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在我军的政工干部中,有很多和军事指挥员一样能征善战。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就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楷模。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傅奎清将军,原南京军区政委

傅奎清1920年出生于湖北英山县,19岁参加新四军。他从一名普通战士干起,历任干事、新四军2师18团8连指导员、组织股长、组织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军政委、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政委等职。从他的任职经历看,是我军典型的政工领导成长路径。不过,傅奎清将军历经战火考验,在抗日战争中还曾和日军面对面作战,立下活捉4名鬼子的大功!

活捉鬼子?熟悉抗战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十分困难的事。日军受“武士”精神影响,一向把被俘视作个人和家族之耻,要求宁可“玉碎”,也不能被俘。再加上侵华日军在内部一直宣传,一旦被八路军活捉,就会被活活烧死,因而鼓动士兵顽抗到底。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新四军的臂章等标识

当时,22岁的傅奎清任新四军2师18团8连指导员,部队在安徽定远、凤阳、怀远一带游击抗日。1942年初,日军第13混成旅团和伪军共3000多人,对根据地进行了多次“扫荡”,欠下累累血债,新四军独立3团团长不幸牺牲,日伪军嚣张气焰达到了极点。当年3月,傅奎清所在部队奉命伏击日伪军,打击其嚣张气焰。

新四军侦察得知,日军一支运输队将于3月1日,前往定远县的永康镇押运物资,第二天将原路返回。上级决定在永康镇到炉桥之间打一场伏击战,共投入4个连的兵力。

3月2日清晨,部队进入战斗预定地点,傅奎清率领8连担任预备队,埋伏在前后张村。这次战斗,是傅奎清第一次与日军面对面近距离作战,傅奎清有些紧张。连长安慰说,前面指挥战斗的首长都是老红军,作战经验丰富,我们一定会打胜仗的!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侵华日军扫荡

上午9时许,傅奎清接到通报,说前哨已经看到日伪军的运输队,正向上户陈村开进,总共约100多人,其中10多个鬼子走在前面,中间是农夫,后面是伪军。同时,还有另一股敌人从永康镇的鬼子据点出发,前来接应这支运输队。

走在前面的鬼子,一边走,一边警惕观察和搜索四周。快到上户陈村的时候,鬼子打了信号弹,派出3人成三角战斗队形搜索前进。团长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让4连按兵不动,等这3个鬼子进伏击圈。

到了上陈户村的鬼子,转了几圈见没有什么异常,转身返回村外喝水休息了。待后续鬼子进到伏击圈,4连开火了,前面几名鬼子应声倒下,2连按照事先部署,向运输队的伪军射击。顿时,整个运输队一片慌乱,农夫和牲畜四散逃开,剩下的日伪军也逃到附近一处干池塘里,依托地形向新四军还击。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日军负隅顽抗

听到枪声,赶来接应的日军拼命向柏家圩子赶来,7连和傅奎清所带的8连一个排,顽强阻击这伙鬼子。7连的一个班顶在最前沿,9个战士牺牲了8个,仅剩的一名战士还在顽强坚守。增援的鬼子伤亡惨重,开始狼狈后撤。8连连长李朝云带领一个排,和7连战友开始追击敌人。激战1个多小时后,夹击上陈户村的2连、4连部队伤亡很大,团长命令傅奎清带领8连剩下的两个排,迅速追击日伪军,并叮嘱傅奎清尽量活捉鬼子。

剩下的日伪军弹药告急,开始拼命逃跑。8连战士孟庆华马上追了过去,活捉了一名鬼子,还缴获了一把轻机枪。而后,傅奎清率领连队同鬼子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战斗,鬼子的子弹快打完了,傅奎清向鬼子喊话,宣传新四军优待俘虏。鬼子无动于衷,妄图继续抵抗。最后,8连在兄弟连队的帮助下,将这伙鬼子团团围住,击毙了8名鬼子,活捉了另3名鬼子,其中1名还是日军小队长。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我军缴获的日军物资

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傅奎清和连长李朝云双双被团里评为“头等功”,各得一套写了字的衬衣。当时,根据地不少群众认为鬼子难对付,一说鬼子就有些惧怕,但傅奎清和战友们在此次战斗中,一次活捉4名鬼子,大大打消了抗日军民的恐惧心理,士气高涨了起来!

南京军区老政委,抗战当指导员,一次活捉4日军,其一小队长

被俘日军垂头丧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