。


冰焰


农村宅基地退还,国家说的是不低于五万的补偿款,应该到不了几十万吧。

还有现在农村宅基地寸土寸金,一地难求,虽然他不让买卖,但是它的潜在价值基本都是上百万了。

从养老建房角度:从城市买房,基本都是上万一平,而自建房的成本才1300左右一平,还可以建设一个小别墅,不但住的舒服还可以提供多种业态:民宿、出租房、门面房

从长远角度:广东一带也有大型开发商占农村宅基地给很多补偿款从而进行开发。并且也有规划诸多特色小镇的项目,宅基地都是这些项目的根本所在。


祥筑宅吉订


就在前几天,我身边的人跟我说她妹妹,想把家里的一些地买了,拿点钱来,盖屋子。他们家有几块地吧,也挺大的。可是她的婆婆呢?不肯,说以后几十万是买不来这么一块地,她婆婆,说以后,后代想起想盖屋子的话就没有地了,老一辈人思想就是这样子,钱没有你就赚,但是地就不能买,说到了以后你有钱也买不回来,这么一块地。我去过他们家,他们家一大家子都住在一层楼,他们家只盖了一层,楼顶上面也搭了一些铁皮屋,因为一这一层楼只有两个房间一个厅,两个儿子,两个一人一个房间,还有孙子,他们根本不够住,所以她妹妹才想要把家里的地卖,拿钱盖多一个房子,没有办法,她说这一代的人都没活好,怎么照顾到下一代呢?但是老一辈的人思想就不一样喽,卖出去了,恐怕就买不回来了


粤西阿娇


说实话还是给的少,比如我家是200平米的宅基地,我设计一下自己盖5层,安装上电梯,一起花100多万吧,相当于有了5套房子,你给我几十万我1套房子也买不出来,即便有规定,最多不能超过3层,我下面弄2间车库,其余设计成套房,怎么着弄也比那几十万合适啊。农民都会算账,不要以为农民好咕隆


豪阳


宅基地换房,自愿退掉宅基地可获得几十万赔偿,为啥有些农民不愿意?


自愿退掉宅基地可以获得几十万赔偿,这个政策在我们当地是没有的。目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只是在部分地区搞试点,具体补偿方式、补偿标准是怎么样的,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针对题主自愿退出宅基地可获得几十万的赔偿,为什么有些农民不愿意这个问题做一个分析,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宅基地的稳定性。从祖上到我们这儿,在故土上已经生活了不知道多少代人,宅基地见证了一个家族的不断发展,作为农民,对宅基地有着无以言表的亲切感,如果让退出世代生活的宅基地,谁会舍得。退出以后,在城里买房子,产权只有几十年,而宅基地却是永久免费使用的。



二是生活习惯。在农村生活惯了的老人,很难适应在城里楼房生活,狭小的空间,不流通的空气,陌生的邻居,上下楼不方便等等原因,让农村老人言楼色变。农村宅基地就不同了,宽敞的大房子、清新的空气、亲人般的邻居,没事了串串门聊聊天。这也是许多人不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原因。


三农村宅基地升值空间较大。国家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将来农村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描绘,以后农村会成为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养老的圣地,尤其是那些交通便利、离城市较近的农村,宅基地有着很大的升值空间,如果拿钱退出,以后就不可能申请到宅基地了,所以,有些人就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