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聽過一個故事。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非常善於演說,有不少年輕人慕名來向他求教。

一天,有位青年前來求教,那位青年自我介紹時,為了表現自己,便高談闊論,在蘇格拉底面前大談演說如何重要。

蘇格拉底等他說完後,向他索取了兩倍的學費。

青年不解,詢問原因。蘇格拉底答道:“因為我除了要教你講話以外,還要教你如何閉嘴。”

誠然,人人都有一張嘴,能說話,不代表會說話;說得多,不代表說的對;很多時候,口沫橫飛,比不上適時的沉默。

正如海明威說的那樣:

“人用兩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

會說話,是一種本事;懂得適時沉默,守口如瓶,是一種修養,也是人一生中最難的修行。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1.

事過,不追問

很多人喜歡上看《朗讀者》,是因為董卿。

節目中曾有這樣一個片段,讓人記憶深刻:

徐靜蕾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冷靜優雅的,但在《朗讀者》上,當她讀到“地上死了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顆星星”的時候,卻出人意料的泣不成聲。

原來,她從小就跟著奶奶長大,對奶奶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

奶奶去世那天起,她一時間失了魂,落了魄,好久好久才緩過來。

時隔多年,當那句話喚起她對奶奶的回憶時,眼淚便頓時決堤,奔湧而出。

作為主持人的董卿,倘若此時追問,深挖更多背後的故事,就可以增添更多節目的效果。

但董卿沒有。

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人都有一些深藏內心的秘密,一些相對沉重的往事,不願意他人得知,更不願意被人刨根問底,

很多時候,同樣一件事情,對一些人來說,或許已經雲淡風輕,但對有些人而言,卻依舊是驚濤駭浪。

若只顧滿足自己的好奇欲,而去戳中他人的傷心處,揭開他人傷疤,是一份冷漠,也是一份殘忍。

誠如張愛玲說的那樣:“如果你瞭解我的過去,那你就會原諒我的現在。”

生活本就不易,倘若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不瞭解別人背後生活的真相,那便要懂得管住嘴,不去追問,才是一種尊重他人的教養;

保持一份適時的沉默,耐心的傾聽,往往更有治癒傷口的療效。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2.

知人,不評人

古人講:“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是非。”

生活中,總有些人愛當面揭人短處,讓人難堪;背後愛說閒話,隨意發表議論,還自我標榜為直率。

殊不知,為何自己走到哪裡都不受待見,不被尊重,因為沒有人願意靠近一個臭嘴巴。

老家有位好事兒的大媽,喜歡到處張羅好事,愛替別人操心。

前不久,有位姑娘談了戀愛,大媽聽說以後,覺得對方男生配不上她。

一會兒說那男生長相不好;一會兒說那男生不夠機靈;一會兒說家庭條件不夠門當戶對;

後來,那姑娘不堪其擾,出入像躲瘟神一樣躲著大媽,再也沒有跟她說過話。

感情的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希望對方過得好,這本身不是壞事;但要忍住干涉他人生活的手,管住自己隨意評論的嘴,往往是更大的善意。

王小波曾說:“口沫飛濺,對別人大做價值評判,層次很低。”

這世界很大,從不缺發表意見的人,缺的是不隨意評價他人的善良和涵養。

人前愛揭短,人後說閒話,不僅失掉了人際交往中的基本禮貌,還丟掉了自身的胸懷和素質。

有養的人,能以包容的胸襟看待世界,不把自己的主觀想法強加於人,不用自己的唾沫去丈量他人的生活,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知人不評人,是與人交往時的一份剋制,一份自律,是真正的成熟。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3.

看破,不說破

好的生活哲學,講究一個“分寸感”。

工作、學習當使十分力氣,吃飯須吃七分飽,說話之道,要留三分餘地。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說話留餘地,講分寸,並非圓滑、世故,而是與人交往,理應尊重他人,顧及他人感受,讓彼此舒服的處世智慧。

一代大師章太炎曾遇到了經濟上的麻煩,迫不得已拉下臉面請朋友幫忙。

於是,朋友一個人親自偷偷跑到蘇州,一番無關痛癢的寒暄後,將一張錢票摺好,壓到茶碗底下,顧全了章太炎的面子。

他的朋友看到了章太炎的窘境,卻在施以援手的時候,顧全了對方的面子,讓對方沒有施捨感,更舒服,也便更易得人心。

看透是智慧;不說透,是心胸。

這一份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是人生閱歷的體現。

看破不說破的背後,既管住了自己的嘴,又善解人意,給對方留有一份體面的善良。

文學大師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說:

“你的話應該像黑夜的星星,不應該像除夕的爆竹——誰稀罕那徹宵的爆竹呢?”

深以為然。

言不在多,希言則貴。

世界紛紛擾擾,喧譁萬象,一份適時的沉默,更顯得難能可貴。

有一種修養叫“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